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干扰素α2b生产工艺研究及行业分析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干扰素析

姓 名: 学 号: 2008114020324 专 业: 班 级: 0803

α2b生产工艺研究及行业分郭文文 樊恒达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

湖北·黄石 2011年5月

II

干扰素α2b生产工艺研究及行业分析

1 前言

干扰素是1957年英国科学家Isaccs等发现的。他们把灭活的流感病毒作用于小鸡细胞,结果发现这些细胞产生了一种可溶性物质,这种物质能抑制流感病毒,并且能干扰其它病毒的繁殖,因此,他们将这种物质称为“干扰素”。以后科学家们进一步发现,机体对入侵的异种核酸(包括病毒)都产生干扰素以进行防御。当机体细胞受到病毒感染时,机体细胞产生干扰素,干扰病毒复制,它是机体抗病毒感染的防御系统。

干扰素是一种细胞因子。它是机体感染病毒时, 宿主细胞通过抗病毒应答反应而产生的一组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的低分子糖蛋白。干扰素干扰病毒复制, 它是机体抗病毒感染的防御系统干扰素的种类很多,有人体干扰素、动物干扰素、昆虫干扰素、植物干扰素和细胞干扰素。[1]

目前所知道的人体干扰素按细胞结构和来源分α、β、γ干扰素三个型别, α干扰素又称人白细胞干扰素,它是由B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它可以分为23种亚型,分别称为干扰素α1、α2a、α2b、α3等,它们相互之间有较高的同源性。[2]人β-干扰素是人纤维母细胞产生的, 只有一个亚型。γ一干扰素又称免疫干扰素,它是由淋巴细胞的辅助诱导细胞产生的,与α、β干扰素之间没有明显的同源性。三种干扰素都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活性。

干扰素不能直接灭活病毒,而是通过诱导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VP)发挥效应。干扰素首先作用于细胞的干扰素受体,经信号转导等一系列生休过程,激活细胞基因表达多种抗病毒蛋白,实现对病毒的抑制作用。抗病毒蛋白主要包括2′-5′A合成酶和蛋白激酶等。前者降解病毒mRNA、后者抑制病毒多肽链的合成,使病毒复制终止。

近年来在国际上抗病毒和抗癌症的研究领域中,更多地在开发自然的免疫调节和抗病毒物质,干扰素作为一种天然的人体抗病毒蛋白质受到人们的关注。干扰素将要成为21世纪抗病毒、抗癌症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3]。α干扰素是迄今为止治疗慢性乙肝的首选抗病毒药物, 一般肝炎治疗药物的显效率在20%-30%左右。干扰素代表了慢性肝炎药物发展的方向。它还是治疗丙肝的唯一有效抗

3

病毒药物, 它又是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治疗肿瘤的细胞因子。它的适应症主要有病毒性皮肤性病、慢性子宫颈炎、呼吸道病毒感染及妇科疾病、疙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和淋巴瘤。β-干扰素用于复发的多发性硬化症,用于静脉注射使用。γ-干扰素主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γ-干扰素在免疫调节功能方面较α、β-干扰素强1000倍, 不仅可以增强免疫功能, 还可以调整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过渡到接近正常水平[3]。干扰素还应用于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浅表膀胱癌、尖锐湿疣、皮肤病、血液系统疾病、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等的治疗。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批准生产使用重组干扰素制剂,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经过临床应用治疗表明,用干扰素治疗,一般无严重副反应.临床上正在不断开发新的适应症以扩大干扰素的使用[4]。

然而,传统的从动物中提取血源性干扰素由于来源有限及技术资金方面问题而无法大量合成。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通过先进的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在人体外大规模生产干扰素。

所谓基因工程技术生产干扰素,是指从人细胞中克隆出干扰素基因, 将此基因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连接物构成重组表达质粒, 然后转化到大肠杆菌中, 从而获得高效表达人干扰素蛋白的工程菌, 工程菌经发酵后可收集到大量菌体, 将菌体破裂, 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手段将干扰素蛋白从菌体分离、纯化,得到高纯度的人基因工程干扰素。基因工程干扰素的出现, 是干扰素研究工作的一项重大突破它使得干扰素能进人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人们能获得大量活性高、疗效好的干扰素[1]。

基因工程干扰素具有无污染,安全性高,纯度高,比活性高,成本低,疗效确切等优点。如今临床应用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如何使基因工程干扰素大规模产业化生产成为了重要课题。想要推广干扰素的使用,必须建立高效生产干扰素的体系

[4]

重组人干扰素α1b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中国人基因克隆和表达的基因工程

药物,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个我国自主研制成功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一类新药。

分析近十年来干扰素的生产工艺及市场概况,对于未来干扰素的发展前景及市场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4

2 干扰素的生产工艺

2.1 体外诱生干扰素制备工艺

采用仙台病毒诱导人白细胞,进行一定的分离纯化手段得到干扰素产品。由此生产工艺生产的干扰素IFNα-n3/Alferon1989批准上市,但其产量低,生产1g IFNα,需要 3亿ml人血白细胞。来源困难,工艺复杂,收率低,价格昂贵,存在潜在的血源性病毒污染的可能性。 2.2 人源转化细胞系培养生产工艺

该工艺首次实现干扰素的大规模商业化生产。1999年IFN α-n1/Wellferon批准用于临床。但由于其活性低,逐渐退出临床应用。 2.3 基因工程大肠杆菌发酵生产工艺

此工艺运用发酵过程,通过先变性后复性的纯化手段大规模生产干扰素。 表达产物无糖基化,N-met,无活性包涵体。

重组人干扰素rhuIFN上市产品一览表 1986 rhuIFNα-2a rhuIFNα-2b 1990 rhuIFNγ-1b 1993 rhuIFNβ-1b 2001-2002 PEG化IFN PEG-Intron Pegasys

2.4 动物无限细胞系培养生产工艺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干扰素α2b生产工艺研究及行业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干扰素α2b生产工艺研究及行业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944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