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1章 多媒体技术基本知识

教学目标

1. 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定义。

2. 掌握多媒体及各类媒体的特点。

3. 多媒体的应用和发展及多媒体的关键技术等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

1. 多媒体的含义;

2. 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 3. 多媒体的产生和发展;

4. 多媒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5.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及前景。

教学难点

1. 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 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及前景。

教学方法

讲授法,列举法

教学课时

4学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现代计算机的使用中越来越多的利用到多媒体技术,比如网络、电影电视、音乐等,那么具体什么叫做多媒体呢?多媒体又包含那些常见的组成部分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新知教学

1.1 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在多媒体技术中,媒体(Medium)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那么,什么是媒体呢?媒体是信息用来表示和信息传输的载体。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目前已被ITU取代)曾对媒体做如下分类: A、感觉媒体(Perception Medium) B、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 C、表现媒体(Presentation Medium) D、存储媒体(Storage Medium)

E、传输媒体(Transmission Medium)

注意: 在多媒体技术中,我们所说的媒体一般指的是感觉媒体。

1.1.2 多媒体技术及其特点

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如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简言之,多媒体技术就是以集成性、多样性和交互性为特征的综合处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等信息的计算机技术。 多媒体技术的特性:

集成性、 交互性、 实时性

三个方面,这是多媒体的主要特征,此外还有非循序性、非纸张输出形式等。 1.2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

1.2.1 启蒙发展阶段 1.2.2 标准化阶段

多媒体数据的压缩编码和解码算法是多媒体计算机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多媒体编码和压缩广为采用的是ISO和ITU联合制定的数字化图像压缩国际标准。具体来说,有三个主要标准:

A、 JPEG标准。它是联合图像专家组JPEG(Joint Photographic Experts Group) 建立的适用彩色和单

色、多灰度连续色调、静态图像压缩国际标准。

B、 MPEG系列标准。为了制定有关运动图像压缩标准,ISO建立一个运动图像专家组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C、 H.26X标准。ITU推荐的H.261标准即P×64kbps方案,其标题是“64kbps视声服务用视像编码方式”,它是由ITU SG XV视频编码专家组负责制定的。 1.3 多媒体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视频音频数据压缩/解压缩技术 1.3.2 多媒体专用芯片技术 1.3.4 多媒体输入与输出技术 1.3.5 多媒体软件技术 1、多媒体操作系统

2、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制作技术 3、多媒体编辑与创作工具 4、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5、超文本/超媒体技术 6、多媒体应用开发技术 1.3.6 多媒体通信技术 1.3.7 虚拟现实技术

1.4 多媒体技术应用及发展前景 1.4.1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的典型应用 教育和培训 咨询和演示 娱乐和游戏 管理信息系统 视频会议系统 视频服务系统 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

1.4.2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前景

A、家庭教育和个人娱乐是目前国际多媒体市场的主流

B、内容演示和管理信息系统(MIS)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重要方面 C、多媒体通信和分布式多媒体系统是多媒体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向大家介绍了多媒体技术的一些基本概念,比如多媒体的含义、主要特征、产生和发展阶段等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大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以便为将来的学习做出铺垫。

课后作业

1.什么是多媒体技术?试举例说明其基本特征。

2.能否称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彩电为多媒体系统?为什么?

第2章 媒体及媒体的数字化

教学目标。

1. 掌握常见的音频、图片、视频、动画等的数字化技术和具体格式。 2. 掌握文字媒体和声音媒体的常见编码和量化方式。

教学重点:

1. 文字媒体中汉字的编码规律及方式; 2. 音频的三要素及采样量化过程。

教学难点

音频的采样和量化计算规则。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

教学课时:

5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媒体是信息的载体,也可以是信息的表现形式。人类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来感受各种信息,因此,媒体也可分为:视觉类媒体、听觉类媒体、触觉类媒体、嗅觉类媒体和味觉类媒体,其中嗅觉类和味觉类媒体目前在计算机中尚不能方便地实现。本章介绍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媒体的特性,以及这些媒体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即数字化问题。 新知教学: 2.1 文字

2.1.1 英文

在计算机中,英文采用ASCII码。ASCII(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是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的英文缩写,它是一个由7个二进制位组成的数字编码系统,该编码系统包括大小写字母、标点符号、阿拉伯数字、数学符号、控制字符等,共128个字符。目前,ASCII码已在计算机领域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应用。

2.1.2 汉字

1. 汉字的输入编码

A、数字编码 B、拼音码 C、字型编码 2. 汉字内码

汉字内码是用于汉字信息的存储、交换、检索等操作的机内代码,一般采用两个字节表示。汉字机内代码中两个字节的最高位均规定为“1”。目前又出现了Unicode字符编码集,其实就是一个大字符集.

3. 汉字字模码

字模码是用点阵表示的汉字字形代码,它是汉字的输出形式。

根据汉字输出的要求不同,点阵的多少也不同。简易汉字为16×16点阵,提高型汉字为24×24点阵,32×32点阵,甚至更高。

汉字的输入编码、汉字内码、字模码是计算机中用于输入、内部处理、输出三种不同用途的编码,不要混为一类。

2.2 音频

音频(Audio),常常被作为“音频信号”或“声音”的同义语,是属于听觉类媒体,其频率范围大约在20Hz~22kHz之间。

声音具有音调、音强、音色三要素。音调与频率有关,常见频带有:电话音频是200~3400Hz、调幅广播是50~7000Hz、调频广播是20~15000Hz 、CD激光唱盘是20~22000Hz。音强与幅度有关,振幅范围20~195dB。音色是由混入基音的泛音所决定的。

2.2.1 数字音频

数字音频是指用一系列的数字来表示音频符号,即把模拟音频信号转换成有限个数字表示的离散序列,从而实现音频数字化 音频信号数字化过程如下: (1)选择采样频率,进行采样; (2)选择分辨率,进行量化; (3)形成声音文件。

1. 采样(Sampling)

采样就是把时间上连续的信号,通过抽取样本,变成在时间上不连续的信号序列,即A/D模数转换,其功能是将模拟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

在多媒体中,对于音频,最常用的有三种采样频率:44.1kHz;22.05kHz;11.025kHz。其中22kHz和44kHz采样频率是最常采用的频率。

2.分辨率—量化位数 另一个指标是“分辨率”,它是指把采样所得的值(通常为反映某一瞬间声波幅度的电压值)数字化,即用二进制来表示模拟量 .

3. 声音文件

声音通道的个数表明声音记录是只产生一个波形(单声道)还是产生两个波形(立体声双声道)。双声道的立体声,需要两倍的存储空间(针对wav格式的声音文件)。

对于单声道,录音文件大小的公式为( 仅限于wav格式): S=R×D×(r/8)×1

其中,S表示文件大小,单位为字节;

R表示采样速度,单位为Hz,也可叫采样频率; D表示录音的时间,单位为秒;

r表示分辨率,单位为二进制位(bit),如8位、16位等;

式中的数字1表示对应的单声道。公式中的“除以8”是为了将二进制位换算成以字节作为单位,一个字节等于八位二进制位。

对立体声,决定数字录音文件大小的公式与单声道的情况类似(仍以字节为单位),如下式所示: S=R×D×(r/8)×2

其中各符号的含义与上式相同,唯一不同的是乘以数字2,表示对应立体声,也就是说,立体声的文件大小为单声道两倍。

在多媒体技术中,存储声音信息的常用文件格式主要有:WAV文件、VOC文件、MIDI文件、AIF文件、SNO文件、RMI文件 、MP3文件,WMA文件,PCM文件等。 2.2.2 乐器数字接口

声音有两类:一类是直接获取的声音,一类是合成声音。合成声音可以是音乐或语言,现在已形成标准。

MIDI是乐器数字接口(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的英文缩写。 MIDI信息由数字化的乐谱、音符序列、定时及合成音乐的乐器定义组成。当一组MIDI信息经音乐合成的解释便能演奏出音乐。

2.2.3 数字化声音和MIDI的比较

与MIDI数据相比,数字化的声音是声音的实际表示。它代表了声音的瞬间幅度。因为它与设备无关,每次播放时都发出相同的声音。 MIDI数据是与设备有关的,即MIDI音乐文件所产生的声音与用来播放的特定的MIDI设备有关。

1. MIDI数据优点

(1)文件紧凑,所占空间小,MIDI文件的大小与回放质量完全无关。

(2)在不需要改变音调降低音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变其速度来改变MIDI文件的长度。 2. MIDI数据缺点

(1)MID文件的声音质量一般不如WAV文件的声音声音。

(2)因MIDI数据并不是声音,仅当MIDI回放设备与产生时所指定设备相同时,回放的结果才是精确的。

(3)MIDI不能用来回放语音对话。

课后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多媒体的两种组成元素:文字和音频,并着重了解了文字的编解码规律,音频的采样和量化法则,同时对数字声音和MIDI声音文件进行了比较。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了解更多的媒体组成元素,希望大家能努力联系实际,开拓思维。

课后作业

1. 如何提高音频文件的音质?

第三节 图形与图像 第四节 动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6042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