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高中2018届三诊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
1.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物膜不参与生命系统边界构建 B. 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 C. 小分子物质都通过跨膜方式穿过生物膜 D. 细胞膜内表面有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被 【答案】B
【解析】A.细胞膜是生物膜,具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的作用,A错误;
B.所有生物膜都具有选择透过性,但因为载体蛋白不同透过的成分不同,生物膜都具有流动性,这利于物质交换,B正确;
C.某些小分子的神经递质以胞吐形式非跨膜运输,C错误; D.糖类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被分布在细胞膜外侧,D错误; 答案选B。
2. 艾滋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12月1日为世界艾滋病日,宣传预防艾滋病刻不容缓。下列与艾滋病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它用灭菌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 B. 它由衣壳、核酸等组成,属原核生物 C. 它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障碍 D. 它通过血液、体液、握手、蚊虫叮咬等传播 【答案】C
【解析】A.艾滋病病原体HIV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用活细胞培养,不能直接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A错误;
B.病毒由蛋白质衣壳和核酸等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B错误; C.艾滋病的病原体是HIV,其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人体免疫能力逐渐降低,最终丧失,C正确;
D.HIV的传播途径主要是血液、性接触、母婴三种途径,D错误; 答案选C。
- 1 -
3. 下图为某二倍体植物的一个造孢细胞通过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其中①~④表示细胞分裂,X、Y、Z表示分裂过程中产生的细胞。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过程③的细胞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但无联会配对现象 B. 细胞Z与过程④产生的精子中所含遗传信息不可能相同 C. 过程①处在中期和过程④处在后期的细胞染色体数不同 D. 该植物形成精子时需要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共同参与 【答案】D
【解析】A.经减数分裂产生的花粉粒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所以过程③的细胞分裂前期没有同源染色体,也无联会现象,A错误;
B.精子是由细胞Y经有丝分裂产生的,细胞Y和细胞Z是由花粉粒细胞经有丝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细胞中遗传物质一样,所以细胞Z与过程④产生的精子中所含遗传信息相同,B错误;
C.过程①处在中期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过程④处在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C错误; D.据图可知,该植物形成精子时需要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共同参与,D正确; 答案选D。
4. 小麦干种子用蒸馏水浸泡,其萌发初期,代谢加强、干重增加。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自由水含量增加,淀粉水解,干重增加 B. 吸收N、P等元素,为种子萌发做准备 C. 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导致其干重增加 D. 脱落酸含量增加,诱导淀粉酶基因表达 【答案】A
【解析】A.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种子从外界吸收水分,使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增加,代谢增强,淀粉水解,干重增加,A正确;
B.蒸馏水中不含矿质元素,所以种子不能从外界溶液中吸收到N、P等元素,B错误; C.种子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 2 -
D.促进种子萌发的是赤霉素,其含量增加,诱导淀粉酶基因表达,脱落酸具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的作用,D错误; 答案选A。
5. 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激素,能诱导植物体内产生某些与抗病有关的蛋白质,提高抗病能力。为探究水杨酸对不同品系(YTA、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水杨酸是细胞合成的能催化水稻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有机物 B. 相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不同水稻幼苗后的实验结果基本相同 C. 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YTA水稻幼苗12小时后抗病能力都最强 D. 水杨酸对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答案】D
【解析】A.水杨酸是植物激素,对植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起调节作用,具有催化作用的是酶,A错误; B.据图中数据分析可知,相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不同水稻幼苗后的实验结果是不同的,B错误; C.据图中曲线变化可知,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YTA水稻幼苗12小时后抗病能力有差异,其中1.5×10mol.L浓度时抗病能力相对最强,C错误;
D.据图分析,与对照组的数据对比可知,低浓度的水杨酸对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合成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有抑制作用,说明水杨酸对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以背景材料及题图形式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点,解题关键是:1.提取题干信息,抓住关键句“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激素”,分析激素的作用;2.分析题图:分析坐标图中的横、纵坐标,自变量是处理时间和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因变量是不同品系(YTA、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根据对照组的曲线,分析各实验组的数据变化,解答各选项问题。
6. 某女娄菜种群中,宽叶和窄叶性状是受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的,但窄叶性状仅存在于雄株中,现有三个杂交实验如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3 -
-4
-1
杂交组合 1 2 3
父本 宽叶 窄叶 窄叶 母本 宽叶 宽叶 宽叶 F1表现型及比例 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雄株=2︰1︰1 宽叶雄株︰窄叶雄株=1︰1 全为宽叶雄株 A. 基因B和b所含的碱基对数目可能不同 B. 无窄叶雌株的原因是XX导致个体致死 C. 将组合1的F1自由交配,F2中窄叶占1/6 D. 正常情况下,该种群B基因频率会升高 【答案】B
【解析】A.基因B和b是等位基因,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所含的碱基对数目可能不同,A正确; B.无窄叶雌株的原因可能是X花粉不育,B错误;
C.根据组合1子代的表现型宽叶雄株︰窄叶雄株=1:1,可知亲本雄性宽叶基因型为XBY,雌性宽叶基因型为XBXb,F1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1/2XBXB、1/2XBXb,产生的雌配子3/4XB、1/4Xb,F1产生的雄配子1/4XB、1/4Xb、1/2Y,其中Xb花粉不育,故可育的雄配子为1/3XB、2/3Y,F1自由交配,F2中窄叶XbY=1/4×2/3=1/6,C正确;
D.由于X花粉不育,故正常情况下,该种群B基因频率会升高,D正确; 答案选B。
7. 紫菜营养丰富,其蛋白质、铁、磷、钙、核黄素、胡萝卜素等含量居各种蔬菜之冠,有“营养宝库”之美称。
b
b
bb
(1)紫菜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蓝素等多种色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体现了_______的生物学观点;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2)科研人员为探究紫菜养殖的最适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紫菜生长的最适温度大约为____(填
- 4 -
“15℃”“25℃”或“35℃”);当温度为15℃时,紫菜在白天_______(填“能”或“不能”)生长,原因是_______。
【答案】 (1). 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 (2). 萃取法 (3). 25℃ (4). 能 (5). 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大于零)
【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及影响因素,解题要点是识记光合作用中色素提取的原理和方法,并能根据题图数据分析影响紫菜生长的环境因子。
(1)紫菜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其中含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藻蓝素等多种色素,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这体现了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常用色素提取方法是萃取法。
............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对坐标图的分析:首先是看清横、纵坐标的含义,分析图中曲线变化规律,根据曲线的数据分析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相对值,分析紫菜生长情况。要注意的是: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净光合速率大于0时,紫菜才能生长。 8. 某人在冰雪地面行走,不慎将脚踝扭伤,并出现局部红肿。
(1)在户外行走感觉寒冷,是因为低温刺激冷觉感受器,产生兴奋,传入____形成冷觉所致。 (2)在寒冷环境中尿量会增加,是因为:人在寒冷环境中______和_______,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缓。 (3)对人脚踝扭伤并出现红肿现象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大脑皮层 (2). 通过皮肤排汗减少 (3). 代谢加强,产生水增多 (4). 减少 (5). 扭伤导致毛细血管舒张、通透性增加,血浆中大量物质渗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增多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和内环境稳态维持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
(1)冷觉、热觉等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2)在寒冷的环境中,汗腺收缩,毛孔紧致,通过皮肤排出的汗液减少,同时为了增加产热体内代谢加强,产生水增多,血浆渗透压降低,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缓,导致
- 5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届四川省遂宁市高三三诊考试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