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科学性与现实性相结合; ②关键性与数量化; ③层次化与灵活性。 (2)组织实施
完成目标主要靠执行者的自主管理,上级的管理主要表现在指导、协助、提出问题、提供情报以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3)检查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并进行全面评价,予以奖惩。
19. 组织变革的压力与阻力 压力:
(1)科技进步使新技术投放市场的周 期缩短;
(2)人们的价值观追求个性化,单品种 大批量的生产组织就必须调整;
(3)政策法律变化、劳动者素质变化、 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应用都会对 组织变革产生影响。 阻力:
(1)个体求稳怕变的心理惰性(从已知到未知的风险),习惯于旧有模式,对触及切身利益的改革的抵制;
(2)群体维护原有的群体规范;
(3)领导担心改革的后果(失去既得利益,职位、金钱、权利、友谊、个人便利等)。
20. 组织变革的步骤
(1)外部和内部的要求压力; (2)认清问题所在;
(3)分析问题,确定变革方案的目标;
(4)认清限制条件:资源不足、结构庞杂、技术陈旧、人员素质低、领导专断、等级观念等;
(5) 研究提出各种方案并选择方案;
(6)贯彻方案:注意改革的时机、地 点、深度和广度。应在改革的准 备工作扎实的基础上,从管理上 层开始变革。
(7) 方案贯彻后的评价和反馈:评价 要实事求是,尽量用数据说话
21. 领导的权变理论 认为:领导行为的有效性不单纯取决于领导者的个人行为,某种领导方式在实际工作中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具体的情景和场合。
菲德勒模型
(1)上下级关系。指领导与其成员的关系。如果双方高度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和友好,则关系是好的;反之关系是差的。
(2)任务结构。指组织中任务规定的明确程度。任务是例行的、明确和容易理解以及有章可循的,则任务结构属于明确的或高的;反之,则属于不明确的或低的任务结构。 (3)职位权力。赋予领导者与职务相关联的权力。
22. 组织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 1.创业阶段
6
特点:规模小;人心齐;关系简单;高层管理者的素质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 2.聚合阶段
特点:人员迅速增加;组织不断壮大;有了管理专家和人才;按权力等级建立各个部门。 3.规范化阶段
特点:增加参谋辅助机构;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了协调控制系统;有了明确分工;出现“大企业病”。
大企业病:决策层与下面缺乏直接沟通,信息失真,指挥不灵,工效不高。 4.成熟阶段
特点:精简机构;划小核算单位;开拓新的经营项目;更换高级管理人员。 如改革措施跟不上,企业可能在鼎盛时期急剧衰退。
23. 组织变革的成功条件
a) 使组织中的人感到非改不可的压力; b) 明确问题所在和变革目标;
c)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先试验再推广;
d) 考虑组织内成员的心理承受能力, 应采取广泛宣传和精神准备工作。
24.基本领导方法
适用于领导者完成各方面、各领域工作任务的领导方法。 (1)调查研究方法
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方法。 (2)群众路线的方法 ①说服教育、典型示范 ②抓住两头,带动中间 ③关心员工,多做实事
A.认真听取员工意见,当好“听众”好“小学生” B.善于进行科学分析,发现和集中群众正确的意见 ④领导、专家、职工群众三结合 (3)科学分析的方法
把唯物辩证的思维方法同现代科学的一般方法论及其定量研究方法与手段结合起来加以运用的方法。
附题型:单选判断辨析简答材料分析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管理学24道简答题答案整理(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