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台湾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D、欧亚地震带和台湾地震带 161、防震减灾工作应当纳入( )计划
A、国民经济 B、社会发展 C、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62、地震是( )的结果。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 B、地下水过度开采 C、天气突然变化 163、地震引起的直接灾害是( ) A、建筑物倒塌、火灾、瘟疫 B、地面变形、建筑物倒塌、管道断裂 C、洪水、火灾、气候异常
164、我国的自然灾害,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 ) A、洪水 B、雪灾 C、地震
165、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 )类型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塌陷地震 D、人工地震 166、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叫做震源深度,震源深度在( )公里以内为浅源地震
A、20公里 B、40公里 C、60公里 D、80公里
167、地球上天天都有地震发生,而且多到一天就要发生一万多次,一年约有五百万次。其中能造成破坏的约有一千次。一般情况下,( )以上才感觉,称为有感地震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168、地震三要素是( )
A、震中、烈度、震级 B、震源、震中、震级 C、发震时间、震中、震级 169、在农村,当地震突然降临时应( ) A、首要工作是保护财产其次是选择生存
B、应迅速躲到坚固支撑物底下,再伺机跑到户外 C、应立即躲到墙根下 170、在公共场所避震,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 )拥向出口,要避开人流,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 A、应该 B、必须 C、不要
171、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 )或趴在排椅下。 A、站立 B、蹲下 C、快跑
172、( )上建造的建筑物,由于地基在地震时会发生液化、塌陷等现象,而造成地基失效,位于这种地基上的建筑物,将会遭到严重破坏 A、断裂带上 B、软弱地基 C、岩石上
173、各级人民政府应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编制( )成为其中提高我国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A、防震减灾规划 B、震害预测 C、抢险救灾对策
174、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方针是: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 )相结合 A、救助 B、抗震建设 C、台网建设 175、地震是地球( )物质运动的结果
A、外部 B、地壳 C、地幔 D、内部 176、烈度和震级的区别( )
A、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B、烈度: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 震级: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C、烈度: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 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D、烈度:是来表示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的程度; 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 177、世界上三大地震带是( )
A、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B、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 C、亚欧地震带、北极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D、印度洋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
178、《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 )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次年3月1日起施行
A、1997年10月29日 B、1997年12月29日
C、1998年12月29日 D、1998年10月29日 179、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 ) A、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B、去楼道 C、原地不动 D、跳楼 180、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学校上课,应如何避震( )
A、向教室外跑 B、听老师指挥 C、蹲在地上 D、涌向楼梯 181、抗震设计的重要的构件是( )
A、 木柱 B、檩子 C、圈梁 D、地基 182、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 )
A、安全通道 B、跳楼 C、乘坐电梯 D、从窗户抓绳下滑 183、目前我国划分为8个地震区和25个地震带,大震主要发生在( ) A、华中、华南、新疆、青藏和台湾地震区 B、华北、华南、新疆、青藏和台湾地震区 C、华北、华西、新疆、青藏和海南地震区 D、华西、华中、新疆、青藏和台湾地震区
184、《防震减灾法》规定,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 )
A、当地地震部门 B、省地震部门 C、当地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 185、( )级震级以上的地震为破坏性地震
A、4级 B、5级 C、6级 D、7 186、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 )
A、抗震设防要求 B、抗震设防标准 C、抗震设防设计 D、抗震设防规范 187、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最高烈度为( )度 A、Ⅷ B、Ⅺ C、Ⅸ D、Ⅻ 188、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 B、大地震动 C、地面开裂 D、火灾 189、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正式组建于( ) A、1966年 B、1978年7月 C、2001年4月
190、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2001年4月成立,它对外的名称为( ) A、中国地震救援队 B、中国国际救援队
191、《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制定的时间是( ) A、1997年 B、1995年 C、1994年 D、2001年 192、《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制定的时间( ) A、1990年 B、1995年 C、1997年 D、2001年
193、我国第一个统一管理全国地震工作的国家机构国家地震局成立于( ) A、1967年12月1日 B、1971年8月2日
194、《防震减灾法》的适用范围,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 )、震后救灾与重建等活动” A、地震应急 B、地震预报研究 C、防震减灾宣传 195、在城市,一旦被地震埋在废墟内,应该( ) A、冷静观察,尽量自救,保存实力,等待救援
B、大声喊叫,拼命争扎 C、不需要救援,自力更生,拨开埋压物 196、一个地震发生,( )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 A、震源深度 B、震中距 C、震级
197、地声一般出现在震前几分钟、几小时,几天或几十天内。实际上临震前( )内出现者居多。所以地声确是一种临震的信号。有的震区就是因为重视奇怪的地声现象,使人们躲过了灾难 A、几分钟 B、几小时 C、几天
198、( )的发生,一般是由于活断层错动造成的。建在活断层上的建筑物自然会遭到严重破坏或倒毁。
A、 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陷落地震
199、新建工程结构必须按照抗震设计规范来进行抗震设计,否则,地震时就会遭到破坏。如有的建筑物在设计时底层隔墙过少、空间过大;有的多层砖房没按要求( )、构造柱;有的没按限定高度设计等,都有可能在地震时遭到破坏 A、加钢筋 B、加水泥 C、加圈梁
200、经抗震设计的工程结构,必须按照相应的( )。近些年国内外破坏性地震的震例中,不按标准施工、偷工减料、局部构件抗震能力不足而被摧毁的房屋建筑和豆腐渣工程屡见不鲜
A、经验施工 B、标准施工 C、技术施工
201、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指大型的( )、核电站等,这些设施的地震破坏,危害性大,损失严重,有时会造成城市功能的瘫痪,因此,相对于一般的建筑结构,要求对重大工程与生命线工程提高相应的抗震设防要求 A、水电站 B、机关单位 C、重点大学
202、我国有( )%以上的国土处于基本烈度Ⅵ度及其以上的地震区,提高我国城镇和企业的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非常重要 A、60 B、70 C、80
203、各级人民政府应把防震减灾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编制( )成为其中提高我国综合防御地震灾害能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A、防震减灾规划 B、震害预测 C、抢险救灾对策
204、防震减灾规划一般可包括:规划纲要、地震小区划和土地利用规划、( )、震前应急准备和震后早期抢险救灾对策、震后恢复重建规划及规划实施细则等几个部分
A、地震安全性评价 B、城市的地震区划 C、震前综合防御规划 205、地震应急工作是指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的( )应急防御和破坏性地震发生后的震后应急抢险救灾。 A、震前 B、震后 C、震时
206、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这种波浪运动引发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它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 )。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所向披靡,往往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摧残 A、十几米 B、二十几米 C、数十米
207、2005年1月26日,中国—东盟地震海啸预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东盟十国的国家签署了中国和东盟( ),就下一步的联合行动方案达成共识 A、《建立地震海啸预警系统技术平台的行动计划》;
B、《建立地震监测预报行动计划》 C、《开展突发性灾害紧急救援行动》 208、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哪个部门( ) A、民政部 B、水利部 C、中国气象局
209、《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是哪年颁布的( ) A、2006年 B、2005年 C、2004年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自然灾害防范知识竞赛题库·单选题及其答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