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秦统一中国说课稿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说课稿

七年级 历史组 于爱玲

一、设计说明和指导思想:

1、以课程标准为中心,以教材为载体,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

建立以人文教育为核心,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育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共同感知、探讨、领悟教材内涵,从历史信息中挖掘人文历史文化,内化为学生做人的准则、做事的航标,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达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的。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自主设问、探究,照顾学生的心智特征和已有的知识水平,探究学习因材而定,不过高要求,不强求一致,重点培养学生体验探究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3、构建开放活跃的课堂氛围。设计问题体现启发性、层次性、联系性和开放性,努力创设充满趣味的、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生生互动,组组竞争的挑战氛围,力争使每位同学都参与到讨论探究的活动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简化历史信息的呈现过程,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4、尽量体现历史科教学的特点,既要做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结合,又要努力创设历史情景,缩短学生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之间的心理差距。更要让学生如何去探索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之间的联系。 二、教材分析

1、历史新教材是公民教育的基础课程,它强调社会教育功能而淡化政治教育色彩,它强调学生的主体感受而淡化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它又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课程,它强调对人和人类的关怀,强调个人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它尊重和包容对历史的不同意见和观念。

2、本课“秦灭六国”前承“春秋战国的纷争”和“大变革的时代”,后接“伐无道,诛暴秦”和“大一统的汉朝”,是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中最重要的一课,它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统一,中国大一统国家的开端,他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不仅是两汉政治统一,经济繁荣的基础,而且对后面的隋、唐、元、明、清等统一的国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统一”是贯穿历史新教材的一条主线,也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而本课的主题就是“统一”:灭,是建立统一国家;建立中央集权,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是巩固统一的国家:北筑长城,是维护统一国家。“统一”是秦汉时期重要的特征,是这个时期对中国历史做出的最大贡献。因此本课在整个古代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好这一部分,对于理解汉、隋、唐、元、明、清的统一及其作用垫定了基础。

4、本课的历史人物秦始皇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有人说他是实足的暴君,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正好可以引导学生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形成正确的历史评

价观。

《秦统一中国》”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的第9课,在整个中国古代史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战乱局面,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大一统局面;秦统一后采取的措施,一方面维护了统一的成果,加强了秦的封建统治,另一方面又暴露了秦朝统治者特别是秦始皇的专横、残暴。正是这种严酷统治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和秦的灭亡。对历代封建王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开始。而因此,教学好这一课,可以让学生对以后学习其他封建王朝所采取的加 强中央集权统治的措施就有一定的学习基础。 三、学情分析

1、作为七年级的学生,虽然心智还不很成熟,尚缺乏分析综合的能力,但好奇心驱使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烈,有助于他们积极参与探究学习。

2、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对国家统一有了初步的认识,再加上前面已经学习了“春秋战国的纷争”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到分裂造成战争,战争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沉重的灾难,有助于理解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的意义和作用。学习了“大变革的时代”有助于理解秦灭六国的原因。

3、学生已经广泛接触过秦始皇(或其它帝王形象),具有一定的分析、判断和表演历史人物的能力,这正是我在流程中设计表演秦始皇这一环节的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统一的措施及其作用: 了解秦的疆域和秦长城这一古代工程。

(2)归纳并试评“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地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形成历史时空观。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讨论探索、想象表演,在体验历史人物的过程中,理解本课中的历史人物和历

史事件,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感悟用图示压缩记忆的方法和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共同探讨,交流心得,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明确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理解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意义,培养正确的历史评价观。体验探索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乐趣。 重难点

●教学重点:

秦的统一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突破重点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和文字 ●教学难点:理解中央集权制度

突破难点的方法:通过图示法和学生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地图

(二)重点分析和突破方法:

1、重点分析:秦的“统一”是本课的重点。因为 (1)统一是本课的主题:灭六国,是建立统一国家;建立中央集权,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是巩固统一的国家:北筑长城,是维护统一国家。(2)“统一”是秦汉时期的重要特征,也是这一时期对中国历史的重要贡献。(3)“统一”也是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是中国两千多年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2、突破方法:(1)以课件演示灭六国的过程,通过讨论探索理解秦灭六国的原因和秦统一的重要意义。(2)通过亲手做七国货币和表演来理解统一货币、度量衡的作用。(3)通过课件演示长城的图片、长城的地理位置、以及匈奴和秦的地理关系,从而理解秦长城的作用。 (三)难点分析和突破方法:

1、难点分析:由于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其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因此对于秦始皇为什么要接受李斯的建议,另外,中央集权制也比较抽象,这也是一个难点。

2、突破方法:(1)通过“讲故事 -议作用-探危害”的步骤由浅入深地探讨其目的作用和结果。(2)用“幻灯演示,老师讲述”的方法展示中央集权制的层级关系 (四)学法指导:

1、通过对“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和意义”和“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指导学生如何在小组里相互合作,小组长在合作中发挥组织、分工、指导的作用。才能使课堂活动活而不乱,形散而神聚。

3、通过填历史填充图,培养正确认识历史时空的能力。 4、通过对秦朝疆域的记忆,掌握用图示压缩记忆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探究法、讲授法等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 五、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5分钟)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秦始皇的图片导入,指出他的最大功绩就是统一中国。 (二)课文探究:(30分钟)

1、探究秦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的过程(7分钟)

(1)演示课件:秦灭六国的动态地图,边演示老师边讲述六国灭亡的时间,秦统一的时间,重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

(2)分组讨论:为什么秦王能灭六国?秦王灭六国有何重要意义?讨论之后,分组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可以向别组发起挑战。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秦统一中国说课稿在线全文阅读。

秦统一中国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136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