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分)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其中铝的总浓度(用AlT表示)包括三类:主要为Al3+的单体形态铝总浓度(用Ala表示);主要为[AlO4Al12(OH)24(H2O)12]7+的中等聚合形态铝总浓度(用Alb表示)和Al(OH)3胶体形态铝总浓度(用A1c表示)。 (1)一定条件下,向1.0 mol/LAlCl3溶液中加入0.6 mol/L的NaOH溶液,可制得Alb含量约为86%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写出生成[AlO4Al12(OH)24(H2O)12]7+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膜蒸馏(简称MD)浓缩技术将聚合氯化铝溶液进行浓缩,实验过程中不同浓度聚合氯化铝中铝形态分布(百分数)如下表: AlT/(mol·L-1) 0.208 0.489 0.884 1.613 2.520 Ala/% 1.4 2.3 2.3 3.1 4.5 Alb/% 86.6 86.2 88.1 87.0 88.2 A1c/% 12.0 11.5 9.6 9.9 7.3 ①在一定温度下,AlT越大,pH_________(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②如将AlT = 2.520 mol·L-1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加水稀释,则稀释过程中主要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膜蒸馏料液温度对铝聚合形态百分数及铝的总浓度的影响如图。当T>80℃时,AlT显著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Al2O3(s)+AlCl3(g)+3C(s) = 3AlCl(g)+3CO(g) △H1 = a kJ·mol1 - (3)真空碳热还原一氧化法可实现由铝土矿制备金属铝,相关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②3AlCl(g) = 2Al(l)+ AlCl3(g) △H2 = b kJ·mol-1 则反应Al2O3(s)+ 3C(s) = 2Al(l) +3CO(g) △H = _________kJ·mol-1(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反应①常压下在1900℃的高温下才能进行,说明△H_______0(填“>”“=”或“<”)。 (4)物质中的铝元素可以通过将铝元素转化成Al3+,然后在水溶液中用铝试剂(NH4)3C19H11O3(COO)3(商品名为“阿罗明拿)测定,在弱酸性溶液中,Al3+可以用铝试剂反应,生成玫瑰红色的物质。随着该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颜色不断变化,分析溶液颜色与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关系(即比色分析),可以确定该化学反应的速率。用于比色分析的仪器是__________。 A.pH计 B.元素分析仪 C.分光光度计 D.原子吸收光谱仪 (5)已知Al3++4X2[(Al1/2X2)1.5+],X表示显色剂,Al1/2X21.5+表示有色物质,通过比色分析得到25℃时Al3+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在同一图中绘出Al1/2X21.5+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16分)(1)13Al3++32OH-+8H2O=[AlO4Al12(OH)24(H2O)12]7+(2分); (2)①越小(2分);②Al3++3H2O=Al(OH)3(胶体)+3H+(2分); ③温度升高,水解程度加大,产生氢氧化铝沉淀(2分); (3)a+b(2分);>(2分);(4)C(2分);
(5)(2分)。
2(t-BuNO)
2.(15分)物质(t-BuNO)2在正庚烷溶剂中发生如下反应:(t-BuNO)2
是60%?20℃时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 ?
(1)当(t-BuNO)2的起始浓度(c0)为0.50mol·L―1时,实验测得20℃时的平衡转化率(α)(2) 一定温度下,随着(t-BuNO)2的起始浓度增大,其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已知20℃时该反应在CCl4溶剂中的平衡常数为1.70mol·L―1,若将反应溶剂正庚烷改成CCl4,并保持(t-BuNO)2起始浓度相同,则它在CCl4溶剂中的平衡转化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正庚烷溶剂中的平衡转化率?
(3) 实验测得该反应的ΔH=+50.5kJ·mol―1,活化能Ea=90.4kJ·mol―1?下列能量关系图合理的是 (填字母)?
(4) 该反应的ΔS (填“>”、“<”或“=”)0?在 (填“较高”或“较低”)温度下有
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
(5) 通过比色分析得到30℃时(t-Bu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请在同
一图中绘出t-BuNO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3.(16分)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科学家探究太阳能制氢技术,设计流程图如下:
信息提示:以下反应均在150℃发生
2HI(aq)
H2(g)+I2(g ) ΔH1
SO2(g)+I2(g)+2H2O(g)=H2SO4(l)+2HI(g) ΔH2 2H2SO4(l)
2H2O(g)+2SO2(g)+O2(g) ΔH3
2H2O(g)=2H2(g)+O2(g) ΔH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ΔH4与ΔH1、ΔH2、ΔH3之间的关系是:ΔH4= 。
(2)该制氢气技术的优点是 ,若反应SO2(g)+I2(g)+2H2O(g)= H2SO4(l)+2HI(g)在150℃下能自发进行,则ΔH 0(填“>”,“<”或“=”)。
(3)在某温度下,H2SO4在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分解产生氧气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SO4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大小顺序是: Ea(A) > Ea( B ) > Ea(C )
B.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K值不变时,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C.0~4小时在A催化剂作用下,H2SO4分解的平均速率v(O2) =1250 mol·h-1
D.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不同,是因为活化分子百分数不相同 (4)对于反应:2HI(g)
H2(g) + I2(g) ,在716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
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 x(HI) x(HI)
①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
② 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 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________(以K和k正表示)。若kt=40min时,v正=__________min-1
③ 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右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3.(16分)
(1)ΔH4=2ΔH1+2ΔH2+ΔH3(2分)
(2)物质循环利用,能源来自太阳能,无污染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两个要点,一个是物质循环、一个是能量)(2分) ; <(2分) (3)BD(2分) (4)①K?正
0 1 0 20 0.91 0.60 40 0.85 0.73 60 0.815 0.773 80 0.795 0.780 120 0.784 0.784 K的计算式
= 0.0027min-1,在
0.108?0.108;②k逆= k正/K ;1.95×10-3;③ A、E (每空2分,共8分) 20.784
5.(14分)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CO可用于炼铁,已知:Fe2O3(s) + 3C(s)=2Fe(s) + 3CO(g) ΔH 1=+489.0 kJ·mol-1,
C(s) +CO2(g)=2CO(g) ΔH 2 =+172.5 kJ·mol1
-
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 (2)分离高炉煤气得到的CO与空气可设计成燃料电池KOH溶液为电解液)。写出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_________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28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