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的开发模式,即实现了硬件的物理原型后才开始开发软件,因此串行设计不能充分及时地进行全系统综合考虑,导致设计失误增加,设计过程拖延。
4.缺乏设计重用支持 目前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几乎都是从零开始的,没有很好地利用过去开发的成果,导致产品问世周期增长,市场竞争力下降。
目前设计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赶不上设计复杂度增加的速度,设计方法和工具成为制约嵌入式系统发展的瓶颈,SoC技术给嵌入式系统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学期待革新。
针对嵌入式系统SoC设计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者们开始探索新的设计方法学一—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学。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学的研究始于90年代初期,第一届Internalional Workshop on Hardware/Software Codesign会议于1993年召开,它标志着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学的研究正式展开,软/硬件协同设计领域正式确立。
软/硬件协同设计不仅是一种设计技术,同时也是一种新的设计方法学,其核心问题是协调软件子系统和硬件子系统。与传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不同,软/硬件协同设计强调软件和硬件设计开发的并行性和相互反馈,克服了传统方法中把软件和硬件分开设计所带来的种种弊端,协调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制约关系,达到系统高效工作的目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提高了设计抽象的层次,拓展了设计覆盖的范围。与此同时,软/硬件协同设计强调利用现有资源(已经过验证的IP核和软件构件),缩短系统开发周期,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性能,保证系统开发质量,适应于SoC设计。
SoC软/硬件协同设计研究目前还处于发展阶段,许多技术仍未成熟和实用化,但是该技术将给嵌入式系统设计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能够极大地提高设计生产力,研究意义重大。
另外,在嵌入式系统设计领域中,低功耗设计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系统的功率消耗对于嵌入式应用的各种手持设备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产品往往依靠电池来提供电源,因而产品功率消耗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它的尺寸、重量以及正常运行时间,同时这些因素往往又决定着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嵌入式系统多用于便携式和移动性较强的产品中,而这些产品不是一直都有充足的电源供应。往往靠电池来供电,产品功率消耗的多少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它的尺寸、重量
以及正常运行时间。虽然现代电池技术不断提高,单位体积的电池容量以每年10%的速度提升,但是和半导体产业飞速发展的需求相比,仍然显得过于缓慢,同时考虑到产品便携性的因素,这些产品也不可能采用过大容量的电池作为电源。产品的轻、薄、短、小、长时间运行的能力往往直接代表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所以应从每一个细节来考虑降低功率消耗,以适应嵌入式系统市场开发的客观要求因此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中,应从每一个细节来考虑降低功率消耗,以适应嵌入式系统市场开发的客观要求。这也是嵌入式系统在SoC应用领域技术发展趋势之一。
总结
随着嵌入式系统与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SoC逐步成为当前嵌入式系统设计技术的主流。传统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方法无法满足SoC的特殊要求,并已经成为制约SoC设计实现的主要原因,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是获取高品质SoC产品的有效手段。而另一方面,低功耗的设计也越来越迫切,电池容量的发展速度需要追上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栋娜,曹阳,张奇.SoC软硬件协同设计中多任务性能评估算法[J].计 算机应用研究:2005,(6):52—55.
[2]詹瑾瑜,熊光泽.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学研究[J].中国西部 嵌入式系统与单片机技术论坛2005学术年会:2005,12.
[3]唐宇光.SoC设计中EMI性能评估与优化设计[D].南京:东南大学电子工程 系,2003
[4]ARM.ARM Developer Suite(Version 1.2).[G]:ARM Limited;199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嵌入式系统在SoC应用领域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