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瞭望》:从“大国”走向“强国”(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2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土地资源。2020~2030年,我国人口可能达到15亿~16亿,每年需要粮食5.6亿到6亿吨,但若无大的科技进步,每年我们仅能生产5亿吨左右,而现在国际上每年商品贸易粮不过是2亿吨。如果出现极端困难的情况,粮食就会成为比黄金还要珍贵的物品。我国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其粮食的生产与供应必须立足自力更生。因此,要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

政府性投入资源。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在相当多的时期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长期国债、银行直接贷款,绝大部分已经贷出,并且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有的项目回收投资可能需要二三十年时间。这一资源在今后也会明显减少或受到限制。

物质资源。今后,粮食、石油、水、矿产等各种战略性资源都将受到很大制约。我国经济主要是粗放型的增长。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国600多个城市有2/3供水不足,其中1/6的城市严重缺水。现在国内石油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仅在40%左右,对外依存度将逐年提高。在已探明的45种主要矿产资源中,可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仅有21种。

环境资源。全国七大水系约有一半河段存在严重污染问题。全国90%以上的天然草原不同程度的退化,草原退化、沙化和碱化的面积达1.35亿公顷,占草原总面积的1/3,并仍以每年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大气环境处于严重污染水平。过去不少地方可以先污染,后治理,现在不仅不能这样做,而且对过去已形成的污染治理需要大量的投入。

国际国内市场资源。目前,国外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市场,中国可以占领的已经基本占领,今后中国进出口再继续高速增长的潜力有限。在多年30%以上投资率的推动下,国内市场中基础设施投资已趋于饱和,未来高投资率很难维持。当前我国经济上最大的隐忧就是城乡居民内需相对不足。在初次分配中,我国劳动

者报酬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是消费最终决定生产。东西卖不出去,谁还敢投资?投资得少,较高的GDP增长率就很难较长久地维持。 劳动力资源。目前,我国已进入准老龄化社会。到2015年,劳动年龄(15~64岁)人员将明显减少。已经或正在进入劳动年龄的“80后”、“90后”,有的可能要两个人抚养两个孩子、四个老人。此时,我国的廉价劳动力将不复存在。按照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届时我国商品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将明显下降。 外资资源。过去30年,由于以上六个资源充裕,加上我国各项政策到位,外资进入我国后其利益能够得到保证,中国吸引外资水平继续提升,连续1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如果未来上述六个资源都有明显萎缩或受到限制,赚钱难度增大,外资也可能逐渐乃至大量减少。因此,在近些年内,要高度重视防范和化解在特定的条件下外资大规模撤离时给我国带来的金融及社会等风险。 共同富裕之路

采访中,一位相关部门研究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保守估计,到2015年底,中国国内消费市场规模可以达到4.8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消费市场规模的90%;到2020年,中国国内市场将远大于美国市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买方市场。 “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彻底将‘扩大消费’这扇大门打开,如此庞大的中国消费能力,将对全球经济乃至国际政治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这位人士指出,目前全球不少跨国公司已经看到了这种趋势,正在将过去“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模式向“一头在内”、“两头在内”、“三头在内”乃至研发、生产、销售全产业链转移向中国市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与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的‘合体’,将焕发出无与伦比的市场想象力。”

李慎明对此抱有强烈的信心,“创新的主体,首先是国家,只有国家才可以有财力、物力、人力集中起来办大事。如果能够拿出‘两弹一星’的精神,在新能源上实现突破,不但能大大缓解未来发展中能源约束的压力,更将一举占领决定国家命运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制高点’。”

事实上,在胡鞍钢的观察中,60多年的探索,就是不断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国家建设创新史。这其中,他认为最具挑战也是最具历史创新的壮举,就是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二个目标——共同富裕。

未来中国将从小康走向富裕,从中低收入走向中高收入,共同富裕成为社会主义中国最重要的发展主题、最核心的发展目标和最大的发展任务。”胡鞍钢将这个目标具体为三方面内容:

一是中国的共同富裕社会。胡鞍钢指出,“共同富裕”并不是平均富裕,其核心是“共同”,使十几亿人能够共同拥有发展的机会,共同提高发展的能力,共同提升发展的水平,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只有具备这四个“共同”,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共同富裕”。而且,“共同富裕”的底线是防止出现贫富两极分化,消除各类绝对贫困人口,使他们也能富裕起来。

“‘共同富裕’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旗帜”,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执政为民的基础,也是中国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保障。他认为,我们不仅是唯物主义者,客观承认社会差异,而且还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创造条件使人民更努力地学习,更智慧地工作,更积极地创业,更大胆地创新,在创造个人财富、社会财富、国家财富的过程中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二是中国与世界共同繁荣。在胡鞍钢看来,日益开放的中国与日益一体化的世界,谁也离不开谁,“只有世界特别是南方国家(指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

家)发展了,中国才能得到更大的发展;只有世界特别是南方国家繁荣了,中国才能得到更大的繁荣;只有世界特别是南方国家富裕了,中国才能得到更大的富裕。”

为此,需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不但要“引进来”,也要主动“走出去”,特别是投资南方国家提高发展能力;不但要做好自己的事情,也要承担更大的国际责任,特别是帮助南方国家尽快富裕起来;不但要参与全球化,还要推动全球化朝着更加公平、合理、均衡的方向发展。努力促进同世界各国在政治上的平等互信,共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挑战,共同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和持续发展的绿色世界。

三是人与自然共生共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生态安全、减灾防灾既是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之一,也是中国长期发展的基本国策。”胡鞍钢强调,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优先发展绿色产业,投资绿色能源,倡导促进绿色消费,将大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社会福利,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安全、适应气候变化的“多赢”,为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作出重大贡献。

胡鞍钢感慨地说,毛泽东50年前曾经说过,21世纪中国应该对整个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什么才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胡鞍钢为本刊记者给出的回答是,除了经济贸易方面和扶贫方面的巨大贡献,中国还应该在以下关键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人类发展、科学技术、绿色革命和文化传承,“这四个方面的贡献代表了中国在国内和国际意义上的现代复兴。”

“当然,考虑到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事务中最大的利益攸关方之一,中国不仅要兼顾自己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在选择发展模式时,也需要考虑到发达国家的利益。”胡鞍钢最后补充说。□《瞭望》新闻周刊 王健君 王仁贵 牟婉君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瞭望》:从“大国”走向“强国”(3)在线全文阅读。

《瞭望》:从“大国”走向“强国”(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0071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