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磁的应用
一、 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磁铁基本性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收集有关资料图片,调查磁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深刻理解磁铁的发现、指南针的发明的重要意义。
二、 教学目标: 1、 科学探究目标:
A 能通过观察和测试,找出日常生活中使用了磁铁。
B 能说出搜集有关应用磁铁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实际问题的信息资料的方法。 2、 科学知识目标:
A 能列举我国古代人们利用磁铁的实例。 B 能说出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A 愿意关注磁铁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B 能从别人那里获得有关磁铁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应用的事例。 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深刻地理解磁铁的发现的重要意义。
难点:初步认识到,磁铁在社会生产中和生活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四、 设计特点
查阅资料和磁悬浮列车模型的制作 五、 教学准备
每组准备一份材料:小马达、小喇叭、回形针、耳塞、话筒以及制作磁悬浮列车的材料。有关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课件。 六、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活动一 找找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已布置学生调查磁在生活中的用途,搜集有关磁应用的资料。) 现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以多样方式与全班同学交流。完成下列评价表。 1、我找到磁铁_______________方面的应用。 2、我知道以下地方用到了磁铁:_________。 3、我找到磁铁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活动二 哪里有磁铁
1、 每小组发一包已准备好的材料(小马达、小喇叭、回形针、耳塞、话筒)。活动时间约10分钟。
2、 提示学生设法检验其中是否有磁铁、检验方法由学生设计。
3、 活动完毕,请学生说出自己所用的方法。启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
11
还有哪些家 电用了磁铁。 (三)磁记忆
1、 出示磁带、软盘,让学生认一认,说一说。 2、 要学生自己说说磁记忆的内容。 (四)悬浮列车
1、 悬浮列车的原理
请学生说说磁悬浮列车的原理——同极相斥。然后出示相关课件。 2、 制作磁悬浮列车
注意点:1)注意轨道和列车底部磁条的极性。(同边同极)
2) 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3、 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并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指导。 制作完毕之后,进行总结评比,评出优秀者。
第四单元 水和盐的故事
4.1 把盐藏起来
教学目标
1、对盐溶解的快慢提出假设,设计对比实验。 2、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3、培养敢于、善于提出猜想与假设,愿意合作与交流,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实验器材
食盐、烧杯、筷子、热水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课前我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积极的验证。老师这还有更难的呢!敢接受挑战吗?(敢)好,让我们走进第一关,智力猜猜猜,(闪闪红星,小红军带盐的故事)请大家开动脑筋猜猜看,小红军是怎样把盐藏起来的?(板书课题)
(用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故事情节造成的悬念,引起学生大胆的猜想,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
1、学生交流自己的猜想
请大家分组讨论,选出我们的最佳方案(学生选择,并简单的说出理由) ……
看来大家一致认为,盐能消失在水中,到底猜得对不对呢?想不想通过实验来验证?(想)那么,要做这个实验需要什么器材呢?(生交流)
请各组组长来材料超市选择你们需要的材料。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伙伴,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自主的交流方案,自主选择实验材料,这样学生才会有一种我就是科学家的感觉,科学活动才是愉
12
悦的)
2、实验揭秘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结果? ……
对,盐真的能化在水中,那么像盐这样消失在水中的现象叫溶解。(板书)同学们,你们太棒了,老师宣布,第一关成功!让我们走进第二关:比比谁最快!
3、探究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
小红军很聪明,把盐溶解在水中,但当时处境一定非常危急,请大家分组讨论一下,怎样能帮小红军将盐尽快的溶解在水中?(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想法非常好,这些方法到底行不行呢?得通过实验来验证,现在请个小组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
……
大家真了不起,设计好了自己的实验,老师很佩服你们!在做实验之前老师有几点要求:
实验用品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 分工合作。
用简单的语言填写实验报告单。 好,现在实验开始。 汇报交流。
谁能根据以上小组的汇报,对加快食盐溶解的条件总结一下? 生总结汇报。
刚才大家参与得非常积极,实验做得很认真,还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问题,真是太棒了,老师兴奋得告诉大家:第二关闯关成功!下面让我们走进第三关,看谁想得多!
4、联系实际学科学
其实,溶解在我们生活中用途特别广,现在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怎样加快溶解?
……
第三关闯关成功! 三、拓展探究
看来,我们大家都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不仅心细,而且聪明。故事中的小红军也很聪明,他把盐化成水藏在棉衣里带上山。那么,盐该怎样取出来呢?想知道吗?请大家课下先进行猜想,试着探究,并记录下来,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发现。
4.2 分离盐与水的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尝试探究分离盐和水的方法,了解海水制盐的有关知识。 科学技能:学生能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
13
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课外探究其他溶液分离方法的兴趣 【教学重点】
学生对实验方案的自主设计。 【教学难点】
如何确定分离出来的物质就是盐。 【教学准备】
学生材料:酒精灯、石棉网、三脚架、蒸发皿、火柴、滴管、小烧杯(含盐水)、烧杯(清水)、放大镜、白纸、药匙、食盐盒、毛巾、筷子(每组各一份) 教师材料:一杯饱和的盐水溶液(125毫升)、清水(50毫升)、药匙、食盐、笔
【教学建议】
1.为使加热分离实验更为简便快捷,可以用汤勺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 2.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使用酒精灯,所以应在课前或课内对酒精灯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作详细的讲解。
3.用比较的方法来确定白色物质是不是食盐有些困难,建议用近距离的放大照片进行比较。
4.在用加热的方法分离盐与水时,当水快蒸发完时,蒸发皿的盐粒会四溅,很不安全。建议用一种透明的安全罩罩在蒸发皿的上方。 【教学过程】
一、加水使杯底的盐溶解了
1.教师出示一杯已饱和的盐水。
师导:这是一杯盐水,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别吗?为什么这杯盐水杯底会有盐呢?你有什么办法能使杯底的盐继续溶解吗?看谁想的方法既简单又实用?
2.学生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3.师生交流采用加水的方法。 4.学生上台演示。
二、盐水蒸发后留下了白色物质。 1.师导:(出示已溶解的盐水)水是会蒸发的,如果杯子里的水全部蒸发完了,原来溶解在水里的盐会怎样呢?盐会和水一起蒸发吗?
2.师导:同学们的猜想很不错,但科学是要讲究证据的。你有办法证明盐是不是会跟着水一起蒸发吗? 3.学生相互讨论交流。
4.小组内活动,用筷子沾一点浓盐水涂在手指上,轻轻吹气,加快水的蒸发。观察手指上盐水的变化。 5.采用加热的方法。
14
师导:对,给盐水加热加快它的蒸发,这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套加热的材料。(师介绍材料)同学们能用这些材料给盐水加热吗?你准备怎么做?
6.师导:同学们可真聪明!那么做这个实验时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请各组材料员领取材料。
(提示:加热后勿碰;盐水未完全干,熄灭酒精灯;酒精灯的使用) 7.酒精灯的使用:( 师示范酒精灯的点燃和熄灭;学生上台演示) 8.学生分组实验。
三、蒸发皿中的白色颗粒是盐吗
1.师导:同学们都差不多完成了实验,通过刚才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吗?盐会跟着水一起蒸发吗?(蒸发皿上留下了白色的盐)
2.师导:你怎么能确定蒸发皿上的白色物质一定是盐?或许盐水加热后变成了另一种白色的物质呢?你有什么办法确定它就是盐呢?(比较)
3.师导:对!拿它和生活中的盐比较一下!为了方便研究,老师为每组准备了盐、放大镜。同学们可以用药匙把蒸发皿上的白色物质取到白纸上,和盐比较一下是否相同。请各记录员及时做好记录。 4.交流汇报:
师导:从外部特征看,白色物质和盐很相像,那它是否具有盐能溶解于水的性质呢?同学们想试一试吗?
5.师导:请同学们把白纸上的白色物质放入烧杯中搅拌几下,看它是否溶解了?
6.结论:白色颗粒外观和盐一样,又能溶于水,它肯定就是盐了。现在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呢? 四、海水是怎样变成盐的
1.师导:刚才我们通过加热从盐水中提取出了盐。那么,我们生活中的盐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播放海水变成盐的幻灯片)
2.师导:对呀,说起海水中的盐,老师还要告诉同学们一个惊人的数字,你们想听吗?如果把海水中所溶解的盐全部提取出来,重量将达5亿亿吨。这是多少盐啊!如果把这些盐平铺在陆地上,全世界的人和房子都将被埋没,只剩下几幢特别高的摩天大楼露在外面,因为盐的厚度将达到150米。 五、了解更多溶液的分离
今天我们学习了“分离盐与水的方法”,如果遇到了其他溶液你能分离吗?课外自制一杯糖溶液或味精溶液,并能用加热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开来。
4.3 沉与浮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知道浮力的存在,了解浮力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应备条件的猜想能力。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大象版三年级科学下教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