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略阳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一) 目的及要求

1.学习一些肉眼对不同岩石及地质构造的识别

2.对不同种类岩石的观察和认识,加深对不同地层分布、地形构造,地质现象的理解,初步的描述和分析工程地质环境,对各种不同的地质现象对道路工程的影响做出正确的评价

3.为了在教学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道路,桥隧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工程地质课在完成了一定阶段的课堂理论的学习和室内实验之后将进行一周的野外教学认识实习。目的在于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知识。通过野外实习进一步加深对工程地质课程内容的理解,培养同学分析和认识地质现象的能力,掌握一些野外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二)略阳地貌

略阳处在陕西省的西南端,汉中市西缘,秦岭南麓,嘉陵江上游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并且位于背斜谷中,三面环山。山脉主要走向呈东西向延伸。全区山高谷深,山势雄伟。

嘉陵江由北向南,大体与东西向的构造线垂直,河面狭窄,谷坡陡峻。呈峡谷地形。在这里嘉陵江有两条支流:一为八度河,一为东度河。八度河流向与本区构造线方向近于垂直。在千枚岩分布地带,河谷比较开阔,在石灰岩分布地带。呈局部峡谷地形;东度河大致与本区构造线

平行。两河于略阳城下汇入嘉陵江。

(三)地层

略阳地区属秦岭古生代地槽区,本区分布的主要岩层都是在古生代完成的。其中下古生代整套岩层变质程度深,主要分布于略阳城至城北高家峡一带。下石炭纪的略阳灰岩主要分布于略阳城南灵岩寺、峡门子一带。中石炭纪千枚岩仅在城北吴家营一代出露。第四纪堆积物以冲积物 坡积物为主,主要分布于河谷及两岸斜坡一带。

1.千枚岩

(1)下古生界变质岩系——千枚岩:千枚状构造,变余结构。灰色,沿片理面有绢云母出现而呈丝绢光泽,。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等。工程性质较差,水理性差,遇水易软化,因岩性松软,强度低,抗风化能历差,容易风化剥落,沿片理倾向容易产生塌落。

(2)中石炭系千枚岩:灰色,以石英,绢云母千枚岩为主夹灰质千枚岩,受风化严重,有明显的剥落,导致有碎落石块,工程性质较差,但当岩层与路的走向垂直时比较稳定。

千枚岩1 千枚岩2

2.片岩

(1)绿泥石石英片岩:绿色,片状构造,变晶结构。成份有绿泥石、石英、绢云母等,片理面比较发育,片理清晰。由于含有石英,比较坚硬,强度较高,抗风化能力较好。以酸性为主所以粘结性差。 (2)石英片岩:片状构造,变晶结构,灰色。主要成分是石英,所以坚硬,强度高,工程性质良好,片理清晰。但有变质现象。

3.石灰岩:矿物成份以方解石为主, 石灰岩属于碱性材料,耐磨度差,在高级路面中不予采用。其中含有正长石和石英,深灰至灰黑色,与千枚岩、石英片岩呈互层,有变质现象。由于成分是方解石石英,所以强度较高,能形成高且陡的山,但是由于岩性强度大所以不利于隧道的开挖

4.变质砾岩:灰绿色,层厚,变余砾状结构,砾石多为石灰岩及石英岩,粒径一般在2~15厘米左右,胶结物经变质呈明显片理化特征,其中页岩夹层已变质为千枚岩。其工程性质较差,由于有些已经变质,所以岩性软弱,受风化剥落严重,所以不利于工程活动,但却易于开挖。

5.阳起石:花岗岩中度变质而成,是中度变质矿物,黑色。呈梅花状6.岩浆岩:钢厂东山的岩壁上存在出露的基性岩浆岩,其与路面沥青的结合性较好,使用于路面。

7.下石炭系略阳灰岩:灰色、深灰至灰黑色,多为厚层。由纯化学作用生成的具有结晶结构,但晶粒极细,经重结晶作用可形成晶粒 比较明显的结晶灰岩,故晶粒粗细不一。构造裂隙发育,裂隙多为方解石充填。局部地段分布有珊瑚化石,夹有灰白色的白云岩,岩性坚脆,多形成陡峭峡谷地形。

岩浆岩 略阳灰岩 8.中石炭系板岩:灰色,具板状构造,变余结构,有时具变晶结构。多是由页岩经浅变质而成。矿物颗粒小,主要由绢云母、石英、绿泥石和粘土组成。易裂开成薄板,局部地段出露有板岩。打击时有清 脆之声,可与页岩区别。板岩在水的作用下易于泥化。 9.松散堆积层

(1)冲积层:河流在运动过程中,能量不断受到损失,当河水夹带的泥沙,砾石等搬运物超过了河水的搬运能力时,被搬运的物质便在重力的作用下沉积下来,河流的沉积物叫冲积层。 有如下特点

1) 冲积层分选性好,层理明显,磨圆度高。 2) 孔隙发育高,透水性强。

3) 与源头联系,颗粒大小不均,无胶结。

4) 三角洲沉积物含水量高,承载力较低,但其上层,因长期干燥

比较硬实。

5) 上游颗粒粗大,下游颗粒细小,对工程有良好的选择性。 (2)坡积层:由坡面细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在坡脚或山坡低凹处形成新的沉积层叫坡积层。 有如下特征

1) 山体中下部较厚,向山坡上部及远离山脚方向逐渐变薄。 2) 多由碎石和粘性土组成,其成分与下伏基岩无关,而与山坡上

部基岩有关。

3) 层理不明显,棱角清楚。

4) 坡积层松散,富水,作为建筑物地基很差,容易发生滑动。

坡积层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略阳工程地质实习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略阳工程地质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393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