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宝库。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随着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强调,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和推广工作,其对于社会发展的直接作用越来越大,许多高等学校已经成为社会的知识创新与传播以及科技发明与推广的中心。 在过去的几年里面,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的力度也在加大。如图:

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技能型、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我国“三农”问题亟待解决、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的宏观背景下,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愈发显得重要。中等职业教育不仅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而且也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保障。

教育为经济发展注入重要的精神动力。经济发展需要劳动者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提高,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更需要人类成员间的相互理解、宽容和合作,需要人们摆脱那种根深蒂固的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取向,需要一种科学高尚的精神境界或精神力量。城市与农村工资性收入比较。

在城镇与农村来看,城镇的居民受教育程度要大于农村受教育程度,这点是值得肯定的。接下来我们就来对比一下城镇人居收入与农村人均收入的数据。由表中可以看出,城镇的收入要大于农村。由此可知,受教育程度与收入(也就是经济)的关系。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就越高,带来的经济效益就越大。

要提高人类自身的文明水准,提升人类的精神追求,除了寄希望于社会制度的变革和加强法治以外,最实际、最根本的措施还在于教育。由于担负着传承和发展文化、促进人类个体和社会进步的神圣使命,高等学校虽然不完全是社会的一方净土,但总体上还是具有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相对于社会公共环境和多数社会机构来说,高等学校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更加富有理性和人文色彩的文化环境,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各种专业知识、锻炼专业能力,而且有很好的条件去学习人文与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从而促使他们感悟人生、孕育理想、涵养心灵,提高精神境界或人文素养。因此,社会总是希望教育在防止道德滑坡、重建人类精神家园方面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社会的现代化进行价值导航。

三、经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的发展

经济增长为教育协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指通过人力投资的基本形式——教育投资所形成的,按计划培养和训练劳动能力的活动。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的投资和经营可以看作是一个产业的一种投入产出过程。从负担的主体角度看,教育成本可以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两部分。教育的扩展需要增加相关的投入。教育协调发展,在根本上是要保证长期和持续的教育投入,但这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我们再来看一张表:

由图可知,在西部地区,经济状况不如东部城市,明显的比不上东部城市。国民收入越高,教育的投入就会相对越大。这就是经济对教育的影响。

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还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和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从根本上说,教育作为培养人的

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既决定着教育投资的需要量,也决定着教育投资的供给量。这必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与发展速度与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在数量上相协调。 政策建议

(1)加快教育产业的发展,增强教育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我国正在进入从教育大国转向教育强国的历史新阶段,要大力吸引高素质教育人才的流入,不断推动一批又一批的高水平大学逐渐将教育发展模式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2)继续扩大国家的教育投入,将教育投入向中西部倾斜,不仅要依靠地方财政支持,同时也调动企业和个人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将教育发展推向市场,面向大众。要考虑将教育在公立和私立的并举中发展壮大并成为庞大的产业,从而满足不同需求主体对教育有支付能力。

(3)教育与经济增长是相互制约协调发展的,从经济增长到增加教育投入再到改善教育水平从而进一步到经济增长,其中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合理都.会导致整个发展不协调。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理清相互作用的机理,从作用机制入手,提高有效性。

(4)从实证分析,我们得出目前解决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的重要途径有增强教育投入向教育水平转换以及合理的将现有教育投

入有效的加以利用,而提高教育投入效益的关键是优化支出结构。因此,根据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需要,在继续增加公共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比重的同时,合理有效地划分政府公共教育的支出边界,提高教育的服务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5)提升教育的有效性,表现为教育资源和科学研究向生产能力的转换,特别是在我国西部地区仍面临着重要问题。因此,把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解决好,通过留住人才,让他们发挥对社会的贡献作用,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极为重要内容。另外,加速知识创新逐渐向成果转化,使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也是提高教育有效性的途径之一。

(6)注重教育公平,加强教育区域化发展,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缩小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来实现区域教育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表明不仅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着差异,而且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与经济也存在着非均衡性。因此,在国家宏观统筹的基础上,要针对我国国情,对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特点,釆取不同的指导性政策方针,缩小各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中国[M]。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 ; 2.、平勇夫,教育全球化与日本大学改革[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003; 3、朱人求,王玲莉。全球化时代教育的创新与发展[J]。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 4、贵州职业教育.扬帆破浪正当时。贵州日报,2009.12.4; 5、贵州省政府因势利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贵州日报,2010.7.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在线全文阅读。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597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