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和医院的实际情况,采用二级处理+消毒工艺处理医院排放的污水。 2.3 设计原则
2.3.1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政策,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结合医院的具体情况,采用先进、实用、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满足水质、水量波动和可生化性较差的进水要求,确保废水处理后达标排放;
2.3.2根据设计进水水质和出厂水质要求,所选污水处理工艺力求技术先进成熟、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妥可靠、高效节能、经济合理,确保污水处理效果,减少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费用;
2.3.3最大程度上的降低处理成本和保证系统稳定运行;
2.3.4妥善处理和处置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沉砂和污泥,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2.3.5为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日常维护检修工作量,改善工人操作条件;
2.3.6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
2.3.7平面布置力求在便于施工、便于安装和便于维修的前提下,使各处理构筑物尽量集中,节约用地,扩大绿化面积,并留有发展余地;
6
3. 工艺选择
3.1 工艺比较与论证
有机污染物处理工艺主要有二大类:一是物化法,一是生物法。物化是通过物理化学的方法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主要有混凝沉淀法,湿式催化氧化法,臭氧氧化法等。生物法是通过微生物的活动降解有机污染物,使之成为二氧化碳、水等,主要有生物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法、SBR法、氧化沟法、A/O法等。下面就挑选适合小型污水处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物化处理法—混凝沉淀法,生化处理法—生物接触氧化法列表比较如下:
物化法—混凝沉淀法 混过混凝剂的絮凝、吸附等作用,使有机物形成沉淀与水分离。 只能去除悬浮态和胶体态形态存在的有机物,不能脱除氨氮 混凝反应池、沉淀池 污水泵、搅拌反应机、沉淀池配件、溶解投药装置等 日常工作为循视检查、搬运配置药品、外运污泥等,至少需配置6人 处理效果不太稳定,受进水水质影响较大,尚能达到二级排放标准,运行不稳定。 国家技术政策 用生物法处理是我国污水处理的不推荐采用 技术路线。 污泥产量 污泥产量少,泥质稳定,不易腐污泥产量约为生物法的6倍,败。 且泥质不稳定,易腐化变质,易产生污泥的二次污染。 吨水投资 1400元 1000元 (500吨/天规模) 吨水运行成本 0.434(其中电费:0.334元,人0.665(其中电费:0.202元,(500吨/天规工费:0.10元) 人工费:0.20元,药剂费:0.263模,没考虑消毒元) 药剂消耗)
7
生物法—生物接触氧化法 通过微生物的吸附、降解等生命活动,使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能去除有机物能去除悬浮态、胶体态和溶解态的形态 等形态存在的有机物,且能脱除氨氮。 主要处理单元 接触氧化池、沉淀池 主要配套设备 污水泵、沉淀池配件、鼓风机、生物填料、曝气头 劳动强度,500日常工作为循视检查,配备1名吨/天规模人员操作管理人员即可。 配置 处理效果 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能力达标情况 强,能稳定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比较项目 作用原理 从上表比较中可以看出,生物处理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可达稳定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劳动强度低,无污泥二次污染产生,能脱除氨氮,虽然一次性投资较物化法高一些,但日常运行成本约为物化法的一半,每年可省运行成本5.5万元,且采用生物法处理医院污水符合国家污水处理技术政策。因此污水的有机物处理采用生物处理工艺。
3.2生物处理法综述
生物处理法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污水二级处理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污废水处理之中。它是去除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最有效、最经济的一种方法,具有处理能力大、处理效率高、运行费用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用生物法处理是我国污水处理的技术路线。
生物法的处理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污水的可生化性。测定污水的BOD5/CODCr值是鉴定污水可生化性的最简便且最常用的方法,其判定依据通常如下表所示:
BOD5/CODcr 可生化性 <0.25 不宜生化 <0.30 较难生化 <0.40 可生化 >0.40 好
本工程污水除少量医院消毒、试验污水对生化有抑制作用外,大部分污水为日常生活污水,从污水的BOD5/CODcr为0.46,可见从BOD5/CODcr比值这个角度说明污水生化性能较好,采用生物处理工艺是可行的。
生物处理法另一个作用是生物除氮,在正常情况下氨氮的去除率均可达70%左右。但是,能否采用生物除氮工艺取决于生物处理过程中自身营养能否平衡。BOD/TN比值是判断能否采用生物脱氮的主要指标,其值越
8
大,反硝化进行越快,越有利于脱氮。经验认为,保证足够碳源的最低BOD5/TN为1-2时,TN去除率最高能达到50%左右。
本工程的BOD5/TN大于3,结合我国现有污水处理厂站的处理效果,可以相信污水完全可以采用生物除氮工艺。
3.3生物处理法比较与选择
目前生活污水的生物处理技术发展较快,类型较多,除广泛使用的传统活性污泥法外,近年来针对小型污水处理站国内外应用较多的有生物接触氧化法、A/O法、SBR法等。由于本项目为改建项目,有较多的前题和限制,诸如建设场地、构建筑物形式、高程等均有较多限制,同时也要考虑充分利用原有构建物,以达到节省工程投资的目的,故此选择生物处理工艺应遵循如下原则:
a) 适用于小规模污水生化处理,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b) 结构紧凑,占地面积最小; c) 运行管理方便,运转方式灵活; d) 可全部充份利用原有污水处理单元;
为了选择本工程最适合的处理工艺,对目前常用的适于小规模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进行比较分析和选择。
(1) 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也称淹没式生物滤池,其主要特点是在反应器内设置填料作为微生物的载体,使反应器内保持一个相对高的保持量,进而可提高处理效率,其反应器可设计得相对较为紧凑,可大幅度减小反应器池容,减小占地面积。其反应原理为反应器内附着填料生长的生物膜的吸附、氧
9
化等作用,将污水中有机污染物逐步氧化成二氧化碳、水和细胞物质,污水得到净化。同时控制氧化池内溶氧水平,保证污水中氨态氮由硝化细菌转化为硝态氮。
生物接触氧化法由于反应器内微生物量大,能耐受较大的水质冲击,较适用于医院污水这类偶有有毒有害物质排出的污水,故而可保持一个较稳定的处理效果。污泥龄长,污泥产量低,具已稳定处理,污泥产量低。最重要的是设计的结构紧凑的生物处理池体可在很小的改建场地内进行布置,且可全部利用原来的已建设施(污水处理池,污水消毒池),并可在高程上有机结合。因此本改造工程推荐采用。
(2) A/O法(缺氧/好氧)工艺
该工艺是在普通的活性污泥法基础上研究开发的,其好氧池是与普通曝气池相似的推流池。在好氧池内可完成对含碳有机物的氧化、含氮有机物的硝化和聚磷菌对磷的大量吸收;其缺氧池容积较小,但由于它与好氧池的结合使用,所以使处理系统具有一定的除磷作用和抗冲击负荷能力等优点。但A/O法若应用在本改建工程中,存在几点不足,首先是其属于延时曝气工艺,曝气时间相对较长,反应器容积相对较大,无法在有限的改造区域内进行布置;其次是由于反应器内活性污泥浓度有限,进而导致缓冲医院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能力有限,容易造成处理效果不稳定。因此本改建工程不推荐。
(3) SBR法
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在反应器中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间歇式操作污水处理技术。这种技术本身是活性污泥法的一种,但又与活性污泥法的操作过程根本不同。这种技术集曝气、沉淀于一池,而不需要设置二沉池及污泥回流设备,也无需初沉池。在该系统中,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一人民医院污水处理站设计方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