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牙齿震荡的治疗 (1)消除咬合创伤
(2)减少或避免不良刺激 (3)预防感染
(4)釉质裂纹的处理 (5)定期追踪复查 32牙根折断的治疗原则 (1)使断端复位
(2)固定患牙:一般2-3个月 (3)消除咬合创伤 33答:(1)牙齿萌出时,牙龈常有异样感,使儿童喜用手指、玩具等触摸或咀嚼,使牙龈
粘 膜擦伤;
(2)牙齿萌出过程中,尚有部分残留的牙龈覆盖在牙面,被咀嚼咬及而受伤;
(3)萌出中在牙冠周围由牙垢、食物等堆积而感染。 34答:(1)快速的牙周破坏,附着丧失和骨破坏,牙齿在早起出现松动和移位; (2)具有家族聚集性;
(3)典型的侵袭性牙周炎常累及第一恒磨牙和切牙,左右对称,若第一恒磨牙近中有
破坏,可以影响第二恒磨牙;
(4)实验室检查可发现中性粒细胞功能缺陷、吞噬细胞异常和巨噬细胞过度反应。 35 答:(1)儿童的不良习惯,如经常用舌舔口角与口唇,咬手指,咬铅笔等,导致口角损害; (2)儿童唾液分泌过多经常使口角潮湿,刺激局部粘膜和皮肤;
(3)口角潮湿,皲裂或长期服用抗生素,容易导致白色念珠菌感染,称为白色念珠菌
口角炎;
(4)核黄素缺乏,可引起生物氧化,脂肪和蛋白质代谢障碍。 36答:(1)牙龈开始纤维增生可在乳牙萌出时、恒前牙萌出时或恒后牙萌出时; (2)游离龈和附着龈处增生,随达膜龈联合处,但不影响牙槽粘膜; (3)增生的牙龈组织致密而硬,色泽正常略白;
(4)增生的范围可呈局限性也可呈广泛性,通常是对称性也有单侧性的;
(5)一般下颌症状轻于上颌,上颌磨牙区、上颌结节部及下颌磨牙区之病变均为舌腭
侧比颊侧明显。
37答:(1)儿童由于牙龈上皮薄、角化差,易受细菌感染或外伤刺激后易发生炎症;
(2)乳牙解剖形态如牙冠近颈部1/3处隆起、牙颈部明显收缩,龈缘处易积存食物
残屑而刺激牙龈;
(3)生理间隙的存在、萌出期暂时性的牙列不齐,易使牙垢堆积、牙石附着和食物嵌
塞等也能刺激牙龈;
(4)儿童时期的口腔清洁卫生工作难以完善。 38答:(1)多见于有鼻咽部疾患而习惯于张口呼吸者;
( 2)轻度时,唇侧牙龈发生炎症,进而变为肥厚,粘膜表面粗糙,有小裂纹;
(3)严重时,牙龈乳头肥大,甚至遮盖牙面,把牙齿埋入,口腔卫生不良的患儿症状
尤为明显。
39口腔的不良习惯有什么?
吮指、吐舌习惯、异常唇习惯、口呼吸、夜磨牙习惯、偏侧咀嚼习惯。 40乳牙早失的原因有哪些? 1因严重的龋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病变而被拔除。2恒牙异位萌出,乳牙跟过早吸收脱落。
3牙齿因外伤脱落。4先天性牙齿缺失。 41间隙保持器的种类有哪些?
1半固定式间隙保持器:①远中导板间隙保持器②带环丝圈式间隙保持器③全冠丝圈式间隙保持器④充填式间隙保持器;2固定式间隙保持器:①舌弓式间隙保持器②Nance腭弓式间隙保持器;3可摘式功能性保持器。 42口腔不良习惯引起的错合的关键取决与什么?
口腔不良习惯引起的错合的关键取决于不良习惯持续的时间、发生的频率和作用的强度。
43引起乳前牙反颌的后天局部因素有什么?
引起乳前牙反颌的后天局部因素有:1奶瓶哺乳不良姿势2乳尖牙磨耗不足3口腔不良习惯4多数乳磨牙早失5乳磨牙邻面龋。 44乳牙列中牙齿发育异常有哪些?
乳牙列中牙齿发育异常有:额外牙、先天缺牙、牙齿形态异常、乳牙滞留、牙齿和牙槽骨粘连、第一恒磨牙异位萌出、正中间隙。 45⑴不能保留的病牙
①牙冠破坏严重,已无法再修复的乳牙。
②近生理性替代时的漏髓牙,乳牙根管感染而牙根吸收1/3以上,不能做根管修复的。 ③根尖周炎的乳牙,根尖及根尖分叉骨质破坏范围广,涉及继承恒牙胚或者后者牙根已大部分形成,乳牙松动明显者。
④乳牙牙根因受感染而吸收受影响,受继承恒牙萌出力的推压,使根尖暴露于牙龈外。 ⑤乳牙因外伤,牙根于近颈部1/2区折断者。 ⑥有病灶感染迹象而不能彻底治愈的乳牙。 ⑵ 因咬合诱导需要拔除的乳牙
① 替牙期继承恒牙即将萌出,乳牙明显松动或已成滞留的乳牙。 ② 影响恒牙正常萌出的乳牙。 ③ 影响正常牙列形成的乳牙。
⑶其他 额外牙以及不能保留的新生牙。 46⑴全身状况
患血液病 患内分泌疾病 患心脏、肾病等疾病 急性感染发热时 ⑵ 局部因素
①虽为病灶牙,但局部根尖周组织和牙槽骨有急性化脓性炎症时 ②同时伴有急性广泛性牙龈炎或严重的口腔黏膜病时。 47①影响周围牙正常萌出的额外牙。
②因正畸需要或妨碍正畸移动牙齿的额外牙。 ③引起邻牙间隙甚至导致邻牙牙根吸收的额外牙。 ④造成牙列拥挤,影响面容美观的额外牙。 ⑤引起牙源性囊肿的额外牙。
⑥在鼻腔或上颌窦内萌出病出现相应部位症状的额外牙。 48①因龋导致严重缺损,无法用充填或冠修复等方法修复者。 ②根尖周病严重、骨质破坏范围大,无法以根管治疗治愈者。 ③外伤牙无法保留者。
④牙列为恒牙萌出所留的间隙不足,有时必须对恒牙减数拔牙。
49嘱患儿在30分钟后吐去压在创口上的棉纱,2小时内勿进食,近日勿用创口处咀嚼,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建议术后一周复诊。
50①做好解释工作,了解患儿健康状况
②术前的临床准备:器械准备 药物过敏试验 清洁消毒口腔 检查患牙 麻醉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儿牙题库(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