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句块 1
ElseIf 条件表达式2 Then 语句块 2 ??
ElseIf 条件表达式n Then 语句块 n Else
语句块 0 End If 3.循环语句:
For 语句 For 循环变量 = 初值 To 终值 Step 步长 语句块 Next 循环变量
Do 语句 Do While 条件表达式 语句块 Loop
4.注释:注释是以单引号(')开头的一串文字,可以出现在程序中需要说明的位置上,通过这一串文字,对附近的程序段进行简要的说明,增加程序的可读性。注释对程序的执行效果没有任何影响,程序运行时自动跳过注释。
(九)过程、事件处理过程、自定义函数考试要求: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能够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处理。
1.VB应用程序是按模块化的方式组成的,一个程序模块是程序的一部分,每个模块负责解决整个应用问题的一部分任务。程序模块分为过程和函数两种。
2.过程:将程序划分成一个个较小的逻辑单元,每个逻辑单元构成一个过程。过程中的代码可以被重复调用。过程分成两类,一类是事件处理过程,另一类是通用过程。
3.事件处理过程: Sub 事件处理过程名(参数表) 语句块 End Sub
其中,事件处理过程名必须符合下面的规则:对象名_事件的标准名。
VB的一些常用对象上的常见事件的标准名有:
文本框Text:Text_Click、Text_DblClick、Text_KeyPress 命令按钮Command:Command_Click、Command_DblClick 标签Label:KeyPress
4.函数:函数是类似于过程的另一个程序模块,不同之处是函数执行完成后,函数的计算结果被送到函数的调用点上,供程序的后继部分继续进行处理。
自定义函数: Function 函数名(参数表) As 类型名 语句块 End Function
二、例题分析
1.对于对象及其特征的错误理解是()。
(A) 对象都具有一个标识自己以区别其他对象的名字。 (B) 对象都具有自身的属性及其属性值。
(C) 对象一般只用数据表示属性,但不用代码表示行为。 (D) 对象都具有自身的行为(操作)。
- 122 -
参考答案:C 所考知识点:对象的概念。
2.下列控件中可用于接受用户输入文本,又可用于显示文本的是
(A) Label 控件 (B) TextBox 控件 (C) Timer 控件 (D) CommandButton 控件
参考答案:B 所考知识点:VB的界面设计。 3.VB中保存工程文件的文件扩展名为
(A) vbp (B) frm (C) doc (D) pas 参考答案:A 所考知识点:VB应用程序的运行和保存
4.VB语言中,下列各种基本数据类型说明符中表示单精度实型数的是
(A) Integer (B) Boolean (C) Single (D) String 参考答案:C 所考知识点:基本数据类型 5.在Visual Basic中,下列属于字符串常量的是
(A) Abs(100) (B) \ (C) Val(\ (D) 1/2 参考答案:B 所考知识点:数据、标准函数的应用。
解此题需要了解各函数返回值的数据类型,以及数值和字符串的表示方法。题中Abs()函数求的是数值的绝对值,返回的是数值;Val()函数是将数字字符串转换为数值;返回值是数值,1/2本身就是数值;而数字字符串的表示需要加引号。 6.下列可以作为Visual Basic的变量名的是
(A) sqr (B) 2pai (C) cj1 (D) a+b 参考答案:C 所考知识点:变量的命名。
解此题需要了解变量的命名规则。变量名是由字母、数字和下划线等字符的任意字符组成,但必须以字母开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变量名不能使用VB中的保留字。题中sqr属于VB的保留字;5pai不是字母开头;a+b中“+”号是非法字符。 7.函数Sqr(X)功能是
(A) 求X的算术平方根 (B) 求X的绝对值 (C) 求不大于X的最大整数 (D) 数值X转换成字串X 参考答案:A 所考知识点:标准函数。 8.下列运算结果中,值最大的是
(A) 3\\4 (B) 3/4 (C) 4 mod 3 (D) 3 mod 4 参考答案:D 所考知识点:算术类基本运算符 此题考生需注意“/”、“\\”、“mod”三个有关除的运算符的区别 9.3 mod 2 + 3 \\ 2的执行结果为
(A) -1 (B) 3 (C) 2 (D) 0 参考答案:C 所考知识点:算术类基本运算
10.a=5,b=7,c=-2,d=1时,下列结果为False的是
(A) a + b > c + d And a >= 5 Or Not c > 0 Or d < 0 (B) c + d > a + b And a >= 5 Or Not c > 0 Or d > 0 (C) a + b > c + d And a < 5 Or Not c > 0 Or d < 0 (D) a + d < b + c And a >= 5 Or Not c < 0 Or d < 0 参考答案:D 所考知识点:逻辑类基本运算 11.下列属于正确的Visual Basic表达式是
(A) a+|b| (B) 3b-2a (C) 2?b (D) b+5 参考答案:D 所考知识点:算术表达式
题中a+|b|和3b-2a均属数学表达式,在VB中表达为a+abs(b)和3*b-2*a,而2?b中“?”不属于基本运算符
12.在Visual Basic中,\的运算结果是
- 123 -
(A) \ (B) False (C) \(D) \参考答案:D 所考知识点:字符串表达式
“+”运算符两边的操作数如果均为数值型,则进行算术运算;如果均为字符串,则它的作用是将两个字符串连接起来。题中两边均为字符串,帮结果为D。值得一提的是,“+”两头的操作数的数据类型必须是同一类型的,否则会提示错误
13.以下哪项是Visual Basic合法数组元素的表示法
(A) X9 (B) X[9] (C) X(I+9) (D) X{9} 参考答案:D 所考知识点:数组
延伸:在VB的表达式中,一般只出现小括号,其它括号只能出现在字符串当中。 14.下列属于正确的赋值语句是
(A) a+b=5 (B) a=2+3 (C) 2+3=a (D) a+b=2+3 参考答案:B 所考知识点: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首先要计算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然后将此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或对象属性。题中A、C、D的左边均不是变量也不是对象属性,只有B符合赋值语句的要求 15.下列语句中正确是
(A) txt3.text=txt1.text+txt2.text (B) Command1.name=cmdOK (C) 12label.Caption=1234 (D) A=InputBox(Hello) 参考答案:A 所考知识点:赋值语句、对象属性
在对象属性的赋值语句当中,一切要注意赋值号两边的数据类型是否一致,且书写语句是否规范。题中B、C选项Command1.name与12label.Caption均是字符串类型,故“=”均需加引号;而D项中InputBox的输入值需是字符串,所以Hello需加引号;A选项要理解两点:一是txt1、txt2、txt3均表示文本框的名称,二是“+”代表的是连接符的功能,题中只是将txt1和txt2中的字符串连接后赋给txt3。
16.下列程序段中,可以实现变量X、Y的值交换的是
(A) y=x: x=y (B) z=x: y=z: x=y (C) z=x: x=y: y=z (D) z=x: w=y: y=z: x=y 参考答案:C 所考知识点:赋值语句的运用
X,Y的值的交换需要一个中间值Z,先将X保存在Z中,如此X的值就可以保存Y的值,再将Z中的值赋值给Y,这时候实现了X与Y的值的交换。 17.有如下程序段:
x=5: y=-20
if Not x>0 then x=y-3 Else y=x+3 y的值是__________
(A) 2 (B) -23 (C) 8 (D) -17 参考答案:C 所考知识点:选择语句
18.循环语句For i=1 To 10 step 2 的循环次数是
(A) 5 (B) 9 (C) 8 (D) 10 参考答案:A 所考知识点:循环语句的运用 19.有如下程序段:
x=2
For I=1 To 3 If x< I Then x = x + I End If Next I
该程序段运行后,x的值为
(A) 2 (B) 4 (C) 5 (D) 7
- 124 -
参考答案:C 所考知识点:选择语句与循环语句的嵌套运用 20.下列程序段的执行结果为
n=1: s=0
Do while s<20 s=s+n n=n+2 Loop
Print n; s
(A) 9 16 (B) 11 25 (C) 11 20 参考答案:B 所考知识点:Do循环语句的运用
(D) 9 24
- 125 -
第三单元 算法的程序实现
一、知识内容
(一)枚举算法及程序实现考试要求: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能够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处理。
枚举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问题的本身性质,一一列举出该问题所有可能的情况,并根据题目的条件逐个作出判断,从中挑选出符合条件的解答。
枚举算法属于搜索策略,适用于那些解变量确定的连续值域的问题。设置枚举算法要列举出所有可能的情况,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
(二)解析算法及程序实现考试要求: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能够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处理。
解析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用解析的方法找出表示问题的前提条件与所求结果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并通过数学表达式的计算来实现问题的求解。
(三)排序算法及程序实现考试要求: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能够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处理。
1.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在待排序的数据中,先找到最小(大)的数据将它放到最前面,再从第二个数据开始,找到第二小(大)的数据将它放到第二个位置,以此类推,直到只剩下最后一个数据为止。
2.选择排序
选择排序的基本思想是在所有的记录中选出最小(大)的数据,把它与第一个数据交换,然后在其余的记录中再选出最小(大)的数据与第二个数据交换,依此类推,直至所有数据排序完成。 (四)查找算法及程序实现考试要求: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它知识的联系,能够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和操作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熟练应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的处理。
1.顺序查找
顺序查找的基本思想是从第一个数据开始,按数据的顺序逐个将数据与给定的值进行比较,若某个数据和给定值相等,则查找成功,找到所查数据的位置;反之,查找不成功。
2.对分查找
对分查找的基本思想是在有序的数据列中,首先将要查找的数据与有序数组内处于中间位置的数据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等,则查找成功;否则根据数组元素的有序性,就可确定该数据应该在数组的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继续进行查找;在新确定的范围内,继续按上述方法进行查找,直到找到要查找的数据,使查找成功,或直到子表不存在,查找不成功。
对分查找的条件是被查找的数据必须是有序的。 (五)递归算法
考试要求: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进行表达、判断和直接运用。
函数或过程调用它本身,称为递归。递归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把规模较大的、较难解决的问题变成规模较小的、容易解决的同一问题,规模较小的问题又变成规模更小的问题 ,当问题小到一定程度时,可以直接得出它的解,从而得到原来问题的解。即采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基本思想。
采用递归算法的条件:(1)每一步骤解决问题的方法要一致;(2)有边界条件。
二、例题分析
1.有5位运动员100米成绩依次为13.8,12.5,13.0,13.2,13.4,
原始数据 13.8
12.5 13.0 13.2 13.4 - 126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算法和程序设计分析及试题附答案 - 08-算法和程序设计(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