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
径向载荷Fr
由参考文献【1】表18.7 由本章轴的校核知 FR1 =482.5N,FR2 =556N;
FT1 =543N, FT2 =2205N;
则Fr1 =( FR12 + FT12 )0.5 =( 482.52 +5432 )0.5 =736N Fr2 =( FR2+ FT2 ) =( 556 +2205) =2274 N Fa /Fr1 =736/2274=0.32>e 由参考文献【1】表18.7
2
2
0.5
2
2
0.5
e =0.26
Fr1 =736N Fr2 =2274N
X=0.56 Y=1.71 fd =1.0
(式18.5)
P1=3058.7N P2=2205 N P=3058.7N n=108.18r/min
1/3
Fa /Fr X、Y
冲击载荷系
由参考文献【1】表18.8
数
fd
由垂直面受力,轴承I为压紧端, 轴承
当量动载荷P
II为放松端. P1 = fd( XFr1 +YFa )
=1.03(0.5632274+1.7131044)
P2=Fr2=2205 N
所以 P={P1, P2}MAX=4386.1N 转速n 额定动载荷 Cr′
设计说明书第四章已求, nⅡ =108.16r/min Cr′=P 3(th2n/16670)1/3
=3058.73(29283108.18/16670)
由于Cr′<Cr ,所以选用轴承代号为6208的滚动轴承可以满足轴承寿命的要求。
Cr′=8162N
注:表格中公式来源于参考文献【1】。
11.3 对II轴上普通平键的强度校核
由前面第四章知,Ⅱ轴输入转矩:TⅡ入= 1.5133105 (N2mm);
由本设计说明书第十一章知,Ⅱ轴在两个齿轮处的轴径:d=42 mm;
由本设计说明书第十二章知,普通平键为圆头平键,其材料选用45钢,且
II轴大齿轮上所用的平键尺寸为(b3h3L):1238370 (单位:mm)
II轴小齿轮上所用的平键尺寸为(b3h3L):1238336 (单位:mm)
- 31 -
由参考文献【1】第七章内容知,根据挤压强度或耐磨性的条件性计算,其联接所能传递的转矩为:
(参考文献【1】式7.1)
其中:d —— 轴的直径 h —— 键的高度
l —— 键的接触长度 [ζp] —— 许用挤压应力 键的校核
II轴大齿轮上所用的平键校核 键的接触长l= L-b =70-12 度l
许用挤压应由参考文献【1】表7.1,取[ζp]=110 MPa 力[ζp] 转矩T T = hld[ζp]/4 =83583423110/4
由于T >TⅡ入 ,故此平键强度合格
II轴小齿轮上所用的平键校核 键的接触长l= L-b =36-10 度l
许用挤压应由参考文献【1】表7.1,取[ζp]=110 MPa 力[ζp]
转矩T T = hld[ζp]/4 =83263423110/4
由于T >TⅡ入 ,故此平键强度合格
- 32 -
l=58mm
[ζp]=110 Mpa
T =5.343105
(N2mm)
l=26mm
[ζp]=110 Mpa
T =2.43105
(N2mm)
十二、设计总结
这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二级减速器,在进行机械设计课程的学习时候,对二级减速器有初步的认识,但是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中感到自己的知识和初步认识是远远不够的,能明白课程设计的目的。
这次课程设计,我做的题目是《麦秸打包机传动装置》,他是我们上学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延续。
因为有上学年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经验,我首先系统的复习了学过的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在复习好各种传动机构后,结合老师所给的资料,总算是有了一定的思路。
为了更好的做好这次课程设计,我不仅将以前的课本好好的复习了一遍。而且还利用了在学校有图书馆的便利,到图书馆借了相关的书籍来翻阅。通过查找资料、阅读资料,我还知道了更多以前课本上没有学到过的知识,这使我的知识面更广了。而且也让我养成了一个查阅书籍的好习惯,我想也这是有因此的一次锻炼,为大四的毕业设计做了一个准备。
几个月机械设计设计的学习及研究,使我深知其实要做一项课程设计并不简单,要把它做好就更不易了。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要用AutoCAD画图,在设计的的过程中,能熟练的应用AutoCAD的各种命令,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我明白了许多在课堂上不懂的知识,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实践学习的重要性,从中我也感到自己的知识面其实是很狭隘的。在理论知识的贯穿上和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也亟待提高,可以说这次的设计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不足之处。
此次课程设计使我有了很大的收获,锻炼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学会了勇于创新,扩展思路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 33 -
十三、参考文献
[1]邱宣怀主编.机械设计(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王三民主编.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程志红,唐大放编著.机械设计课程上机与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4]刘俊龙,何在洲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5]申永胜主编.机械原理教程(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吴宗泽,罗圣国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7]刘会英,杨志强主编.机械基础综合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8]刑琳,张秀芳主编.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9] 王三民.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0]成大先主编.机械设计手册.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11][苏]C.H.柯热夫尼柯夫等著.孟宪源等译.机构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
版社,1976
- 34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天津理工大学)(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