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 工 试 验 报 告
班 级:交通工程111班 组 号 姓 名:李琼
同组人:李双 董建国 于硕 成 绩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1 年 月 日
试验一 土的基本物理指标的测定
(一)记录
土样编号_________________ 班 组_________________ 试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
1.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 环刀号 环刀质量 / g 环刀加土质量 / g 土质量 / g 环刀容积 / cm3 密 度 / g/cm3 平均重度 / kN/m3 424 343 100 99.97 174.41 172.88 74.41 72.91 60 60 1.24 2.含水率试验记录表(烘干法) 盒号 盒质量 / g 15.79 15.95 盒加湿 土质量 / g 35.79 35.95 盒加干 土质量 / g 32.92 33.05 水质量 / g 2.87 2.90 干土 质量 / g 17.13 17.10 含水率 / % 16.75 16.85 230 16.95 平 均 含水率 / % 065 3.液、塑限联合测定法试验记录表 圆锥下沉深度 / mm 3.2 3.7 8.7 8.4 16.2 16.4 盒号 盒质量 / g 16.96 16.44 16.77 16.41 16.06 17.52 盒加湿 土质量 / g 49.52 55.70 53.71 46.72 41.82 42.72 盒加干 土质量 / g 44.53 49.58 46.59 40.95 36.40 37.41 水质量 / g 4.99 6.20 7.12 5.77 5.42 5.31 干土 质量 / g 27.57 33.14 29.82 24.54 20.34 19.89 含水率 / % 18.10 18.70 23.87 031 070 212 23.51 26.65 26.70 液限 / % 塑限 / % 131 217 021 注: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的双对数坐标关系曲线绘制于图1之中。
1
(二)试验成果汇总和计算 1.试验测定数据
? = kN/m3 w = % wL = % wp = %
根据备注表1,由wL查表得 ds =
2.用试验结果进行下列计算 (1)e =
(2)Sr =
(3) IP = (4) IL =
3.依上述计算结果判定
(1)土的分类名称
(2)试验土样所处的状态
(三)思考与分析
1.土样烘干时,为什么要控制温度为105~110?C?
圆锥入土深度/ mm
含水率 / %
图1 圆锥入土深度与含水率关系曲线
105℃-110℃所赶走的土壤水分最接近土壤吸着水
因为太高会对样品造成损坏,而温度低于100度就达不到水的沸点。 含水率就是:(湿重-干重)/干重×100%,只要不损坏样品,最终能烘干即可
2.环刀尺寸(直径、高度、壁厚、容积)对试验成果有何影响?
2
3.试分析搓条法的理论依据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土条搓成直径3mm时未产生裂缝及断裂,表示试样含水量高于塑限含水量。应将土条揉捏、搓滚,
直至土条直径3mm时产生裂缝并开始断裂为止。若干条过早断裂,表示试样含水量低于塑限含水量
备注:
土粒比重与土的矿物成分有关,其值一般为2.65~2.75,由于土粒比重的测定方法较为复杂。且同一地区、同类土的比重变化不大,故除重大建筑物外,一般可不做比重试验,而采用地区的经验值。当缺乏地区的经验值时,对于黏性土,可取ds = 2.70~2.75;对于砂土可取ds = 2.65。天津地区液限wL和比重ds关系如备注表1所示。
备注表1 天津地区液限wL和比重ds关系表(录自天津市勘察院资料)
wL / % ds <26 2.69 26?28.6 2.70 28.7?30.6 2.71 30.7?34.2 2.72 34.3?36.2 2.73 36.3?37.6 2.74 37.7?45 2.75 45.1?51.4 2.76 >51.4 2.77 3
L=a-bR a=20.39 b=0.279
试验二 颗粒分析试验(密度计法)
(一)颗粒分析试验记录
土样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 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土质量_____30g_______________ 密度计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于0.075mm土质量百分数_________ 量 筒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样处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 烧 瓶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粒比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重校正系数CG__________________ 悬 下 液 沉 温 时 度 间 T t /?/min C 1 2 5 15 30 60 30 30 30 29.5 29 31 密 度 计 读 数 密度 计读 数 R 刻度及弯液面校正值 n 温度 校正值mT 分散剂校正值 CD RM?R?n?mT?CDRH?RM?CG 土粒 落距 L /cm 粒 径 d /mm 小于某 粒径 土质量 百分数 X / % 小于 某粒径 总土质量 百分数 / % 16.5 11.0 5.5 2.5 1.5 1.0 0.5 0.5 120 31 一点半 31 (二)绘图和计算
以小于某粒径的试样质量占试样总质量的百分数为纵坐标,颗粒粒径为横坐标,在单对数坐标上绘制颗粒大小分布曲线(见图2),并根据颗粒分布曲线完成填写表2。 (三)思考和分析
1.用密度计作颗粒分析时只是测定密度计浮泡中心处的悬液密度,为何可以代表全部悬液相应的密度?
密度计法是依据斯托克斯(Stokes)定律进行测定的。当土粒在液体中靠自重下沉时,较大的颗粒下沉较快,而较小的颗粒下沉则较慢。一般认为,对于粒径为0.2~0.002mm的颗粒,在液体中靠自重下沉
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2土工试验报告 (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