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tical”这个词在英文里面有多个意思。根据我手边这本词典(Collins Essential Canadian English Dictionary & Thesaurus),有这5个意思:① very important and dangerous. ② very seriously ill or injured. ③ fault-finding. ④ able to examine and judge carefully. ⑤ of a critic or criticism.而“critic”主要有:① professional judge of any of the arts. ② person who finds fault. 根据上文对CT几个概念的分析,不难看出,“critical”在其中的主要意思应该是其④(认真仔细地检查和评判),还有一点③(发现错误或质疑),而与中文“批判”的主要涵义差异很大。
香港也较早地引进和倡导CT这种教育理念,在其课程改革短期目标中(2001-2006年),提出优先培养学生的共通能力(即沟通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CT)及创造力),并将之融入各个科目或学习领域中,以提高学生建构知识的独立学习能力。但当时和其后,有很多专家和知名人士都质疑对CT的译名是否恰当和准确的问题。其中,2008年,香港立法会议员和安保局局长叶刘淑仪女士就为此专门上书教育部门,建议翻译成“明辨性思考”或“分辨性思考”。
《中庸》里面关于治学之道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审问、慎思、明辨”,就是所谓的“critical thinking”,与CT的定义和内涵是高度的吻合,所以有很多学者都据此认为CT应该翻译成“明辨性思维”,或“审辩式思维”(维基百科就有对此专门的解释)。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女士把CT翻译成“思辨能力”。
6
总之,因为Critical Thinking有着丰富的内涵,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词汇,所以要准确翻译成中文着实不容易,或许需要专门创造一个中文词语。我个人认为取自“慎思明辨”的“思辨”二字是最为恰当的翻译,而且还有一种积极的情感倾向,但“思辨式思考”有点拗口,“明辨”或“审辩”也是很不错的翻译。不管怎样,我们一定要明白CT的真正涵义,而不能从不准确的“批判性思维”上望文生义,妄加使用。
四、CT的理解。以上对Critical Thinking的定义和内涵讨论比较多,也显得有些复杂,这主要是因为西方知识体系中对概念本身都有着非常严谨的解释,不像中国文化中往往对概念本身似是而非。简而言之,按照我们习惯性的理解,可以这样认识Critical Thinking:CT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感倾向两个维度,其中认知技能有较低和较高层次之分;这种思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应达到相关标准和质量要求。换言之,具有CT的人不但愿意和喜欢(情感倾向)进行思考,而且善于进行深层次思考(认知技能+智力标准),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有见地的观点(智力标准)。
对CT的理解,核心就是两个方面,第一,逻辑严谨,清晰周全,这是指认知和分析的视角;第二,真诚平等,客观公正,这是指评价和态度的视角。对于我们而言,做到严谨的逻辑分析不容易,而做到客观公正地去讨论和交流就更难了。所以说,Critical Thinking不仅仅是一种认知能力,更是一种人生态度。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Critical Thinking(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