为害特点:幼虫蛀食新梢、叶柄、穗轴等部位,以为害新梢为主。被害新梢枯萎死亡,严重影响葡萄正常生长和结果。到冬季修剪时,由于葡萄生长后期部分老熟幼虫已蛀入2年生枝甚至老蔓,会出现大量枝蔓枯死现象。
发生规律:幼虫最早于5月15日(盛花期)蛀入嫩梢为害,孵化盛期则为5月下旬至6月上旬。初孵幼虫先取食嫩叶、茎蔓,1—2天后多从嫩梢的腋芽处蛀入,蛀口常有虫粪。
防治技术:①农业防治:选择抗虫品种,加强田间肥水管理,以增强树势。结合冬剪,剪除带有残虫的枯枝,集中清理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幼虫虫源,减少虫源基数。
②诱杀成虫:当年6月份开始县挂透翅蛾性诱杀虫剂,以消灭成虫,降低为害,并且可以此作为施药适期预报的依据(当诱蛾量出现高峰后,蛾量锐减时,即为当代成虫羽化的盛末期,是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
③农药防治:在成虫羽化的盛末期可喷洒:【功夫之王】500倍,【古里奥】2000倍。
14. 蓟马
为害特点:成、若虫吸食芽、叶、果实及嫩梢的汁液,受害部出现细密的失绿小斑点。葡萄蓟马主要是若虫和成虫以锉吸式口器锉吸幼果、
嫩叶和新梢表皮细胞的汁液。幼果被害当时时不变色,第二天被害部位失水干缩,形成小黑斑,影响果粒外观,降低商品价值,严重拊引起裂果。叶片受害因叶绿纯洁被破坏,先出现退绿的黄斑,后叶片变小,卷曲畸形,干枯,有时还出现穿孔。被害的新梢生长受到抑制。
发生规律:5月下旬,葡萄初花期开始有蓟马为害特点,主要危害花蕾和幼果,9月后逐渐减少。温湿度过高,发病率低,在25℃以下,发病率高。 防治方法:①清理、烧毁葡萄园杂草、枯枝、败叶。②在开花前1-2天、落花后各喷施一次,推荐药剂:【劲兰】3000倍、【奥酷拉】2000倍。
15. 短须螨
为害特点:以若虫、成虫为害嫩梢、叶片、幼果等。叶片。嫩梢受害后,呈现黑色斑块,严重时焦枯脱落。果穗受害呈黑色,变脆易折断。果粒被害,
果皮变成铁锈色,粗糙易裂,影响产量和品质。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6代以上。以雌成虫在老皮裂缝内、叶腋及松散的芽鳞绒毛内群集越冬。第二年3月中、下旬出蛰,10月下旬逐渐转移到叶柄
基部和叶腋间,11月下旬进入隐蔽场所越冬。葡萄短须螨的发生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平均温度在29℃,相对湿度在80%~85%的条件下,最适于其生长发育。因此,7、8月的温湿度最适合其繁殖,发生数量最多。
防治技术:(1)冬季清园,剥除枝蔓上的老粗皮烧毁,以消灭在粗皮内越冬的雌成虫。(2)发生初期喷施【奥酷拉】2000倍、【卡尔诺】2000倍
【瑞奥】1500倍。
16. 蚧壳虫
为害特点:蚧壳虫以成虫和若虫在枝叶、果穗和果粒刺吸葡萄汁液危害,常常会造成葡萄树势减弱,葡萄果粒脱落或营养不良,降低葡萄的含糖量。虫体还常排泄出一种五色粘液,污染叶面和果实,并引起霉菌寄生,严重影响葡萄外观和食用。
发生规律:该虫以二龄若虫在枝干裂缝的老皮中越冬,翌年春季葡萄伤流期开始活动,爬到枝蔓上为害。4月底雌虫体背膨大并硬化。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第一代若虫孵化盛期,后若虫爬到叶背面或新梢固定为害。第2代7月下旬至8月上旬产卵,至10月份转到枝蔓越冬。 防治技术:
(1)冬季清园。在葡萄埋土防寒前,清除枝蔓上的老粗皮,减少越冬虫口基数。保护和利用天敌。
(2)要抓住两个防治关键:一是4月上中旬,虫体开始膨大时;二是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1代若虫孵化盛期。发生严重果园于6月下旬加施一次。常用药剂:【悠兰】1000倍,【劲兰】3000倍,【反蚧】500倍,【古里奥】2000倍,等喷雾防治。喷药时加入渗透剂,可提高防治效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葡萄主要病虫害防治年历及防治方案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