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开关控制霓虹灯状态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 20100718 班
2013年4月15日
(哈尔滨工程大学)
内容摘要:
课程设计内容为开关控制霓虹灯的状态显示,主要包括8255及8254芯片的使用,源程序代码的编辑以及硬件连接图的绘制和硬件实验箱的演示。
目录
1:设计任务及要求 2:小组成员 3:硬件电路设计 4:软件编程 5:设计总结 6:程序清单 7:参考文献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
设计霓虹灯闪烁控制系统,使外设的红、黄、绿三种颜色的发
光二极管,在开关的控制下,按照不同规律闪烁。 (1)要求发光二极管的亮、灭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2)发光二极管变化规律要有多种状态。
二:小组成员及分工
1:小组成员: 2010071825 陈硕 2010071823 谢云朋
2010071826 崔洪亮 2010071815 侯闰上 2010071821 袁红旭 2010071820 刘鹏 2010071819 韩德 2010071827 田昌盛 2010071824 姚锴
三:硬件电路设计
8255芯片介绍
8255是Intel公司生产的可编程并行I/O接口芯片,有3个8位并行I/O口。具有3个通道3种工作方式的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40引脚)。 其各口功能可由软件选择,使用灵活,通用性强。8255可作为单片机与多种外设连接时的中间接口电路。 8255作为主机与外设的连接芯片,必须提供与主机相连的3个总线接口,即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接口。同时必须具有与外设连接的接口A、B、C口。由于8255可编程,所以必须具有逻辑控制部分,因而8255内部结构分为3个部分:与CPU连接部分、与外设连接部 分、控制部分。 1)与CPU连接部分
根据定义,8255能并行传送8位数据,所以其数据线为8根D0~D7。由于8255具有3个通道A、B、C,所以只要两根地址线就能寻址A、B、C口及控制寄存器,故地址线为两根A0~A1。此外CPU要对8255进行读、写与片选操作,所以控制线为片选、复位、读、
写信号。各信号的引脚编号如下:
(1)数据总线DB:编号为D0~D7,用于8255与CPU传送8位数据。
(2)地址总线AB:编号为A0~A1,用于选择A、B、C口与控制寄存器。
(3)控制总线CB:片选信号、复位信号RST、写信号、读信号。当CPU要对8255进行读、写操作时,必须先向8255发片选信号选中8255芯片,然后发读信号或写信号对8255进行读或写数据的操作。
2)与外设接口部分 根据定义,8255有3个通道A、B、C与外设连接,每个通道又有8根线与外设连接,所以8255可以用24根线与外设连接,若进行开关量控制,则8255可同时控制24路开关。各通道的引脚编号如下:
(1)A口:编号为PA0~PA7,用于8255向外设输入输出8位并行数据。
(2)B口:编号为PB0~PB7,用于8255向外设输入输出8位并行数据。
(3)C口:编号为PC0~PC7,用于8255向外设输入输出8位并行数据,当8255工作于应答I/O方式时,C口用于应答信号的通信。
3)控制器 8255将3个通道分为两组,即PA0~PA7与PC4~PC7组成A组,PB0~PB7与PC0~PC3组成B组。如图7.5所示,相应
的控制器也分为A组控制器与B组控制器,各组控制器的作用如下: (1)A组控制器:控制A口与上C口的输入与输出。 (2)B组控制器:控制B口与下C口的输入与输出。 8254芯片介绍
8254 芯片是一款使用十分广泛的可编程定时,计数芯片,其主要功能是定时和计数的功能。我们的微机内的动态存储器刷新电路,系统日时钟的技术以及发声系统的声源都是由8254芯片来完成的。
8254的内部结构
8254芯片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1 数据总线缓冲器
数据总线缓冲器是一个三态、双向8位寄存器主要作用是与cpu进行数据交换,8位数据线D7~D0与CPU的系统数据总线连接,构成CPU和8254之间信息传送的通道,CPU通过数据总线缓冲器向8254写入控制命令、计数初始值或读取计数值。 2 读写逻辑
读写逻辑是芯片的控制部分,编程人员通过控制信号的选择来选择芯片的工作方式。读/写控制逻辑用来接收CPU系统总线的读、写控制信号和端口选择信号,用于控制8254内部寄存器的读/写操作。 3 控制字寄存器 控制寄存器是一个只能写不能读的8位寄存器,系统通过指令将控制字写入控制寄存器,设定8254的不同工作方式。
4 计数器 8254内部有三个结构完全相同而又相互独立的1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微机原理作业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