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上期八年级第一学月考试卷(语文)
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
A卷(共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歼灭(jiān) 溃退(kuì) 星宿(xiù) 悼念(diào) ....B.竹篙(ɡāo) 绥靖(suí jìng) 箱箧(qiè) 转弯抹角(mǒ) .....C.烧灼(zhuó) 疟疾(nüè) 瞥见(piě) 提防(dī) ....D.寒噤(jìn) 仄歪(zè) 阻遏(è) 俨然(yǎn) ....
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气势磅礴 眼花缭乱 富丽堂皇 响彻云宵 B.锐不可当 转弯抹角 丰功伟迹 不可名状 C.高屋建瓴 张慌失措 凄风苦雨 荡然无存 D.回肠荡气 月明风清 名副其实 诗情画意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B.新建的广州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有的宠物狗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狗被称为“汪星人”。
D.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他所叙述的干瘦的老头子勇敢作战的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白洋淀。
C.《蜡烛》写的是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在一位苏联红军士兵的坟头上的故事。展现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D.雨果是英国作家,他愤怒地谴责了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罪行,表达了对被侵略、被掠夺者的巨大同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3分)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1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5、对下面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B.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C.便扶向路(沿,顺着) .D.寻病终(不久) .
6、选出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 )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代,更不必说魏朝晋朝了。)
C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村里人嘱咐他道:“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带领妻子以及乡邻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7、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 )
见渔人,乃大惊 欲穷其林 ..A. B. 乃不知有汉 得其船 ..
忘路之远近 遂与外人间隔 ..B. D.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后遂无问津者 ..8、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
A. 文章开头写桃林的美好,是为了渲染神秘的气氛,为下文写桃花源的美好做铺垫。
B. 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之叹。
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
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二、默写(共6分)
9、根据要求默写古诗(任选二句)(2分) ① ,山山唯落晖。 ②阳春布德泽, 。 ③气蒸云梦泽, 。 10、请完整默写出崔颢的《黄鹤楼》(4分) , 。 , 。 , 。 , 。
三、课内现代文阅读(节选)(10分)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
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1、这段文字选自课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体裁是 ,这段文字主要内容是写 。(3分)
12、“东面防线”指的是哪一段防线?“同日同时”指的是哪一时间?(3分)
13、敌军纷纷溃退、毫无斗志与我军的哪些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4分)
四、作文(60分)
14、“点赞”为一网络语言,来源于各大网络社区的“赞”功能。“点赞”
表示赞同、喜爱、支持之意。请以“为他(她)点个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卷面2分)
B卷(共50分)
一、古诗鉴赏(4分)
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
2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4分)
如 梦 令 曹 组
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
1.下面对这首词运用的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借景抒情 B.以动衬静 C.以静衬动 D.情景交融
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睡起”二字是全词关目。睡起之前,写词人所闻所见;睡起之后,写词人所感所行。先是词人睡梦中听到两两相应的黄鹂鸣声,睁开迷朦的双眼向门外望去,只见绿阴千顷,分外宜人。
B. “不胜情”三字,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盖鸟成双而人独处,已“不胜情”;起行又静不见人,只见“风动一庭花影”,更难以为情。
C.这首词中的主人公闻鸟鸣而起,起而独行踽踽,怀有无聊意绪,流露在字里行间,让人感受直观强烈。而韵流弦外,意蕴句中,欲言不言,留给读者以想象的余地。 D.这首小词妙笔生风,其中“风动一庭花影”,从张先的名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化出,又有独特的韵味,摇曳生姿妙趣横生,令人齿颊生香,回味不已。
二、阅读下面这篇文言文,完成第3-7题。(12分)
6.邓艾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在《三国演义》中有精彩的描写。选文中,他在任汝南太守时前,哪些行为体现了他的与众不同?(3分)
7.文中“至则寻求昔所厚己吏父,久已死,遣吏祭之,重遗其母,举其子与计吏”,这句话体现了邓艾怎样的性格特点?(2分)
三、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8、(1)《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是 ,记叙儿时要去看盛大的庙会,笑着跳着,兴奋得不得了,正要出发, 命他背书,把他的兴致全浇灭了。 (2)老舍的《 》的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主人公祥子第三次买车是和 结婚后买的,结果老婆因难产而死,祥子只好把车卖掉。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战争游戏
⑴孩子六七岁的时候,我带他去玩具店。他中意的大都是枪炮、坦克、飞机和汽车,至于洋娃娃和小动物,则不屑一顾。家里的玩具箱成了军火库。在我看来无比拙劣的日本片《奥特曼》,他看得如痴如醉,能把那二十几个怪模怪样又大同小异的奥特曼一一道来,对他们的特异功能、武器、变化等等,如数家珍。我另外还给他买过《睡美人》的影碟,他看得就不那么起劲。从孩子们的游戏偏好中,我们能看到某种纠缠人类的阴暗本性,渴望战争、杀戮和流血的冲动。
⑵说人的天性爱好和平,多数人类学家都不肯同意。一份对96例新石器时代人骨损伤情部的调查显示,头盖骨的骨折竟达47例,另外还有数十例四肢和脊椎骨折,足见当时人类的互相残杀相当严重,原始人类是残忍的,他们的敌人不但有猛兽,还有其他部落的人,要随时准备厮杀,否则便死去或为奴。这种环境,只有嗜杀成性的人才能生存。一些部落的女人不嫁没杀过人的男人,如同今天的女人不嫁穷光蛋。强悍、诡诈、谋杀,在漫长的远古时代,是一个男人的最大荣耀。
⑶宣称憎恨人类的斯威夫特挖苦说:“大人、小孩以及别的动物的消遣办法,大多数都是模仿打仗。”的确,战争对人类有特别的吸引力,我们身上的血不自觉地回应几万几十万年前丛莽的呼声。在世界各地,男孩子还是玩着同样的战争游戏:射击,冲锋,
3
邓艾,字士载,少孤。年十二,随母至颍川,读故太丘长陈寔①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同郡吏父怜其家贫,资给甚厚,艾初不称谢。每见高山大泽,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时人多笑焉。迁汝南太守,至则寻求昔所厚己吏父,久已死,遣吏祭之,重遗②其母,举其子与计吏③。 (注释) ①陈寔:字仲弓,颍川许人,东汉名士。 ②遗:给予,馈赠。③计吏:官职名。
3.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
A. 读 ∕ 故太丘长陈寔碑文 B. 读故 ∕ 太丘长陈寔碑文 C. 读故太丘长 ∕ 陈寔碑文 D. 读故太丘长陈寔 ∕ 碑文 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1)资给甚厚( ) (2)辄规度指画军营处所( ) ..5.翻译下面句子。 (3分) 后宗族有与同者,故改焉。
搏斗,枪毙,抓俘虏。一遍遍重复种族的记忆。
⑷我看过丹妮·阿伯斯拍摄的一幅照片,一个瘦小的残疾小孩,歪着头,一手握着一枚玩具手榴弹,走进纽约中心花园。他的表情狰狞可怖,与周围宁静温煦的气氛极不和谐。这幅照片令我震惊,向来被视为天真无邪的儿童,他们身上也有那么黑暗的裂痕,超乎我的想象。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性。这枚玩具手榴弹在戈尔丁的小说《蝇王》中变成了实弹。他写了一群流落荒岛的英国儿童,脱离人类文明社会的约束后,隐伏着的固有本能得到无限制的发展、滋生。和古典作家对人的高贵的热烈颂扬一样,戈尔丁看见了人的“原恶”。这群英国儿童最后分裂成派,互相残杀。游戏总是某种现实的投影。 ⑸动物的幼儿也爱游戏。小狗经常互相追逐,它们在练习日后追逐其他动物的本领;小猫喜欢玩弄皮球,它不久就要像玩弄皮球一样玩弄耗子;小山羊在游戏中奔跑跳跃,野兽来袭时就能迅速逃窜。△游戏是最古老的学校,动物们在这里学习生活必须的技能,猴子学习攀枝摆荡,鱼类学习轻捷来往。
⑹1880年,威·谢尔曼在一次讲演中警告:“今天有许多男孩子视战争为最高荣耀,但是孩子们,那是地狱。你们,以至你们的后代都要记住这一告诫。战争使我不寒而栗。”在最近几千年,文明为人性添加了一些崭新元素:同情、仁慈、宽恕、和平与合作。然而在这个反对暴力的时代,儿童们继续从游戏中学习战争,像一万年前一样。他们在学习古代的生活,而不是将要进行的生活。我们在演讲台和一切文明场合鄙弃的人性之恶,还保留在孩子们的玩具箱中,并由他们重新带回世上。
9. 从题目《战争游戏》和文章内容来看,作者认为战争和游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可以用原文回答。(3分)
答: 10.文章第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
11.在文章的第二段提到了人类原始战争本能的一些贬义词,见划线词语,文中有没有提到与之感情色彩相反的词语,写下来。(2分) 答: 12.读了第四段,想象一下为什么残疾小孩会表情“狰狞可怖”?(3分) 答: 13.文章第五段写到一些动物幼儿游戏与日后战争的关系。试着在△处另写一句句式、内容与上文划线句子相仿的句子。如小鸡??小熊??(3分) 答: 14.面对人类潜意识的战争本性,你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请提供至少两项措施及采取该种措施的意义。(4分) 答: 四、语言运用(12分) 班级拟举行以“远离战争,珍爱和平”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5、【成果展示】为展示60多年来我国的科技成果,活动专刊拟出版专题文章。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用两个能反映我国科技成就的成语拟写两个栏目名。(3分)
材料一: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8时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材料二:截至2014年12月28日,我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一万六千公里,“四纵”干线基本成型。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50%,稳居世界高铁里程榜首。
材料三: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12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相比天宫一号,天宫二号就是名副其实的空间实验室。从目标飞行器变成空间实验室,可谓突飞猛进,中国的航天梦想有了质的飞跃。
栏目一:科技成就□□□□ 栏目二:交通干线□□□□
16、【感悟战争】“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请你说说在和平年代,我们为什么要“回首战争”。(3分) 17、【文艺演出】《团结就是力量》歌舞演出后,下一个节目是《歌唱祖国》,请你为衔接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联词。(3分) 18、【活动报道】围绕上述活动,拟写一句话作为新闻报道的导语。(3分)
八上第一学月考试答题卡
装 : 姓名: 八年级语文
A卷(共100分)
一、选择题(24分,每小题3分)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第Ⅱ卷(其他类题型共82分)
二、默写(6分)
4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2分) 10、(3分)答: ① ,② , 11. (2分) 答: ③ 。 10. (4分) 答: 三、课内文段阅读(10分) 11. (3分)答: 12.(3分)答: 13. (3分)答:
14、(4分)
12. (3分)答: 四、语言应用 (12分)
13.(4分)答: 15.(3分)答: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4分) 1、 (2分) 2. (2分)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3.3. (2分)
4.4、(2分) 5、(3分)译文: 6. (3分)答:
16.(3分) 17、(3分) 18、(3分)
四、作文(60分) 7、(3分)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8、(1) ; ;(2) ; 。 9.(3分)答: 、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八年级第一学月语文试卷与答案以及答题卡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