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Word版,含答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TtSs×TTSs D.TtSS×TtSs

解析由子代TT∶Tt=1∶1可知,亲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为TT×Tt,由子代SS∶Ss∶ss=1∶2∶1可知,亲代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为Ss×Ss,故亲代基因型为TtSs×TTSs。 答案C 10.

导学号93810006已知玉米子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

甜玉米与红色非甜玉米杂交得到F1,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错误的是( ) A.自交子代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为9∶1 B.自交子代中,与亲本表现型相同的所占比例为5/8

C.自交子代中,黄色和红色的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例为3∶1

D.测交子代中,红色非甜所占比例为1/4

解析假设控制玉米子粒颜色的相关基因为A和a,控制非甜和甜的基因为B和b,则F1的基因型为AaBb。如果F1自交,则后代表现型为黄色非甜、黄色甜、红色非甜、红色甜,比例为9∶3∶3∶1,其中表现型与亲本相同的所占的比例为3/8。只看一对相对性状,则自交后代黄色和红色比例为3∶1,非甜和甜的比例为3∶1。如果F1测交,则后代表现型为黄色非甜、黄色甜、红色非甜、红色甜,比例各为1/4。 答案B 11.人类多指 (T)对正常指(t)为显性,正常(A)对白化(a)为显性,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只患一种病和患两种病的概率分别是( ) A.1/2、1/8

B.3/4、1/4

C.1/2、1/4 D.1/4、1/8

解析先推导父母的基因型为TtAa×ttAa,患两种病(Ttaa)的概率是1/2×1/4=1/8,不患病(ttA_)的概率是1/2×3/4=3/8,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1/8-3/8=1/2。 答案A 12.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两种,显性基因C和P同时存在时开紫花。两个纯合白花品种杂交,F1开紫花;F1自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两个白花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与ccPP B.F1测交,后代中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1 C.F2紫花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9

D.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种 解析F1开紫花,表明同时含有C、P,又因亲本为两个纯合白花品种, 所以亲本的基因型为CCpp、ccPP。F1的基因型为CcPp。F2中只有基因型为CCPP的个体是纯合紫花个体,占紫花个体的1/9。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CCpp、Ccpp、ccPP、ccPp、ccpp,共5种。F1测交,后代中紫花与白花的比例为1∶3。 答案B 13.

导学号93810007(2016全国高考理综丙卷)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

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解析F1自交得到的F2中红花∶白花=272∶212≈9∶7,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中,红花∶白花≈1∶3,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此可知该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假设为A、a和B、b),且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1的基因型为AaB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组成为A_B_,基因型有4种;白花植株的基因组成为A_bb、aaB_和aabb,基因型有5种,其中有3种为纯合子,2种为杂合子,A、B、C三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4.豌豆种子的子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基因Y、y控制,形状圆粒和皱粒分别由基因R、r控制(其中Y对y为显性,R对r为显性)。某科技小组在进行遗传实验的过程中,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的豌豆进行杂交,发现后代有4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作出的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每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 定律。

(2)亲代中黄色圆粒的基因型为 ,绿色圆粒的基因型为 。 (3)杂交后代中纯合子的表现型有 。 (4)杂交后代中共有 种表现型,其中黄色皱粒占 。 (5)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6)在杂交后代中非亲本类型性状组合占 。

(7)杂交后代中,占整个基因型1/4的基因型是 。 (8)若将子代中的黄色圆粒豌豆自交,理论上讲,后代中的表现型及比例

是 。

解析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独立遗传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但对每对等位基因来说,仍然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在本题中,由于子代中圆粒和皱粒的比例是3∶1,黄色和绿色的比例是1∶1,故亲本的基因型应是黄色圆粒YyRr、绿色圆粒yyRr,然后根据遗传的基本定律分别计算出相应的结果。最后一个小题要特别注意,F1的黄色圆粒中有两种基因型YyRR和YyRr,且两者的比例为1∶2,即前者占1/3,后者占2/3。在统计它们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时,应该乘上该系数。结果出现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5∶3∶5∶1的比例。 答案(1)基因分离

(2)YyRr yyRr

(3)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4)4 1/8 (5)25 (6)1/4 (7)YyRr、yyRr

(8)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5∶3∶5∶1

15.玉米子粒的有色对无色为显性,子粒的饱满对皱缩为显性。现提供纯种有色饱满子粒与纯种无色皱缩子粒若干。设计实验,探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假设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

(1)选取 与 作为亲本杂交得F1。

(2)取F1植株(20株) ,另取F1植株(20株) 。 (3)收获种子并统计不同表现型的数量比。

(4)结果预测:①F1自交后代有4种表现类型且比例为9∶3∶3∶1,F1测交后代有 种表现类型,比例为 ,说明 。 ②F1自交后代不符合9∶3∶3∶1,F1测交后代也不符合1∶1∶1∶1,说明 。

解析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得F1,若按自由组合定律,F1应产生比例相等的4种配子,F1自交后代表现类型有4种,比例为9∶3∶3∶1;F1与无色皱粒杂交(即测交),表现类型也应有4种,比例为1∶1∶1∶1。否则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1)有色饱满子粒 无色皱缩子粒

(2)自交 测交

(4)4 1∶1∶1∶1 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16.

导学号93810008某地开发出一种水果,其果皮颜色(C、c)有紫色的,也有绿色的;

果肉味道(D,d)有甜的,也有酸的。为了鉴别有关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紫色酸果植株分别和绿色甜果植株A、绿色甜果植株B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 组合 序号 ① ② 杂交组合类型 紫色酸果×绿色甜果A 紫色酸果×绿色甜果B F1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色酸果 210 0 绿色酸果 208 280 据表回答:

(1)上述两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 是隐性性状。 (2)亲本中紫色酸果植株、绿色甜果植株A、绿色甜果植株B的基因型分别是 、 、 。

解析根据组合②中,紫色酸果与绿色甜果B杂交后代全为绿色酸果可推知:绿色对紫色为显性,酸果对甜果为显性,且两亲本均为纯合子,所以紫色酸果的基因型为ccDD,绿色甜果B的基因型为CCdd。再根据组合①中,紫色酸果(ccDD)与绿色甜果A(C_dd)杂交后代中紫色∶绿色=1∶1,则可推出绿色甜果A的基因型为Ccdd。

答案(1)绿色、酸果 紫色、甜果

(2)ccDD Ccdd CCdd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选择题

1.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共同点不包括( )

A.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阶段

B.都有DNA的复制和DNA数目减半阶段 C.都有每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的过程

D.都有同源染色体和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阶段 答案D 2.在显微镜下观察动物组织切片,发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体细胞的一半,有的是体细胞的2倍,该切片可能取自( ) A.人的小肠 B.家兔胚胎 C.绵羊肝脏 D.牛睾丸

解析人的小肠、家兔胚胎及绵羊肝脏,这些组织或器官的细胞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都是有丝分裂,不可能出现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的情况;而牛的睾丸内,一部分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及分裂结束后新形成的精子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答案D 3.就一对联会的同源染色体而言,其着丝点数、染色单体数和DNA分子数分别是( ) A.2,4和4 B.2,8和4 C.4,4和4 D.2,4和8

解析同源染色体是指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处于联会时期的同源染色体,每一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共用一个着丝点,每一条染色单体含有一个DNA分子,所以共有4个DNA分子。 答案A 4.下图分别表示同一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图像,能导致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图像是( )

解析A图为有丝分裂的后期,B图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C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图为有丝分裂的中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所以应为B图。 答案B 5.下图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甲一定为次级精母细胞 B.图乙一定为初级精母细胞 C.图丙为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D.图丙中的M、m为一对同源染色体

解析图甲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错误;图乙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是均等分裂的,所以应是初级精母细胞,B正确;图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应是次级卵母细胞,不可能为极体,C错误;图丙中的M、m不是同源染色体,应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D错误。 答案B 6.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变化规律的曲线和各细胞与分裂期之间的对应关系图,其中错误的有( )

A.0处 B.1处 C.2处 D.4处

解析①处为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同源染色体不会有联会现象,此处错误;②处为有丝分裂后期,与图像相符,此处正确;③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应有联会现象,故此处错误;④⑤分别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后期,这两处正确。 答案C 7.下列不属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的是( ) A.有利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

B.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C.能够保持亲本的遗传性状

D.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答案C 8.一雄性生物体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在不进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此生物体可产生精原细胞的种类、次级精母细胞的种类以及精子的种类分别是( ) A.1、2n、2n B.2、2n、2n C.2n、2n、2n D.2n、4、4

解析精原细胞经有丝分裂产生,所以一雄性生物体只产生1种精原细胞。在不进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产生1种精子,此生物体产生2n种精子,所以产生2n种次级精母细胞。 答案A 9.下图表示哺乳动物精子的形成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DNA分子数量的变化。下列对本图的解释完全正确的是( )

A.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发生在DE初期

B.E点染色体数目为n,F点染色体数目又出现短时间的加倍 C.E点同源染色体分离,F点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D.AC是间期,CF是分裂期,FG是精细胞变形的阶段

解析细胞分裂间期,染色体完成复制,进入分裂期后,同源染色体出现联会现象,发生在CD初期。E点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发生了分离,染色体数目变为n;F点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仍为n条。E点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后进入了两个子细胞中;F点表示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分别进入到两个子细胞中。AC段完成DNA的复制,表示间期;CF段DNA连续两次减半,表示分裂期;FG表示完成分裂后精细胞变形为精子。 答案D 10.下图为某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细胞中染色体与DNA比例为1∶2 B.细胞①②③⑤产生的子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

C.图中表示有丝分裂的细胞及分裂的顺序是③→②→① D.④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1

解析①为有丝分裂后期,②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为有丝分裂中期,故C项不正确;细胞中染色体与DNA的比例为1∶2的图像中,应有染色单体,据图可知①中无染色单体,只有②③符合,A项不正确;④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比例为1∶1,故D项正确;有丝分裂是产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Word版,含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人教版】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必修2课后习题(Word版,含答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7388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