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识竞赛试题
一、选择题
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是( D )。
A、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B、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综合治理 C、安全第一,重在预防 D、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2009年全国安全生产月的主题为? ( A )
A、“关爱生命、安全发展” B、“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C、“治理隐患、防范事故” 3.“安全生产年”的“三项行动”是什么? ( A )
A、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 B、治理隐患、严格执法、宣传教育。
C、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安全生产达标。 4.“安全生产年”的“三项建设”是什么?( B )
A、精神文明建设、物资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B、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生产能力、安全生产监管队伍。 C、安全生产管理队伍、安全生产监督队伍、安全生产评估队伍 5.“三项行动”“三项建设”包含着哪“五要素”?( C )
A、诚信对人、严格对事、安全法制、以人为本、安全责任。 B、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投入、安全生产、加强宣传 C、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 6.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通常所说的\三违\现象是指( B )。
A.违反作业规程、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安全规程 B.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
C.违反规定建设、违反规定生产、违反规定销售
7.按照预防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下列论述不符合预防原理的是( B )。
A.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 B.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 C.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本质安全的出发点
D.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
8.安全生产的“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 C )、安全科技和安全投入。
A.安全环境 B.安全管理 C.安全责任 D.安全措施
9.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中,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度是( D )。
A.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 B.安全生产承包责任制 C.安全生产奖励制度 D.安全生产责任制
10.可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称为( A )。
A.事故 B.不安全 C.危险源 D.事故隐患
11.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 C )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
A.经过评估 B.存在 C.可导致事故发生 D.不容忽视
12. ( D )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的总称。
A.职业安全 B.劳动保护 C.劳动安全 D.安全生产 13.下列对“本质安全”理解不正确的是( C )。
A.包括设备和设施等本身固有的失误安全和故障安全功能 B.是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 C.可以是事后采取完善措施而补偿的
D.设备或设施含有内在的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14.( B )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不发生。( B )是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后果尽可能减少。
A.事故预防 劳动保护 B.事故预防 事故控制 C.安全生产 事故控制 D.安全生产 劳动保护
15.班组长在安全生产上的职责是:贯彻执行本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督促本班组的工人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做到(C)
A.尽职尽责,措施完善 B.班前班后检查 、评比 C.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 D.事事有人管 16.安全监察是一种带有( A )的监督。
A.强制性 B.规范性 C.自觉性 D.命令性
17.生产经营单位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 B ) 。
A.教育和考核 B.教育和培训 C.培训和考核 D、宣传和教育 18.从事一般性高处作业脚上应穿( B )。
A.硬底鞋 B.软底防滑鞋 C.普通胶鞋 D、绝缘鞋
19.在空气不流通的狭小地方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可能造成的危险是(B)。 A.中毒 B.缺氧 C.爆炸
20.安全防护装臵如发现损坏,应怎样做? (B) A.将它拆除 B.立即通知有关部门修理 C.不予理会 21.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C)。
A.穿工作服 B.佩戴呼吸器具 C.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品 22.在下列环境中工作,(B)最易中暑?
A.没有空气调节的地方 B.酷热并潮湿的环境 C.干燥的地方 23.应怎样处理溅到皮肤上的腐蚀性液体? (B)
A.用湿布抹去 B.用大量清水冲洗 C.用绷带包扎患处,请医生治疗 24.安全带适用于(A)。
A.高处作业 B.悬挂 C.吊物
25.坑穴应设有坚固的爬梯以方便上下,梯顶伸展出地面最少(A)。 A.1米B.0.5米 C.2米
26。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人员必须了解并遵守安全纪律,安全纪律警示牌应挂 在(B)。 A.领导办公室内 B.工地入口的明显处 C.无所谓 27.工地夜间照明线路,灯头的架设高度不得低于(A)。 A.2.5米 B.3.5米 C.5米
28.高度超过30米的塔吊、井字架等,必须在最高点设臵(B)。 A.照明电灯 B.红色信号灯 C.可有可无 29.安全网的用途是(C)。
A.美观、整齐 B.装杂物,防止散落地面 C.防止人员高空坠落
30.为保证工人安全,当高层建筑高度超过(C)米以上的交叉作业,应设双层保护设施。 A.10 B.20 C.24
31.安全网的网格周边不得大于(B)。 A.5厘米 B.10厘米 C.15厘米 32.对高处作业的职工需(B)进行一次体检? A.半年 B.1年 C.2年
33.在气瓶运输过程,下列(C)不正确的。
A.装运气瓶中,横向放臵时,头部朝向一方 B.车上备有灭火器材C.同车装不同种性质 的气瓶,尽量多装
34.(C)工作环境是不适合进行电焊的。 A.空气流通 B.干燥寒冷 C.炎热而潮湿 35.处理化学液体时,应用(B)保护面部。 A.太阳镜 B。防护面罩 C.毛巾 36.辨别罐装化学品的正确方法是(C)。
A.用嗅觉 B.凭经验 C.检查容器外的标签内容 37.若皮肤沾上化学品,应(A)。
A.立即用清水缓缓冲洗患处 B.立即用布抹干 C.尽快完成工作后,就医治疗 38.在贮存化学品的仓库中,应(A)。
A.不得同时存放酸与碱 B.同时存放酸与碱 C.任意存放各类化学品 39.一般货仓的照明度应不少于(B)。
A.50勒克司 B.100勒克司 C.200勒克司 40.为避免意外,楼梯应设有(B)。 A.单面扶手 B.双面扶手 C.踢脚板 41.因事故导致严重的外部出血时,应(B)。
A.清洗伤口后加以包裹B.用布料直接包裹,制止出血 C.用药棉将流出的血液吸去 42.口对口人工呼吸每分钟(B)次。(成人) A.10一12次B.16一18次 C.18-24次
43.按照国标规定,凡是在坠落高度基准面( B)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可称为高处作业。
A.1米 B.2米 C.2.5米 D.3米 44.一级高处作业是指 A ?
A .2-5米 B.5米以上-l 5米 C. 15米以上-30米 D.30米以上 45.如果工作人员穿着潮湿的衣服工作可能带来的危险是(A)。 A.触电 B.火灾 C.爆炸
46.穿着拖鞋进入车间工作会导致(C)。 A.行动敏捷 B.方便舒适 C.脚部受伤 47.脚手架上工作台铺设的木板厚度最少为 (C)。 A.2厘米 B.2.5厘米 C.3厘米
48.特种作业人员是指(A) 。
电工、锅炉司炉工、压力容器操作者、起重机械作业人员、爆破人员、焊工等。
49.特种作业人员须经(A)合格取得操作许可证者,方可上岗。 A.专业技术培训考试 B.领导考评 C.文化考试 50.以下不符合进人设备内作业安全要求的有A 。
A.进人设备前1 h需取样分析,并使各气体含量在安全指标范围内 B.设备内作业必须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并按要求履行审批手续 C.采取适当通风,确保设备内空气流通良好
D.设备内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并与设备内人员保持有效联系
51.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设备检修时,设备内作业应办理设备内安全作业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下列有关设备内作业的描述正确的是D 。 A.进人地坑作业不属设备内作业
B.在设备内作业至少每隔3小时分析一次设备内的毒气浓度 C.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时,设备内照明电压为36 V
D.检修作业因意外情况撤出人员,需要再次进人现场时,必须重新审批
52.动火作业包括:在禁火区内进行焊接与切割作业,及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A 电钻、砂轮等可能产生火焰、火花或炽热表面的临时性作业。 A.喷灯B.氧气C.闪光灯D.大功率风机 53.以下不会出现在“动火安全作业证”的有A。 A.工作设备B.动火有效日期C.动火监护人 D.动火等级
54.在禁火区需做动火作业时,必须取得动火证。做动火分析时,取样与动火的间隔不得超过A min;动火作业中间停止作业时间超过____min,必须重新取样分析。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