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业务的难点分析
作者:李冠伟 武琳
来源:《中国经贸·下半月》2013年第03期
摘要:2005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进行了汇率制度改革、相继推出了促进外汇远期交易等一系列创新措施,各大国有银行纷纷上市,管理模式和经营思路逐渐与国外接轨,衍生创新产品成为中国商业银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是竞争的焦点和利润的新的增长点,但由于我国起步较晚,国内的衍生产品市场还处于初创时期,衍生品业务的开展存在许多的难点。 关键词:金融衍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金融衍生产品的核心含义:价值寄托,即寄生或者依赖与其他产品的合约或产品称作衍生产品。相应的,其他产品称作基础产品或标的产品,普通的衍生产品仅有一个标的产品,而较复杂的产品有两个或更多的产品。价值和功能是寄托于基础市场,例如铜期货的价值是寄托于铜现货的,是铜的生产商和供应商来决定铜的基础价格,但是期货的价格还要取决与从现在到交割这段时间的不定性。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业务时间较短,存在以下的以下难点:
一、我国整个银行业全面缺乏产品定价和报价管理能力
在衍生产品如何报价以及管理头寸的能力上,我国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差距还比较大。一家核心竞争力强的银行,其利润高的原因在于能够通过相应手段把复杂的衍生产品分解成基础的、简单的、流动性好的产品,因为越基础的产品其市场越透明价差就越小,这种分解复杂产品和用相对简单的产品平掉风险的能力,恰恰体现了一家银行在衍生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二、风险控制和管理能力相对较弱
金融衍生品市场是风险性极高的市场,控制风险是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品业务活动的关键所在。健全与完善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是控制金融衍生产品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国内商业银行全面开展金融衍生业务仅仅4年左右的时间,对金融衍生业务风险的认识正逐步深化,管理手段也在逐步完善,但与国际大银行相比仍有明显的差距。巴塞尔委员会认为,与开展金融衍生业务相关的基本风险通常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风险、操作风险和法律风险。 三、交易员、风险控制专家、产品设计等高端人才的极度缺乏
随着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向纵深发展,新的金融技术理论不断涌现、电脑设备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升级换代,这些都需要金融机构广揽人才,既要有经济、金融、管理人才,还有数学、物理、电脑等多种专业人才,利用现代化交易设备,从事高效益、高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国内商业银行所需要的高端和专业人才极度短缺,这对发展我国复杂、多样、适应市场需要的金融衍生产品是极大的困难。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商业银行开展金融衍生业务的难点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