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黑龙江省哈尔滨119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月考化学试卷.doc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119中九年级(上)月考化

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为了加快哈尔滨向现代化大都市迈出的脚步,从今年春季开始我市对多条路桥进行统一规划和改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新的路网结构可以改善主城区道路拥挤的现状,使交通更加顺畅 B.修建路桥时用到的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金属材料 C.建设时的废旧金属要回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D.改造路段设置的护栏大多数都喷漆主要是为了防锈、美观

【考点】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金属的回收利用及其重要性.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分析】A、施工建设要求做到改善交通现状,利国利民. B、根据碳酸钙的分类进行分析. C、根据节约和环保方面进行分析. D、根据金属防锈的安全和美观进行判断.

【解答】解:A、改善交通现状,利于经济发展; 正确; B、碳酸钙是无机盐,不是金属材料;不正确; C、既废物再利用又减少环境污染; 正确;

D、高架桥建设时应注意保证质量和安全及美观大方,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材料的分类及金属防锈等方面的有关知识.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倾倒试剂 B.滴加试剂

C.液体加热 D.量筒读数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测量容器-量筒;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根据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壁. 根据给试管中得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不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错误.

C、给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关于下列四种粒子中,属于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A、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B、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 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为原子,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4.下列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发射 B.铝表面生成红色铜

C.海水晒盐 D.铁矿石炼铁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火箭发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铝表面生成红色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海水晒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铁矿石炼铁过程中有新物质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5.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不应该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具 B.食品袋里充入氮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C.厨房中天然气泄露,立即关闭气阀,打开门窗 D.用锡制灯丝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防范爆炸的措施. 【专题】生活实际型;化学与能源;元素与化合物性质的类比;分析比较法;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A、铝的耐腐蚀是因铝易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钢丝球用力打磨会破坏保护层.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保鲜. C、天然气泄露应开窗使其尽快散失,以防中毒. D、根据锡的熔点分析.

【解答】解:A、铝的耐腐蚀是因铝易与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钢丝球用力打磨会破坏保护层,所以不能经常用它清洁铝制品,故此选项正确.

B、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的保鲜,从而能延长食品保质期,故此选项错误. C、天然气泄露应先关闭开关,并开窗使其尽快散失,以防中毒,故此选项错误. D、锡的熔点较低,不能做灯丝,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6.如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人造骨骼 B.金刚石用作玻璃刀

C.氧气供给呼吸 D.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解答】解:A、人造骨骼是利用钛合金与人体骨骼具有很好的相容性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B、金刚石制成玻璃刀利用的是金刚石硬度大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C、氧气供给呼吸,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D、稀有气体用于制成霓虹灯利用的其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7.丙氨酸是形成蛋白质的一种氨基酸,下列关于丙氨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丙氨酸是由多原子的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B.丙氨酸分子中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比为1:l C.丙氨酸分子中含有13个原子核

D.丙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高温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原子的定义与构成;物质的元素组成. 【专题】微观粒子模拟图型.

【分析】根据丙氨酸分子结构模型,找出构成丙氨酸分子的原子的种类及数目,再根据原子的种类及数目进行各种原子的质量比的计算,判定质子数与电子数得出关系. 【解答】解:A、丙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故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黑龙江省哈尔滨119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月考化学试卷.doc在线全文阅读。

黑龙江省哈尔滨119中2015-2016学年九年级月考化学试卷.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588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