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福建师大2018年《遥感导论》试题答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1-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答:为了改善图像的对比度,必须改变图像像元的亮度值,并且这种改变需符合一定的数学规律,即在运算过程中有一个变换函数。如果变换函数是线性的或分段线性的,这种变换就是线性变换。

例如某图像亮度值范围在0-15,采用y=2x这一变换函数逐像元对图像进行计算,获得新的图像亮度值拉伸为0-30。使得新图像视觉效果更好,像元间的差异也能更好地体现。

6.什么是对比度变换?什么是线性变换及非线性变换?各举一例说明。 答:对比度变换是通过改变图像像元的亮度值来改变图像像元的对比度,从而改善图像质量的图像处理方法。这种改变是通过一个变换函数进行的,如果该变换函数是线性的或分段线性的,则为线性变换,其它为非线性变换。线性变换例子=2x+1,非线性变换例子,指数变换、对数变换等。

7.遥感影像的几何畸变是怎样产生的,怎样进行纠正?

答:几何畸变5种成因: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地形起伏的影响、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大气折射的影响、地球自转的影响,每种成因要展开说明。几何纠正首先要找到一种数学关系,建立变换前图像坐标与变换后图像坐标的关系,然后按照一定的方法计算每一新坐标点的亮度值。 8.做图像几何纠正时,控制点的选取原则是什么? 答:位置准确:控制点的位置一定要准确,并能获取准确的坐标; 容易分辨:控制点要选择容易分辨的地物; 变形较大:在变形较大的地方要有控制点;

分布均匀:控制点要要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图像范围内,不能集中在某些区域而另一些区域没有控制点。

9.什么是差值运算和比值运算,差值运算和比值运算的实用价值是什么? 答:差值运算:两幅同样行列数的图像完成空间配准后,对应像元的亮度值相减就是差值运算。其作用是:有利于目标与背景反差较小的信息提取、有利于同一研究区的时相变化、行列各移一位后与原图像相减突出边缘。

比值运算:两幅同样行列数的图像完成空间配准后,对应像元的亮度值相除(被除数不能为0)就是比值运算。其作用是:检测波段的斜率信息,提高对比度(具体包括计算植被指数、去除地形影响、土壤含水量差异、微地貌变化等)。 10.什么是K-T变换,K-T变换的实用价值是什么?

答:K-T变换—Kauth-Thomas变换—缨帽变换Y=BX,实质是标轴旋转,旋转后坐标轴指向地物,即Y1指向亮度、Y2指向绿度、Y3指向湿度;Y1- Y2构成植被视面、Y3 - Y1构成土壤视面、Y3 - Y2构成过渡区视面,从植被视面可看出植物生长变化引起的地表亮度和绿度相应变化情况;从土壤视面可看出植物生长变化引起的地表亮度和湿度相应变化情况;从过渡区视面可看出植物生长变化引起的地表绿度和湿度相应变化情况。

11.什么是空间增强,空间增强包含哪些内容?

答:空间增强也叫空间滤波,是通过局部的卷积运算来实现的,通常采用N行N 列矩阵算子作为卷积函数对原图像进行逐行逐列扫描计算完成,主要包括平滑和锐化。平滑是用来去除各种原因造成的干扰和噪声,主要有均值平滑和中值滤波。锐化为了突出图像的边缘、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率大的部分采用的处理方法,结果形成边缘图像,不再保留原图像的特征。

12.什么是像点位移,像点位移主要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答:中心投影的像片上,地形的起伏除引起像片比例尺变化外,还会引起平面上的点位在像片上的移动,这种现象称为像点位移。像点位移量与高差成正比,与像主点距离成正比,与摄影高度(航高)成反比,位移量还与像片倾斜程度成正相关。 13.简述大气对被动遥感的作用?

答:辐射作用:叠加在地物辐射能量中,对地球辐射起干扰作用; 吸收作用:对于强吸收的谱段起障碍作用,对通透的谱段起削弱作用; 散射作用:不同的散射类型,使得辐射传播方向和强度发生改变,尤其程辐射干扰了地物辐射亮度; 反射作用:使得

gg336_280();(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地物变得不清晰甚至不可见;

反射作用:使得地物变得不清晰甚至不可见;

折射作用:改变电磁波传播方向,使遥感影像发生几何畸变;

透射作用:使得一定量的电磁波能够成为地物信息的载体在地物和传感器间传播。

14.为什么有必要进行遥感与非遥感信息复合,怎样进行遥感与非遥感信息复合?

答:必要性:遥感信息来源于地球表面物体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被动遥感),某些波段还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由此可得到具有一定地表深度的信息。通过不同地物的相关性,还可间接地获得信息,例如植被和土壤相关,通过覆盖在土壤上的植被信息,可间接地分析出土壤的情况。还可通过不同遥感信息源的优势互补,进行复合增加信息量。尽管如此,仅通过遥感手段获取信息仍感到不够,不能解决遇到的全部问题,因此将地形、气象、水文等专题信息,行政区划、人口、经济收入等人文与经济信息作为遥感数据的补充,可有助于综合分析问题,发现客观规律,提高解译的效果,因此遥感数据与地理数据的复合也是遥感分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怎样进行:遥感数据是以栅格格式记录的,而地面采集的地理数据常呈现出多等级,多量纲的特点,数据格式也多样化。因此,为了使各种地理数据能与遥感数据兼容,首先需要将获取的非遥感数据按照一定的地理网格系统重新量化和编码,以完成各种地理数据的定量和定位,产生的新的数据格式。甚至可以将其制作成与遥感数据类似的若干独立的波段,以便和遥感数据复合。这样,遥感数据与非遥感数据可在空间上对应一致,又可在成因上互相说明,以达到深入分析的目的。 15.什么是植被指数?举例说明植被指数及其应用。

答:根据地物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作比值、差值等运算以突出图像中植被的特征的算法称为植被指数,是图像代数运算增强的典型应用,在增强植被信息、提取植被类别或估算绿色生物量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例如差值植被指数、比值植被指数、归一化植被指数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福建师大2018年《遥感导论》试题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福建师大2018年《遥感导论》试题答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1698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