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2-11 12.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12上。 (1)2-φd轴线对其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φ0.02mm。 (2)φD轴线对2-φd公共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100 :0.02 mm。 (3)槽两侧面对φD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4 mm。 槽 图2-12 13.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13上。 (1)圆锥面a的圆度公差为0.1 mm。 (2)圆锥面a对孔轴线b的斜向圆跳动公差为0.02mm。 (3)基准孔轴线b的直线度公差为0.005mm。 (4)孔表面c的圆柱度公差为0.0lmm。 (5)端面d对基准孔轴线b的端面全跳动公差为0.01mm。 (6)端面e对端面d的平行度公差为0.03mm。 图2-13 14.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14上。 (1)φ30K7和φ50M7采用包容原则。
(2)底面F的平面度公差为0.02mm;φ30K7孔和φ50M7孔的内端面对它们的公共轴线的圆跳动公差为0.04 mm。
(3)φ30K7孔和φ50M7孔对它们的公共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3mm。 (4) 6-φ11H10对φ50M7孔的轴线和F面的位置度公差为0.05mm,基准要素的尺寸和被测要素的位置度公差应用最大实体要求。 图2-14 15.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15上。 +0.05 (l)φ5-0.03mm的圆柱度误差不大于0.02mm,圆度误差不大于0.0015 mm。 +0.05
(2)B面的平面度误差不大于0.001mm,B面对φ5-0.03mm的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不大于0.04 mm,B面对C面的平行度误差不大于0.02mm。
+0.05
(3)平面F对φ5-0.03 mm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不大于0.04 mm。
+0.05
(4)φ18d11外圆柱面的轴线对φ5-0.03mm内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0.2 mm。
+0.05
(5)φ12b11外圆柱面轴线对φ5-0.03mm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φ0.16 mm。
+0.05
(6) 90°30″密封锥面G对φ5-0.03mm孔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不大于φ0.16 mm。 (7)锥面G的圆度误差不大于0.002 mm。 图2-15 16.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16上。
(1)大端圆柱面的尺寸要求为φ45 -0.02,并采用包容要求。
(2)小端圆柱面轴线对大端圆柱面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3mrn。
(3)小端圆柱面的尺寸要求为φ25土0.007mrn,素线直线度公差为0.01mrn,并采用包容要求。
(4)大端圆柱面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不允许大于0.8μrn,其余表面Ra值不允许大于1.6μrn 。 0
图2-16 17.试将下列技术要求标注在图2-17上。 0 0
(1)φd圆柱面的尺寸为φ30-0.025 mm,采用包容要求,φD圆柱面的尺寸为φ50-0.039 mm,采用独立原则。
(2)φd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Ra =1.25μm,φD表面粗糙度的最大允许值为Ra =2μm。 (3)键槽侧面对φD轴线的对称度公差为0.02 mm。 (4)φD圆柱面对φd轴线的径向圆跳动量不超过0.03 mm,轴肩端平面对φd轴线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0.05 mm。 18.如图2-31所示,被测要素采用的公差原则是__,最大实体尺寸是__mm,最小实体尺寸是__mm,实效尺寸是__mm。,垂直度公差给定值是__mm,垂直度公差最大补偿值是__mm。设孔的横截面形状正确,当孔实际尺寸处处都为φ60mm时,垂直度公差允许值是__mm,当孔实际尺寸处处都为φ60.10mm时,垂直度公差允许值是__mm。 图2-31 19.如图2-32所示,被测要素采用的公差原则是__,最大实体尺寸是__mm,最小实体尺寸是__mm ,实效尺寸是__mm,当该轴实际尺寸处处加工到20 mm时,垂直度误差允许值是__mm,当该轴实际尺寸处处加工到φ19.98mm时,垂直度误差允许值是__mm。 图2-32 20.如图2-33所示,若被测孔的形状正确。 (1)测得其实际尺寸为φ30.0lmm,而同轴度误差为φ0.04 mm,求该零件的实效尺寸、作用尺寸。
(2)若测得实际尺寸为的φ30.0lmm、φ20.0lmm,同轴度误差为φ0.05 mm,问该零件是否合格?为什么? (3)可允许的最大同轴度误差值是多少? 21.分析计算图2-35所注零件的中心距变化范围。 图2-35
第四章几何量测量的技术基础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直接测量必为绝对测量。( )
2、为减少测量误差,一般不采用间接测量。( )
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 4、使用的量块数越多,组合出的尺寸越准确。( )
5、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示值误差数值。( ) 6、测量过程中产生随机误差的原因可以一一找出,而系统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所不能避免的。( )
7、 选择较大的测量力,有利于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和灵敏度。( )
8、对一被测值进行大量重复测量时其产生的随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规律。( ) 二、选择题(将下面题目中所有正确的论述选择出来) 1、下列测量中属于间接测量的有_____________ A、用千分尺测外径。
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
D、用游标卡尺测量两孔中心距。
2、下列测量中属于相对测量的有__________ A、用千分尺测外径。
B、用光学比较仪测外径。 C、用内径百分表测内径。 D、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径。
3、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_
A、指示表的度盘与指针转轴间不同轴所产生的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B、测量力大小不一致引起的误差,属随机误差。
C、测量被测工件的长度时,环境温度按一定规律变化而产生的测量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D、测量器具零位不对准时,其测量误差属于系统误差。 4、下列因素中可能引起系统误差的有_____________ A、游标卡尺测轴径时所产生的阿贝误差。 B、光学比较仪的示值误差。
C、测量过程中环境温度的随时波动。 D、千分尺测微螺杆的螺距误差。
5、 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 A、量块即为长度基准。
B、可以用量块作为长度尺寸传递的载体。 C、用1级量块可以3等量块使用。
D、测量精度主要决定于测量器具的精确度,因此测量器具的精度越高越好。 6、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
A、量块按级使用时,工作尺寸为其标称尺寸,不计量块的制造误差和磨损误差。 B、量块按等使用时,工作尺寸为量块经检定后给出的实际尺寸。 C、量块按级使用比按等使用方便,且测量精度高。 D、量块需送交有关部门定期检定各项精度指标。 7、 下列测量值中精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 A、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40.05mm B、真值为40mm,测得值为40.02mm C、真值为100mm,测得值为100.03mm D、真值为100mm,测得值为99.5mm
8、 下列有关标准偏差ζ的论述中,正确的有 A、ζ的大小表征了测量值的离散程度。 B、ζ越大,随机误差分布越集中。 C、ζ越小,测量精度越高。
D、一定条件下,某台仪器的ζ值通常为常数。
9、 高测量精度的目的出发,应选用的测量方法有_________ A、直接测量 B、间接测量 C、绝对测量 D、相对测量
10、下列论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测量误差δ往往未知,残余误差γ可知。 B、常用残余误差分析法发现变值系统误差。 C、残余误差的代数和应趋于零。
D、当|γ|>3ζ时,该项误差即为粗大误差。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互换性与测量技术综合复习题及答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