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一章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a11a12?a1n????a21a22?a2n? A?? ???????a??m1am2?amn?A称为约束方程组的系数矩阵。

第二节 两个变量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

一、可行解和最优解 给定线性规划问题

max(min)z??cjxjj?1n ?nax?(?,?)b(i?1,2,?,m)i??ijjs..t?j?1?xj?0(j?1,2,?,m)?所谓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就是从满足约束条件的解中找出一个解,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下面介绍两个线性规划解的概念。

可行解: 满足约束条件的解X??x1,x2,?,xn?,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全部可行解的集合称为可行域。

最优解: 使目标函数达到最有利的可行解称为最优解,这里所说的最有利是最大化或最小化,要依模型的具体情况而定。

求解一个线性规划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寻找最优解的过程。

二、图解法

对于只有两个决策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由于可行域可以用一个平面区域来表示,因此可以采用图解法寻找最优解。图解法简单直观,有助于理解求解一般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法的思路。

例1.4 用图解法求解例1.1中的线性规划问题:

minz?30x1?50x2

x1?4??x2?6?s.t.?

?3x1?2x2?18??x1?0,x2?0解:首先,分别以x1和x2为横坐标和纵坐标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通过划定各个约束条件的取值范围的边界线,从而确定约束条件允许的(x1,x2)的取值范围,即可行域的范围。注意到非负性约束x1?0和x2?0,即要求(x1,x2)的取值位于第一象限。考虑到约束条件

x1?4,意味着x1的取值不能位于直线x1?4的右边,结果见图1.1,图中阴影部分包含

- 10 -

可行的取值。

使用同样的方法,约束条件x2?6,意味着直线x2?6应该是可行域的上边界。最后一个约束条件是3x1?2x2?18,要求所有可能的(x1,x2)值在直线3x1?2x2?18的下方。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x1,x2)的所有可能取值范围——可行域,如图1.2阴影部分所示。

图1.1 图1.2

其次,在可行域中选择使目标函数z?30x1?50x2取最大值的点。分析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目标函数z?30x1?50x2中,将z看成一个待定参数,将其改写成

x2??(3/5)x1?(1/50)z,由解析几何知,这是参量为z、斜率为?3/5的一族平行的直线,

如图1.3所示。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点,具有相同的目标函数值,因而称其为“等值线”。当z值由小变大时,直线x2??(3/5)x1?(1/50)z向右上方移动,越来越远离坐标原点。

图1.3

通过实验发现,当z?100时,直线30x1?50x2?100的一段在可行域内,即说明这一段上点(x1,x2)是可行解且其使目标函数值为100。将直线向右上方移动,当z?200时,直线30x1?50x2?200仍有一段在可行域内,故这一段上点(x1,x2)是可行解且其使目标函数值为200。继续将直线向右上方移动,当z?360时,直线30x1?50x2?360上有且仅有一点(2,6)属于可行域,故仅有点(2,6)是可行解且使目标函数值为360。此时直线

30x1?50x2?360右上方没有可行域阴影,即不可能有可行解使目标函数值大于360。故(2,6)即是要求的最优解。

- 11 -

这个结果可表示为最优解为

目标函数最优值为maxz?360。

这说明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应每天生产木框架窗2个,铝框架窗6个。

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用图解法寻找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就是在至少包含可行域中一个点的目标函数等值线中,选择z取得最大值所对应的直线,它所包含的可行域中的点就是最优解,其对应的z值就是最优目标函数值。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先确定目标函数等值线的斜率,以该斜率任做一条与可行域相交的直线,即一条等值线。利用直尺将这条直线向z增大的方向平移,始终保持与可行域相交的状态,直到再移动就与可行域不相交时为止,所得到的直线与可行域的交点即最优解,所对应的z值就是最优目标函数值。

上例中用图解法得到问题的最优解是唯一的,但在线性规划问题的求解中,解的情况还可能出现以下几种:

1. 无穷多最优解

若将例1.1中目标函数变为求maxz?30x1?20x2,模型变为:

?x1?2 ?x?6?2maxz?30x1?20x2

x1?4??x2?6?s.t.?

3x?2x?182?1??x1?0,x2?0如图1.4所示,目标函数的等值线恰好与约束条件3x1?2x2?18的边界线平行。当z值由小变大时,等值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最后与可行域阴影交于线段AB。由于等值线不能再向右上方平移,故线段AB上任意一点都使z值取得相同的最大值,这个线性规划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

当线性规划问题有无穷多最优解时,可用最优解所在线段的两个端点作为这无穷多最优解的代表。在本例中,两个最优解分别为:

?x?2A:?1?x2?6?x?4 B:?1?x2?3目标函数的最优值为maxz?180。

一般地,如果线性规划问题有两个最优解,则它一定有无穷多最优解。

- 12 -

图1.4 2. 无界解

如果例1.1中的约束条件只考虑x1?4以及非负约束x1?0和x2?0,不考虑其他约束,则模型变为:

maxz?30x1?50x2

s.t. ??x1?4?x1?0,x2?0

如图1.5所示,决策变量x2的取值可以无限增大,目标函数等值线可以一直向上移动,故目标函数值也可以一直增大到无穷大。这种情况称线性规划问题具有无界解。

一般来说,出现无界解的情况是由于在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时,忽略了某些必要的约束条件。

图1.5 3. 无可行解

如果在例1.1中增加一个约束条件x1?6,则模型变为

- 13 -

maxz?30x1?50x2 x1?4??x1?6??x2?6s.t.? ?3x1?2x2?18???x1?0,x2?0显然,约束条件x1?4和x1?6相互矛盾,故无法找到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可行解,可行域为空集。此时称线性规划问题无可行解。

一般来说,出现无可行解的情况是因为建立数学模型时出现了错误,此时需要检查建模过程,重新建立数学模型。

使用图解法可以解决含有两个决策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经过适当的扩展也可以用来解决含有三个决策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做一些思考。对于更多的决策变量,图解法由于几何表示上的限制,就有些力不从心了。但它的解题思路和几何上的直观表示,对求解一般线性规划问题的单纯形法有很重要的启示,即

(1)线性规划问题的解一般有唯一最优解、无穷多最优解、无界解和无可行解四种情况; (2)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一般为有界或无界凸多边形;

(3)若线性规划问题最优解存在,即有唯一最优解或无穷多最优解,则必可在可行域的某个顶点上找到最优解。

(4)若有两个最优解,则它们连线上任意一点都是最优解。

基于以上的启示,在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只须在可行域顶点集上寻找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寻遍整个可行域。

第三节 线性规划问题数学模型的标准形

线性规划问题数学模型的目标函数依具体问题可取max或min,每个约束条件可取?、=或?。这样,线性规划问题的形式就有很多种,不便于给出一般的求解方法。因此,有必要给出一个统一的标准形式以及将一般线性规划标准化的方法。

从本章第一节可知,线性规划问题数学模型的一般形式如下:

max(min)z?c1x1?c2x2??cnxn?a11x1?a12xx???a1nxn?(?,?)b1?ax?ax???ax?(?,?)b21122x2nn2? ?s..t???ax?ax???ax?(?,?)bmnnm?m11m2xx1,x2,?,xn?0??定义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为:

- 14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一章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2)在线全文阅读。

第一章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703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