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质量的测量》
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物体有质量,知道质量的单位和测量质量的工具。 理解质量的含义。
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物体的位置、形状、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及托盘天平的使用和维护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体验和观察,感受物体质量,了解测量质量的初步含义。 2、学会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天平的使用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
2学情分析
本节课选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四章第二节,核心内容主要为质量的概念的理解和托盘天平的使用。学会测量质量的方法,为以后学习密度奠定基础,并为更好的进行科学探究做好铺垫。对于初一学生来说,用“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来阐述质量的定义比较抽象,而且他们没有学习第一课《物质的组成》,对于什么是物质学生没有概念。所以在建构质量概念时,会有困难。天平的称量,也是本节的重点。学生在小学就有接触,知道天平可以称量质量。但是,对于主要结构名称以及结构对应的作用可能印象很模糊,也没有很好的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质量的概念和属性 托盘天平的操作使用 教学难点 1、质量的概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初中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课《质量的测量》优质课公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