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推理 76-85
76.B【多元解析】考查旋转。通过观察可知,图形每一次是顺时针旋转135度,因而选B。 78.A考【多元解析】查旋转。前一组图中的图形每次沿着逆时针旋转90度,且旋转后两个框互调;后一组图中的图形每次沿着顺时针旋转90度,且旋转后两个框也互调,选A。
79.C【多元解析】考查遍历。通过前一组图可以看到,每个图都含有三个元素,且每个元素所处的位置分别都是前面,中间,后面。同理,在后一组图中,每个图也都由三个元素组成,每个元素所处的位置也呈现前面,中间,后面的遍历,故选C。
80.C【多元解析】考查位置类中的静态关系。每个图都由两个元素组成,且两个元素都是相离的状态,而且依次是上下相离,左右相离,上下相离,左右相离,(上下相离),故选C。
81.D【多元解析】所给的图形,每一次都是左边的线条依次递减一条,右边的线条依次递增两条。故选D。
82.C【多元解析】通过前一组图可以看到,左边的黑色方块每次顺时针沿着左半边的四个格子平移,右边的黑色方块每次顺时针沿着右半边的四个格子平移;后一组图中也是相同的平移路径,故选C。
83.D【多元解析】考查渐变。通过观察可知,图形每一次都递增一条线,且所递增的线条与所衔接线条所成角度分别为45度,90度,135度,也就是每次都递增45度,故所求图形中所递增的线条与所衔接线条的度数应为180度,故选D。
84.B【多元解析】考查线条数目和一笔画。所给图形每一次的内线分别为1,2,3,4,故所求图形中的内部线条数目应为5,排除A和C,此外,所给的四个图形均为一笔画图形,B和D中只有B是一笔画图形,故选B。
85.C【多元解析】所给图形每次递减一条线条,且所递减的线条与前一条递减的线条所夹角度为60度,故选C。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资料一86-90
86.A【多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这一知识点。
根据表1相关数据可知,2000年上海市的GDP最高,其人均GDP为4098.64/928.21,口算该值的首位数为4,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
87.B 【多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估算能力。
根据题意,由于比较的是增加最多,那么我们只需要估算2010年与2000年面积的差值即可。 根据材料,将相关数据标记如下:A选项,700;B选项,900;C、D选项必然小于900,显然增加最多的是B选项。
88.D【多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这一知识点,以最值比较题的形式出现,此类问题应先排除明显错误选项,且边分析边排除。
根据材料,将相关数据标记如下,A选项,1921.32/1514.52;B选项,1491.80/2416.48;C选项,891.23/692.48;D选项,800.11/263.39。
很明显,D选项的数值要超过2,但是其他的要小于2,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89.A 【多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增长率等知识点,以最值比较题的形式出现,此类问题应先排除明显错误选项,且边分析边排除。
根据材料,将相关数据标记如下:A选项,786.2/141.09—4891.58/263.39;B选项,2332.31/1516.22—11972.00/2416.48;C选项,4098.64/857.94—14875.8/1514.52;D选项,1392.88/391.07—7030.25/779.6。
由于比较的是单位面积GDP的增速,依据倍数增速公式,经过粗略估算,有A选项,
(5.1-0.86)/(1+0.86);B选项,(4.1-0.6)/(1+0.6);C选项,(3-0.8)/(1+0.8);D选项,(4.1-1)/(1+1);很明显只需要比较A、B选项即可,A选项为4.24/1.86,B选项为3.5/1.6,很明显是A选项更大,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选项。
这个试题的难度比较高,不过我们可以快速的排除掉C、D选项,剩余的两个选项,我们就直接蒙一个吧。
注意,这个试题的难度比较高,所以我们可以适当的放弃此题。 90.C 【多元解析】本题是综合分析题,此类问题应遵循简单着手原则。
A选项,根据材料中的相关数据可知,2000年、2010年广州的GDP总量在六个城市中均排在第三位,该选项正确;
B选项,根据相关数据可知,2010年天津的面积比2000年增加了779.6-391.07,口算约为388,该选项正确;
C选项,根据选项,这个需要比较几个单位GDP的比值的大小,比较麻烦,看下面有没有更加简单的选项;
D选项,根据材料相关数据可知,2000年天津的人口排在第三位,到了2010年人口数量只排在第六位,该选项正确;
由于试题要求选择错误选项,且A、B、D选项均正确,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资料二91-95
91.C 【多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简单计算能力。
根据材料相关数据可知,2000年户籍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是22.6%-5.4%= 17.2%,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92.B【多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这一知识点。
根据材料相关数据可知,该区养老床位数每年增加了523+190=713,由于2006~2012年,一共有6年,那么在2006年该区共有养老床位数为8141-713×6,该值的尾数为3,结合选项,只有B选项符合。
93.A 【多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比率这一知识点。
根据材料相关数据可知,2012年,该区养老机构的床位入住率为5179/8141,结合选项,口算该值比70%小不少,那就只能是A选项。
94.B 【多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翻番这一知识点。
根据材料相关数据,2012年该区户籍人口为23.61/22.6%,养老床位数为8141,则每万人拥有的床位数为8141/(23.61/22.6%);在2015年该区户籍人口为31/28%;要使得养老床位数翻番,那么有(8141×22.6%/23.61)×(31/28%)×2-8141。
结合选项,由于选项的数值均为整十整百的数值,那我们可以放心的估算,从而有8000×1.1×2-8000=17600-8000=9600,那就是差不多是9000,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由于选项的差别比较大,所以我们可以放心的进行估算。
95.D【多元解析】本题是综合分析题,此类问题应遵循简单着手原则。
A选项,根据材料,由于2012年户籍老年人占户籍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依据比例模型可知,户籍老年人的增速要高于户籍总人口的增速,该选项正确;
B选项,根据“户籍高龄老年人口占户籍老年人口比重也将进一步上升”以及比例模型可知,该选项正确;
C选项,根据材料中的相关数据,在2012年公办养老床位数是4401,每年增加523,那么增速必然超过10%,而民办床位数约为370,每年增加190,增速小于10%,很明显这个选项是正确的;
由于要求选择错误选项,且前三项均正确,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D选项,根据材料相关数据,根据上面的试题可知,该区养老机构床位数每年增加713,增速超过15%,而养老机构入住老人数量每年增加327,增速小于15%,该选项错误。
资料三96-100
96.C 【多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百分数这一知识点。
根据材料相关数据可知,2005年该县的GDP为5.5/43.7%,2010年为25/63.2%,结合选项,我们可以首先排除掉B、D选项;
由于5.5/43.7%,大于10,小于20,而25/63.2%口算约为40,那么差值应该大于20,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
97.D 【多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平均数这一知识点,以最值比较题的形式出现,此类问题应先排除明显错误选项,且边分析边排除。
根据材料,将相关数据标记如下,A选项,2000年的数据未知,所以无法判断2001年的增速,排除;B选项,2.9/189——1.5/108;C选项,19.3/431——12.2/362;D选项,44.31/600——25/580。
要比较人均旅游费用的增速情况,直接采用倍数增速公式即可。B选项,约为(1-0.8)/(1+0.8);C选项,约为(0.5-0.2)/(1+0.2);D选项,约为(0.8-0.05)/(1+0.05);很明显D选项的数值最大,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98.A 【多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年均增长率这一知识点。
根据材料相关数据可知,2005年该县GDP为5.5/43.7%=10+1.13/43.7%≈13,在2001年为
0.74/8.8%,口算约为8,那么2001~2005年的年均增速就是13/8=1.625开5次方,然后减去1。
由于1.1的平方为1.21,同时1.2的平方为1.44,那么1.44×1.1=1.44+0.144=1.584,小于1.625,所以说年均增速应该略大于10%,那么与2001年相比,2004年的增速应该略高于10%×4=40%,结合选项,只有A选项符合。
由于选项是通过年均增速乘以4得到的,所以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可以采用代入排除法来计算。 99.D 【多元解析】本题是综合分析题,此类问题应遵循简单着手原则。
A选项,根据材料,2007年该县旅游接待人数是2002年的362/90,差不多是4倍,也就是翻了两番,该选项错误;
B选项,根据材料相关数据,2005年该县旅游人均支出为5.5/252万元,首位数很明显不是7,该选项错误;
C选项,这个选项是要计算人均支出情况,比较麻烦,先看下面有没有简单的选项;
D选项,根据柱形的高度差可知,2003年与2002年、2010年与2011年的柱形差最小,从数据来看2003年增加18,2011年增加20,所以2003年的最少,该选项正确。
由于试题要求选择正确选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选项。
100.B 【多元解析】本题是综合分析题,此类问题应遵循简单着手原则。 A选项,材料中并没有关于生态环境的信息,该选项错误;
B选项,从饼状图来看,该县的旅游收入占全县GDP的比重逐渐增大,该选项正确; 由于试题要求选择正确选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选项。
C选项,从材料来看,并不能说明2012年旅游收入情况,该选项错误; D选项,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生态环境情况,该选项错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3广州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