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题点精练二十四 审题拟纲(二)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不少的仪式,如成人仪式、结婚庆典、校庆典礼等。有人说仪式是需要的,仪式感使人摆脱了日常的平庸琐碎,获得了庄严神圣的体验。也有人认为现有的不少仪式裹挟着各种利益,沦为了形式主义,缺乏应有的内涵。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1)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拟写提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审题立意提示:材料的话题是“仪式”,根据“有人说仪式是需要的,仪式感使人摆脱了日常的平庸琐碎,获得了庄严神圣的体验”和“也有人认为现有的不少仪式裹挟着各种利益,沦为了形式主义,缺乏应有的内涵”等两种对立的观点分析,本文的立意首先应该对“需要”还是“不需要”仪式进行分析判断,提出自己的观点。最恰当的立意是采取辩证分析的方法,一分为二地看待“仪式”问题,如“仪式的取与舍”;也可以选择一方,如“别让仪式成为形式”“仪式,心中的圣火”等。但在论述中,要适当涉及另一方,使观点不至于以偏概全,走向片面。
写作中出现了以下问题。首先是离题,如“虚假的形式主义”,大谈“形式”的弊端;“利益让人迷失方向”,大谈“利益”的危害;还有专谈《论语》中“礼”“礼仪”的。其次是偏题,如“让传统与现代接轨”“让仪式走入人心”“让仪式简单化”等,作文没有首先回答“要不要”“仪式”的问题,而是直接提出“怎么做”的问题。再次是有些举例不妥,如把“分压岁钱”“办酒宴”“吃年夜饭”“发红包”“中秋赏月”等活动当作仪式来举例,显然没有弄清仪式的内涵,缺乏说服力。 (2)拟写提纲:略。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清华大学规定,从2017级本科新生开始,游泳将与毕业绑定,不会游泳的学生必修游泳课,通过后才能获得毕业证。
对此,有人认为,早在九十多年前,清华大学就有不会游泳不能毕业、不能留洋的规定,这一次不过是恢复以前的传统而已;而且会游泳是好事,可以锻炼全身肌肉,紧急时还能拯救生命。
当然也有人认为,体育锻炼是为了强身健体,应该容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与个人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学会游泳,这种做法是否有些强求一律?学不会游泳没有毕业证的处置是否不太合理?
1
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1)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拟写提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审题立意提示:①限制与选择方面。有限制,才有推动力;有选择,才有能动性。②规定与合理方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尊重差异,才是合理。③体质与学习方面。学习优秀,还要以健康体质为基础。④共性与个性方面。共性有普世意义,个性能彰显特长。⑤传统与变化方面。传统不可丢,历史积淀体现名校特色;变化很重要,与时俱进符合时代要求。
(2)拟写提纲:略。
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犹太人有句谚语:“你需要在口袋里经常放两张纸条,一张写的是‘我只是一颗尘埃’,另一张写着‘世界为我而造’。”
你对这句谚语有何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对这句谚语加以评说。 注意 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1)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拟写提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审题立意提示:“我只是一颗尘埃”,说明自己的渺小,要求自己以谦卑的心态去看待万事万物;“世界为我而造”,说明自己的自信与伟大,“我”能够主宰世界。这两句话既有区别,又有内在的联系。综合两方面的意思,我们每个人需要自信,但更需要谦卑和敬畏,一个能从容地谦卑与敬畏的人,常常更拥有自信。写作时,文章必须体现进步的价值取向,阐明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诠释生命历程的故事,揭示对生命本质的理解。 此材料的立意角度有:①自信与谦卑;②渺小和伟大;③认识自己;④心态和人生。 (2)拟写提纲:略。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6年“六一”前夕,南京一名刘姓母亲涉嫌在超市偷盗“一个鸡腿和几本书”被抓。经警察问询,得知该母亲想拿此作为儿童节礼物送给自己的孩子。一时间“最心酸的儿童节礼物”感动众网友“朋友圈”。随着刘女士的不幸遭遇被媒体陆续披露,短时间内网友爱心募捐达到惊人的30余万。但与此同时,该事件引发网友质疑和批判的评论也超过10万条。
近年来“爱心救助”屡屡遭遇尴尬。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名网友,你是选择献爱心,还是会批评质疑?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 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套作。
(1)审题立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浙江专用)2018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