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国现代史试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

1三三制原则

三三制原则是抗日民主政权的组织形式。即在民主政权组成人员的分配上,共产党员、非党员的左派进步分子、中间分子各占1/3。共产党员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左派进步分子代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实行三三制有利于团结各阶层人民参加抗战。1940年3月6日,中共发出毛泽东起草的关于《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在政权工作人员中,共产党员、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应各占三分之一,实行“三三制”。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了坚持长期抗战,不但要求根据地不断扩大,而且更要求根据地的巩固。这样,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根据地建设的首要问题就是政权建设。在这方面,中国共产党坚持加强民族统一战线,提出了著名的“三三制”原则。

“三三制”民主政权,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是根据地民主建设的一种形式。它的实施起到了调节各抗日阶级的利益,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这个政权形式同当时国民党实行的一党专制的独裁政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三制原则让中国共产党积聚了力量,同时也获得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对后来的成功有一定的正面作用。

三三制政权: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政权,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抗日统一战线的政权,既三三制政权。三三制政权在组织形式上,即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中间派占三分之一。其性质是新民主主义政权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阶段的具体形式,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民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 2新民学会

五四时期出现较早的社团,其成员大都为湖南人,但影响远远超出了湖南省界。1918年4月14日成立,基本会员为21人,1920年底达到70人。毛泽东,菜和森为主要发起人,学会初建时,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品行为宗旨。使其成为湖南革命运动的核心,在五四运动,驱除张敬尧,以及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宣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20年提出改造中国与世界方针,并在在蔡和森等人的主张下走十月革命道路,建立共产党,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民学会变逐步的推出了历史舞台 3伪政权

伪满洲国、冀东防共自治委员会、蒙古军政府、察南自治政府、晋北自治政府、蒙古联盟自治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又称华北临时政府)、华中维持政府、汪精卫南京国民政府(即汪伪政府)、华北政务委员会等等。以上均为日本侵略军操纵的傀儡政府,由汉奸、蒙奸组成的伪政权。 1932年伪满洲国,地点:长春

1937.12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华北北平 五色旗 汤尔和委员长 王克敏执行委员长 1938.3.28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南京(苏浙皖宁沪) 梁鸿志 1938.7.1伪蒙古联合自治政府 归绥 1939.9.1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张家口 1940.3.30为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南京 汪 4.(1)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召开。出席大会的各地代表共12人。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武汉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长沙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广州小组的陈公博,旅日小组的周佛海。 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中国的先进分子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与中国正在发展的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他们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讲解革命道理,组织工人进行斗争。应组建各地共产小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后,积极开展工作,推动了马列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样,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确定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党的基本任务是从事工人运动的各项活动,加强对工会和工人运动的研究与领导;党的组织方面的规定为,在全党建立统一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地方组织必须接受中央的监督和指导等。 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在中国出现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其行动指南的,统一的无产阶

2

级政党。中国的无产阶级因此有了战斗的司令部,中国的劳苦大众从此有了翻身解放的希望,中国的革命从此焕然一新。 (2)国民党一大

在共产党人的帮助了,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党章和改组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正式决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大会还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使之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联盟。国民党“一大”标志着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国革命进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5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指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朱德为最高军事首长,周恩来为军事指挥者,毛泽东委常委,并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此次大会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使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它证明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 6洛川会议

洛川会议是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洛川会议。会议制定中国共产党的抗找路线,决定把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战区和敌后,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23人参加,张闻天主持。一,必须坚持抗日战争中的无产阶级领导权;二,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群众,独立自主地广泛开展游击战争,使游击战争担负起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和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作斗争;四,在有利于动员全国人民参加抗战的前提下,争取全国人民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五,八路军的具体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洛川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洛川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在历史转折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任务和各项具体政策,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战的正确方向。 7七届二中全会

1949 年 3月5~13日在中国河北平山县西柏坡举行 ,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委员34人,中央候补委员19人。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报告。毛泽东在报告中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点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阐明在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以及由农业国家转变为工业国家,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基本途径。报告着重分析了当时中国各种经济成分,指出在全国胜利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全会号召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必须警惕骄傲自满情绪,必须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全会批准由中国共产党发起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及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建议。七届二中全会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为迅速取得民主革命在全国的彻底胜利 , 以及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理论上作了充分的准备。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党中央在瞿秋白同志主持下于汉口召开紧急会议,会议批判和纠正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撤消了他在党内的职务,选出了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毛泽东出席了这次会议,并提出了著名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论断。会议在革命紧急关头及时地向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反对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进了一大步。但是会议在反“右”倾时没有注意到“左”倾情绪的滋生,以至后来瞿秋白发展了“左”倾盲动主义。 8中国民主政治同盟

民盟于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立,当时的名称是“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其时,由于“皖南事变”

3

的发生,国共合作遭到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危机四伏。国共两党以外一些主张抗日的政党和人士,迫切希望联合起来,为坚持团结民主抗日而斗争。于是,即以部分国民参政员于1939年11月成立的“统一建国同志会”为基础,成立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参加者有: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后改称民主社会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后改称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的成员及其他人士,公推黄炎培为中央委员会主席。旋黄炎培辞去主席职务,推举张澜任主席。1941年10月10日,在香港的民盟机关报《光明报》发表《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成立宣言》和《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对时局主张纲领》(简称“十大纲领”)。1942年,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加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遂成为集合“三党三派”的政治党派。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最初的政治主张是“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加强国内团结”,并积极组织成员参加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宪政运动。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在重庆召开全国代表会议,决定将名称改为“中国民主同盟”,由团体会员制改为个人申请参加。同年10月,发表《对抗战最后阶段的政治主张》,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1947年10月,国民党政府悍然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11月,民盟总部被迫解散。民盟地方组织和盟员转入地下斗争,民盟的海外组织积极开展活动,继续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1948年1月,民盟在香港召开一届三中全会,成立临时总部,公开宣布同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为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实现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同年5月,民盟与各民主党派一起,通电响应中国共产党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五一口号”。1949年3月,民盟总部由香港迁到北平。同年9月,民盟代表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筹建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民盟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为民盟的政治纲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新中国人民政权工作和国家事务管理,推动盟员和盟所联系的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特别是在参加国家文教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56年2月,民盟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一切为了社会主义”的口号。为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民盟积极发挥作用,就知识分子问题和文化教育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远见的意见和建议。1957年,由于“左”的错误,特别是“反右”扩大化,使民盟受到严重挫折。“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破坏,民盟各级组织被迫停止活动。粉碎“四人帮”以后,民盟逐步恢复组织活动。

民盟:1941年3月19日在重庆秘密成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他是一个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松散的政治联盟,是一个国共两党势力之外的具有代表性的中间性政党它的成立是中间派势力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它的成立加强了中国抗日和争取民主的力量,1944年9月19日取消“政团”二字,改成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 9中国民主社会党

中国民主社会党由“国家社会党”和海外之“民主宪政党”合并而成,1946年8月14日成立于上海。自称“以民主方法实现民主社会主义的国家为宗旨。创始人张君劢不担任主席,由徐傅霖代理。1949年中国民主社会党中央总部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1950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布为非法组织。1954年、1959年两次分裂,双方各自召开代表大会,成立中央党部。该党1949年随国民党一起去台湾,其政治主张与国民党无异,外界称为国民党办的党外之党、“政治花瓶”。 10张东荪

国民党党魁,中间政派右翼,1936.9在《自由评论》上发表文章.其政治主张1攘外是目前中国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2国内各正派力量在攘外的旗帜下要联合起来3国民党应开放党禁,容纳异党异派.其积极推动了抗日民主进程

梁启超,张东荪是基尔特社会主义(行会主义)的代表,其观点为1)中国的出路在于发展实业,中国的希望在于绅商阶层.2)基尔特社会主义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3)反对无产阶级政党,反对暴力 11.论述: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政策的改变 国民党政策:和平统一 (1)吴铁城:《中国统一运动之途径》1937年初,阐述和平统一的方针。A目前国民党努力的的方向是完成并巩固国家统一;B国家的统一以军令政令彻底的统一为关键;C扫除统一障碍联省自治论,阶级斗争论,人民战线论;D实现国家统一的具体方法是:启发民族意识,确立中心思想,信仰三民主义,发展经济建设,拥护最高领袖。

4

(2)潘功展:《统一与和平》进一步阐发和平统一政策A同意不同于联合B达到统一的途径是和平与战争,必要时仍可使用武力戡乱C先统一在抗敌,统一的关键在于消灭军队系统

(3)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1937.2召开,A落实联共抗日方针B落实和平统一方针(统一军队,统一政权,不要宣传赤化,停止阶级斗争) 共产党政策

统一领导权问题:独立自主

(1)刘少奇:党内教材,《民族统一战线的基本原则》1936.11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问题 (2)发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1937.5,禅师坚持领导权的重要性 12.20世纪30年代改良主义思潮

背景:战后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致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萧条,外加天灾人祸,农村经济凋敝,民族危机加重,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矛盾日益加深.一些不满足现状又反对暴力革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政治上的改良来谋求中国的出路.改良派的言论充满各种报刊,其主张有“好人政府”、“省自治”、“联省自治”、“制宪救国、废都裁兵”等。上述资产阶级改良主张都否认或忽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是中国的根本乱源,反对或不赞成反帝反封建的暴力革命,表现了资产积极的软弱性,这些主张没有一个取得实际效果。事实证明:资产积极改良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13国共合作

A国共第一次合作 条件

(1)理论基础:统一战线,革命同盟军

(2)二七惨案的教训,中国人民的敌人是异常的凶猛而且强大

(3)国民党:孙中山热烈欢迎十月革命,国民党内组织涣散,需要新的血液

(4)共产党:刚建立不久,处于封闭状态,为成为群众型政党,与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可以借着国民党的旗帜开展群众运动 (5)共产国际的推动 形成:

(1.)最早提出国共合作的是孙中山。

(2).1922年6月15日,中共通过发表对时局的主张。

(3).中共通过革命实践和共产国际的帮助,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4).1922年8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苏俄特命全权大使越飞一同来华。 (5).1922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杭州西湖会议。 (6).1923.5共产国际对中共发了三次指示,“建立反帝统一战线,领导权应属工人阶级政党,设法建立工农联盟。”

(7).1923.6共产国际做出了关于中共和国民党的关系的决议。 (8).1923.6中共在广州召开了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9).1924.1.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国共合作的正式成立。 意义:

(1)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使死气沉沉的国民党获得了新生。

(2)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使新生的中国共产党也得到了发展。国共合作后,许多共产党员以双重身份走上了国民革命的第一线,成为中央和各地的领导人,这就大大开拓了政治视野和活动范围,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内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迅速扩大了革命影响。

(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国共合作后,建立了革命武装,发展了工农运动,巩固了广东革命根据地,进而举行北伐,发动了反对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并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4)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全国革命高潮的到来。这次国共合作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广泛地动员了工农群众,开创了民主革命的新局面,促进了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这是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践民主革命纲领和统一战

5

线政策的重大胜利,也是孙中山推进中国革命的巨大历史功绩。 B第二次国共合作特点

(1)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 (2)两种政权和两种军队的合作

(3)双方没有共同遵守的共同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

(4)国际环境及有利有极其复杂,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C比较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

同:1)我党倡议、推动形成,顺应历史潮流,合乎人民愿望,对中共现代史起了积极作用。 2)反帝是一致的。第一次反日、英、美,第二次反日。 3)两党都争夺领导权。

异:1)范围不同:第二次比第一次有更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斗争,它包括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和其他爱国人士;而革命统一战线是四个革命阶级的革命联盟。

2)组织形式不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没有正式的组织机构,没有为国共两党共同承认和正式公布的统一的政治纲领;而革命统一战线有统一的政府机构,有统一的政治纲领——新三民主义。 3)合作方式不同:第二次是党外合作,国民党的纲领《抗战建国纲领》,我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第一次是党内合作方式。

4)政权和军队的掌握不同:第二次,国共双方各自拥有军队和政权;第一次的军队和政权基本上都由国民党掌握。

5)第二次合作始终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第一次存在着国民党右派争夺领导权的斗争。

6)结果不同:革命统一战线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而中途破裂,导致大革命的失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尽管存在着矛盾和斗争,但在中共的努力维护下,坚持到抗战的全面胜利。

7)任务不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败日本法西斯,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实现国家的统一。 14广州国民政府统治

中华民国第一届国民政府于1925年7月1日在广州成立,当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它采用委员制取代大元帅府的一长制,国民政府宣布它的 职责是履行孙中山遗嘱,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消灭帝国主义势力;对内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消灭军阀势力。为此,积极整顿内部,实现了军政、民政和财政的统一。随后在广州国民政府的领导下,国民革命军通过第二次东征、南征,先后消灭陈炯明、邓本殷为首地方割据军阀势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北伐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1925年6月14日,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决定将原大元帅大本营改组为国民政府。次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由代理大元帅胡汉民于27日发布改组政府令。本年7月1日,第一届国民政府宣告成立。1926年11月8日,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把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迁往武汉。本年12月5日,国民党中央正式宣布中央党部和政府停止在广州办公,各机关工作人员分批前往武汉;广州国民政府的历史使命随之结束

广州国民政府建立于1925年7月1日,当时正是国共合作时期.它采用委员制取代大元帅府的一长制,汪精卫、胡汉民、廖仲恺、张静江等16人为委员。汪精卫、胡汉民、谭延闿、许崇智、林森为常务委员。汪精卫任主席。下设财政、军事、外交等部。聘鲍罗廷为高等顾问。国民政府宣布它的职责是履行孙中山遗嘱,对外废除不平等条约,消灭帝国主义势力;对内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消灭军阀势力。为此,积极整顿内部,实现了军政、民政和财政的统一。随后在广州国民政府的领导下,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为北伐战争创造了条件.1927年初,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 15抗战

(1)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 ①抗战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抗战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供了一个弱国战胜帝国主义强国侵略的经验和范例,也促进了民族觉醒和唤起了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采用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在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同时,使党和人民得到巨大发展。这一切都为民主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国现代史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中国现代史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131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