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与解析 第四章 存储器系统 邵桂芳
Y6和Y7选RAM3,Y9选ROM1,Y11选ROM3。存储器的组成结构图及与CPU的连接图如
图4.13所示。
13.CPU的地址总线16根(A15~A0,A0是低位),双向数据总线8根(D7~D0),控制总线中与主存有关的信号有MREQ(允许访存,低电平有效),R/W(高电平读命令,低电平写命令)。主存地址空间分配如下:0~8191为系统程序区,由EPROM芯片组成,从8192~32767为用户程序区,最后(最大地址)2K地址空间为系统程序工作区。上述地址为十进制,按字节编址。现有如下芯片:
EPROM 8K?8位(控制端仅有CS)
SRAM 16K?8位,2K?8位,4K?8位,8K?8位
请从上述芯片中选择芯片来设计该计算机的主存储器,画出主存逻辑框图,注意画选片逻辑(可选用门电路及译码器)。
解: 0 8K(EPROM) (8191-0+1)/1024=8,所以EPROM的容量为8K?8
8191 十六进制地址范围为0000H~1FFFH
8192
24K(SRAM1) 32767 (32767-8192+1)/1024=24,所以SRAM1的容量为24K?8
十六进制地址范围为2000H-7FFFH 32768
63487 30K(空) (63487-32768+1)/1024=30,所以空容量为30K?8
63488 (65535-63488+1)/1024=2,所以SRAM2的容量为2K?8
65535
2K(SRAM2) 十六进制地址范围为F800H-FFFFH
根据以上分析设计如下:EPROM 8K?8芯片1片
SRAM 8K?8位芯片3片,2K?8位芯片1片,3:8译码器1片
第 16 页 共 26 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与解析 第四章 存储器系统 邵桂芳
地址分析如下:
000 00000 0000 0000 000 11111 1111 1111 001 00000 0000 0000 011 11111 1111 1111 11111 000 0000 0000 11111 111 1111 1111
EPROM SRAM1 SRAM2
地址译码方案:用A15A14A13作译码器输入,则Y0选EPROM,Y1、Y2、Y3选SRAM1,Y7选
SRAM2,但A12A11=11。存储器的组成结构图及与CPU的连接图如图4.14所示。 14.要求用128K?16位的SRAM芯片设计512K?16位的存储器,用64K?16位的EPROM芯片组成128K?16位的只读存储器。试问: (1)数据寄存器多少位? (2)地址寄存器多少位? (3)两种芯片各需多少位?
(4)EPROM的地址从00000H开始,RAM的地址从60000H开始,画出此存储器组成框图。
图4.14
解:
(1)存储器的总容量为512K?16位(SRAM)+128K?16位(EPROM)=640K?16位。数据寄存器16位。
(2)因为2=1024K>640K,所以地址寄存器20位。
20第 17 页 共 26 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与解析 第四章 存储器系统 邵桂芳
(3)所需SRAM芯片数为(512K?2B)/(128K?2B)=4(片),所需EPROM芯片数为(128K?2B)/(64K?2B)=2(片)。
(4)EPROM的地址从00000H开始,末地址1FFFFH;SRAM的地址从60000H开始,末地址为DFFFFH。SRAM的芯片为128K?2B,内部地址线17根;EPROM的芯片为64K?2B,内部地址线16根。地址展开如下: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EPROM 0001 1111 1111 1111 1111 0110 0000 0000 0000 0000 SRAM
1101 1111 1111 1111 1111 以内部地址多的为主,存储器组成结构框图如图4.15所示。
15.某机访问空间64KB,I/O空间与主存统一编址,I/O空间占用2K,范围为FC00H~FFFFH。现用8KB?8和2KB?8两种静态RAM芯片构成主存储器,RD、WR分别为系统
提供的读写信号线,IO/M为高是I/O操作,为低是内存操作。请画出该存储器逻辑图,并标明每块芯片的地址范围。 解:存储器逻辑图如图4.16所示。
图4.16
RAM(1)芯片的地址范围是 0000H~1FFFH; RAM(2)芯片的地址范围是 2000H~3FFFH; RAM(3)芯片的地址范围是 4000H~5FFFH;
第 18 页 共 26 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与解析 第四章 存储器系统 邵桂芳
RAM(4)芯片的地址范围是 6000H~7FFFH; RAM(5)芯片的地址范围是 8000H~9FFFH; RAM(6)芯片的地址范围是 A000H~BFFFH; RAM(7)芯片的地址范围是 C000H~DFFFH; RAM(8)芯片的地址范围是 E000H~E3FFH; RAM(9)芯片的地址范围是 E400H~E7FFH; RAM(10)芯片的地址范围是 E800H~EBFFH; RAM(11)芯片的地址范围是 EC00H~EFFFH; RAM(12)芯片的地址范围是 F000H~F3FFH; RAM(13)芯片的地址范围是 F400H~F7FFH; RAM(14)芯片的地址范围是 F800H~FBFFH; I/O空间的地址范围是 FC00H~FFFFH
16.用2K?8的芯片设计一个8K?l6的存储器:当B=0时访问16位数;当B=1时访问8位数。
解:由于要求存储器能按字节访问,即8K?l6=16K?8=214?8,所以地址线需14根,数据线为16根。
先设计一个模块将2K?8扩展成2K?l6,内部地址为A11~A1。设计方案如下:
地址分析如下:
B A11A10A9A8A7A6A5A4A3A2A1A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访问0号单元的16位数
访问偶存储体的0号单元的8位数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不访问(即16位数的地址必须为偶数)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访问奇存储体的l号单元的8位数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访问2号单元的16位数
访问偶存储体的2号单元的8位数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不访问(即16位数的地址必须为偶数)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访问奇存储体3号单元的8位数
1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8K?l6的存储器需要四个模块,因此需用2:4译码器,译码器的输出一般是低电平有效,设经反相后的输出分别为Y3、Y2、Y1、Y0,则CS1、CS2、CS3、
CS1、CS4、CS5、CS6、CS7、CS8的表达式分别为: CS1?A0Y0 CS3?A0Y1 CS5?A0Y2 CS7?A0Y3
第 19 页 共 26 页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与解析 第四章 存储器系统 邵桂芳
CS2?(A0?B)Y0 CS4?(A0?B)Y1 CS6?(A0?B)Y2 CS8?(A0?B)Y3
存储器结构图及与CPU连接的示意图如图4.17所示。
图 4.17
17.用2K?8的芯片设计一个8K?32的存储器;当B1B0?00时访问32位数;当B1B0?01时访问16位数;当B1B0?10时访问8位数。
解:由于要求存储器能按字节访问,即8K?32=32K?8=2?8,所以地址线需15根,数据线需要32根。
先设计一个模块将2K?8扩展成2K?32,内部地址为A12~A2,扩展图如下:
15
设计方案如下: 说明 访问32位 不访问 不访问 不访问 访问16位 B1B0A1A0 0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0 1 1 0 1 0 0 CS1CS2CS3CS4 1 1 1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1 0 0 第 20 页 共 26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四章 存储器系统习题(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