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不属于货币性资产、但却属于金融资产的是(B)。
A 应收票据 B 可供出售债券投资 C 贷款
D 持有至到期债券投资
2、下列交易属于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事(D)。
A 以交易性金融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交 B 以应收票据与固定资产交换 C 以无形资产与持有至到期投资交换 D 以长期股权投资与无形资产交换
3、下列资产中,不属于货币性资产的是(D)。
A 银行汇票存款 B 应收账款
C 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 D 预付账款
4、货币资产与非货币资产区别的关键在于(C)。
A 在活跃市场上有无报价 B 准备不准备持有至到期
C 其所能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是否是固定或者是可确定的 D 有无到期日
5、在确定涉及补价的交易是否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时,支付补价方应当按照(A)。
A 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低于25%确定 B 补价占换人资产公允价值减补价的比例低于25%确定 C 补价占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减补价的比例低于25%确定 D 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的比例低于25%确定
6、下列不属于货币性资产的项目是(C)。
A 信用卡存款 B 应收票据 C 股票投资 D 持有至到期投资
7、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不属于非货币资产交换的是(B)。
A 以公允价值200万元的无形资产换取一批货物
B 以公允价值70万元的设备换取一套住房,同时支付30万元补价 C 以公允价值200万元的商品换取一套设备,同时收取补价40万元 D 以公允价值50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取一台设备
8、根据换入和换出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判断非货币资产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这里使用的未来现金流量指的
是(C)。 A 息前税前利润 B 税前现金流量 C 税后现金流量
D 税前和税后现金流量都可以,不会形成较大差别
9、甲公司用一台设备换入乙公司一项专利权。设备的账面原值为10万元,已提折旧2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万元。
甲另向乙公司支付补价3万元。两公司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性质,甲公司换入专利权的入账价值是(A)万元。
A 10 B 12 C 8 D 14
10、A公司以一台甲设备换入D公司的一台乙设备。甲设备的账面原价44万元,已提折旧6万元,已提减值准备5
万元。甲设备和乙设备的公允价值无法合理确定,D公司另向A公司支付补价4万元。A公司换入的乙设备的入账价值为(B)万元。 A 30 B 29 C 29.4 D 28.6
11、2008年甲公司以生产经营用的客车和货车交换乙公司生产经营用的C设备和D设备。甲公司换出:客车原值45
万元,已计提折旧3万元,公允价值45万元;货车原值37.50万元,已计提折旧10.50万元,公允价值30万元。乙公司换出:C设备原值22.50万元,已计提折旧9万元,公允价值15万元;D设备原值63万元,已计提折旧7.50万元,公允价值60万元。假定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则甲公司取得的C设备的入账价值为(C)万元。 A 63 B 55.2 C 15 D 60
12、对于同时换入多项资产的非货币资产交换,各换入资产成本分配是否采用账面价值还是公允价值,关键在于(A)。
A 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能否可靠确定 B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能否可靠确定 C 换入资产账面价值能否可靠确定 D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能否可靠确定
13. A公司以一台甲设备换入D公司的一台乙设备。甲设备的账面原价为22万元,已提取折旧3万元,已提减值准备3
万元,甲设备的公允价值无法合理确定,换入的乙设备公允价值为24万元。D公司另向A公司收取补价2万元。两公司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A公司换入乙设备应计入当期收益的金额为( )。 4 万元 0 万元 2 万元 6万元
14. 企业发生下列非关联交易中,属于非货币资产交换的是( )。
以账面价值420万元的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换取公允价值为390万元的固定资产,并收到补价30万元
以公允价值32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取账面价值为460万元的短期股票投资,并支付补价140万元 以公允价值26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取账面价值为320万元的无形资产,并支付补价50万元 以账面价值280万元的固定资产换取公允价值为200万元的无形资产,并收到补价80万元
15. 下列交易不属于非货币资产交换的是( )。
以公允价值500万元的长期股权投资换取一台设备
以公允价值200万元的A车床换取B车床,同时收到40万元的补价 以公允价值为70万元的电子设备换取一辆运输设备,同时收到30万元补价 以公允价值100万元的无形资产换取一项专利权
判断题
1、货币性资产一般都属于金融资产。(√)
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认定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为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以补价占整个资产交换金
额的比例是否低于25%作为参考比例。(√)
3、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包括所有者或所有者以外方面的非货币性资产非互惠转让。(×) 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不涉及货币性资产,或只涉及少量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5、交易性金融资产一般都属于非货币资产。(√) 6、预付账款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7、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果不具有商业性质,就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8、对于不具备商业实质的非货币资产交换,即便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能可靠计量,也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
9、非货币资产交换转出的库存商品,应当视同销售,确认销售收入,并依法计算应交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10、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计量,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均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或营业外支出。(×)
11、对于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资产交换,同时换入多项资产的,各换入资产的成本之和即为各换入资产的公允价
值之和。(×)
12、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
13、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资产交换,相关税费并不会影响到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
14、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长期股权投资,“补价”金额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双方所交换资产的账面价值,而不是
公允价值。(×)
15、对于采用成本计量的非货币资产交换,同时换入多项资产的,各换入资产的入账成本之和即为各换入资产的原账面
价值之和。(×)
16、采用成本计量的非货币资产交换,换入资产价值是由其账面价值加上相关税费决定的。(×)
17、在同时换入多项资产,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应当按照换入各项资产的公允
价值占换入资产账面价值总额的比例,对换入资产的成本总额进行分配,确认各项换入资产的成本。(×) 18、一般来讲,如果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都不能可靠计量时,该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通常不具有商业实质。
(√)
19、货币性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
20、企业换入和换出的资产如果属于同一类别,而且二者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大致相同,则该交换不能采用公允
价值计量模式。(√)
21、对于非货币资产交换,换入资产的原账面价值应当在附注中予以披露。(×)
22、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则可说明非货币资产交换具有商业性质。
(√)
23、如果非货币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性质,则整个交换过程不应当确认损益。(√)
24、如果支付的补价正好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25%,则该交换属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5、如果收取的补价占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的比例正好等于25%,基本上可以断定该交易属于非货币资产交换。(√) 26、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27、用固定资产作为换出资产的非货币资产交换,视同“固定资产清理”,并进行相应的核算。(√)
28、如果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则可认定非货币资产交换具有商业性质。(√)
29. 非货币资产交换如果采用成本计量模式,则无论收付补价与否,都不确认相关损益。(√ )
30. 关联方关系下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
31. 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在以公允价值为计量基础时,应以该股权投资的公允
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
32. 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的非货币资产交换,换入资产成本通常应当以其自身的公允价值作为确定的基础。(×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03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习题2011.0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