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情境创设,实现德育教学的实效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这就决定了品德课要在生活情境中学。因此,在品德课堂中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体验生活、领悟道理,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在“品社”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义不容辞的。那么,在《品社》教学中怎样运用情境创设来实现教育教学的实效性呢?我认为可从以下两点做起:
一、利用实际生活情景,进行思想渗透
就地取材就是利用现有的教科书联系实际,提高思想认识,培养爱国情操,强化道德观念。例如:在三年级上册的品社教科书的第三单元《在学校工作的人们》,讲的是学校里有哪些人在为我们服务?我首先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在我们学校工作的老师和其他工作人员, 为了保证我们的学习和安全, 他们提供了么服务?学生争先恐后说出自己的答案:老师为了我们的学习天天备课并把作业拿回家批改;班主任每天都是来的最早的一位老师,看着我们入校,看着我们做操,给我们上课,放学送队到家长止步线;门卫马大爷一天要锁好几次门,校工每天准时让我们喝上新的纯净水等等。作为一名小学生,要珍惜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尊重我们学校的每一位工作人员,,勤奋学习,为校争光。这样,品德与社会也自然的渗透了思想感情的教育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设置模拟的生活情境,进行行为渗透
紧扣教材,联系实践,规范学生行为。如:在上《我们的约定》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知道规则的重要性,我先让学生在班上做一个小游戏,但没说游戏的规则,结果游戏没有玩下去,这时我便提醒学生,游戏要有规则,否则无法进行。从而导
出生活中其实也有很多规则。如:学校公共场所图书室看书,电影院看电影,交通行路等。教育学生从小要规范自己的行为,讲究公共道德,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懂得各项规则可以保证我们的键康、安全,从而进行愉快地学习。在遵守规则的同时,也享受着规则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总之,情境的创设要紧紧围绕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思想实际。每一个情境的创设可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用不同的手段来创设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生活情境,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应需而设,只有这样,才能让情境成为品德课魅力的源泉,也只有这样,我们的品德教学才会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想效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运用情境创设,实现德育教学的实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