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③段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书善最堂卷后 (明)刘基
①武林陈舜中以“善最”名其堂,介其友富君子明求予言。夫立言以明道,而求言于人者,将以正己之所学,言可以苟乎哉?
②所谓“善最”者,盖本于东汉东平王。王之言,天下之格言也,人以是而服膺焉。圣贤之为道,不外是矣。然“善”之云,不过概而言之,求诸实践,必有其方,不可徒云云而已也。
③今夫世俗之人,类以“善”自名也,观其行而不掩道之不明□久□。夫善未易择也,恭与谄相邻,讦与直相似,小谅贼信,小慧贼智,小刚贼勇,小不忍贼仁,故有非礼之礼,非义之义,疑似之间,禽跖分焉,可不慎哉?是故择焉而不得其中,道焉而不知其穷,古之人有为之者,杨墨是也。知焉而不能蹈,好焉而不能用,取其名不必其实,古之人有为之者,郭公是也。若人之心,未尝不自谓已能善也,而卒于不善。为善之名,岂易当哉?
④且题匾之设起于何人乎?盘之铭,几杖之书,朝夕警省,淬厉以成其德,非炫外以为观也。今之揭于轩,标于楣,大书以示于人者,其果有志于自警乎?抑将从事于咏歌以为娱也?故屈子曰:“善不由外来,名不可以虚作”也。
[注]①“所谓”句:东汉明帝问东平王,在家什么事最快乐,东平王说:“为善最乐。”
①
2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1分)
A. 者也B.乎矣C.矣也D.也矣
22.对第①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从求文章和写文章两方面指出“言”不可随意。 B.作者写这篇文章,是为了匡正自己的学问。 C.陈舜中随意向作者求取文章是不合适的。 D.作者认为他写文章可以帮助陈舜中明白道理。 23.对第②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以圣贤类比陈舜中,指明他应该如何行善。 B.将陈舜中和圣贤对比,指出他应如何为道。 C.指出圣贤关于“为善”的见解是笼统的。 D.强调“为善”落实到实践中必有其方法规律。 24.根据第③段,概括世俗之人“卒于不善”的原因。(4分)
25.第④段运用了对比手法和引用手法,请分析其作用。(4分)
三写作70分
26.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们往往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充足的理由,然而,事情是怎样,它还是怎样,世界自有其原则。
春考 2018 语文第6页(共6页)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
一 积累应用 10分
1.(5分)(1)痴儿了却公家事(2)晓风残月雨霖铃(3)白云回望合春霭入看无 2.(1)(2分)D(2)(3分)C
二 阅读 70分
(一)(16分) 3.(2分)纯粹性
4.(3分)直观形象地展现了斯托洛维奇对艺术的多种作用及相互关系的见解,作为本文作者阐述艺术美特殊价值的参照,为下文作者阐述艺术美特殊价值做铺垫。 5.(3分)D
6.(4分)《窦娥冤》叙写了善良孝顺的窦娥在草菅人命、是非颠倒的黑暗统治下冤屈致死的故事。欣赏着在心灵上经历了主人公毁灭性的遭遇,萌发对窦娥悲剧命运的深切同情,对黑暗统治的强烈憎恨,产生强烈的正义感。悲剧就是这样发挥作用的。
7.(4分)答案示例:本段未直接论证艺术美在社会进步方面的特殊价值,而主要是引用朗吉弩斯的话,阐述艺术美对于个人品质提升的作用。个人品质的提升与推动社会进步间有何关系,作者却未作进一步论证,所以我认为论证是不充分的。 (二)(15分)
8.(3分)“竟然”表现出作者拉开窗帘看到美景时的惊喜之情。把眼前的江景直接说成了“一幅画”,运用比喻,展现美丽的江景,总领下文对荔浦美景的描写。
9.(4分)第④段选取水这一意象,渲染水在这片天地处处存在,植物、人人说话都带有水的特质,水、人、物融为一体,写出荔浦风土人情的特点。
10.(4分)答案示例:“涌”字结合船行情景,化岸上静景为动景,富有动感,体现砂糖橘数量之多,金黄色之浓重,与“一片”相对应,准确描摹出金黄色迎面而来的观感。 11.(4分)荔浦丰富的物产,养育了世世代代的荔浦人;荔浦特殊的自然环境,养成了荔浦人的生活习惯;荔浦人的娱乐生活及生命的重大活动,都与荔江息息相关;荔江造就了荔浦人的特殊性格;荔浦的美景和物产使荔浦人对这片土地充满依恋与热爱。 (三)(8分) 12.(1分)C 13.(2分)B
14.(5分)全诗塑造了一人奔赴国难、不计功名的热血少年的形象。第一句以“西陵”和“侠”点明少年的身份和侠义情怀;第二句写送别场面,烘托少年此行的豪壮;“青槐”两句,色彩鲜明,一静一动,运用衬托和比喻,刻画少年的勃勃英姿;五六两句交代出征的原因是敌寇入侵,七八两句直接赞美少年的气节。
春考 2018 语文答案第1页(共3页)
(四)(18分)
15.(2分)(1)带领(2)暗暗地 16.(2分)(1)C(2)D 17.(2分)A
18.(6分)桑虞因为武城靠近黄河,离海较近,去了就可以实现先前的愿望,便高兴地前往任职。 19.(2分)B
20.(4分)(1)宽厚慷慨(2)自尊清高 (五)(13分) 21.(1分)D 22.(2分)A 23.(2分)D
24.(4分)有些人对善与非善分辨不清,有些人知道什么是善却不去实行。
25.(4分)古人铭文自警成德而不炫耀,而当时人题匾咏歌为娱、大肆炫耀,二者形成对比,批判了当时人标榜自己、名实不一的流弊。再引用屈子的话,有力地强调了“善”必须名实一致的道理。
26.(70分)(略)
三 写作 70分
春考 2018 语文答案第2页(共3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招生统一文化考试 语文试卷答案要点及(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