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07成本会计案例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成 本 会 计》

案 例

编 者:葛 素 云

二零零七年二月

1

成本会计案例1

(一)资料

为了充分发挥成本会计的职能作用,圆满完成成本会计的任务,企业必须科学地组织成本会计工作。成本会计工作组织主要包括设置成本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成本会计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会计制度等。一般来说,企业应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的特点、生产规模的大小和成本管理的要求等具体情况来组织成本会计工作。但是,有许多企业在组织成本会计工作时并没有认真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 实例3 武小波于200X年8月从某财经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东方机械厂当成本会计核算员。财务部成本会计科李科长向武小波介绍了该厂的基本情况:

该厂主要生产用于矿山企业的大型重型机械,全厂设有8个基本生产车间,分别生产矿山机械的各种零件和零部件的组装。另外,还设有4个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和其他部门提供劳务。该厂现有会计人员38人,其中成本会计人员8人(不包括各个生产车间的成本会计人员)。该厂规模较大,但为了集中控制成本和进行成本分析的需要,现在实行的是厂部一级成本核算体制,但有人建议该厂应该实行车间和厂部两级成本核算体制。 李科长让小武对企业生产经营特点、成本核算和其他方面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之后回答如下几个问题:

(1) 根据本厂的具体情况,应采用一级核算体制还是两级核算体制? (2) 车间和厂部应该设置哪些成本会计核算的岗位? (3) 车间和厂部应该设置哪些成本核算的总账和明细账? (4) 对企业现行的成本核算模式提出进一步的改进意见。 (二)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问题并说明理由。

成本会计案例2

(一)资料

对于学习和运用成本会计的人来说,明确区分“成本”和“费用”的概念是学好、用好成本会计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而对于初学者来说,经常

2

会对“产品成本”、“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等概念发生混淆。 实例:某企业6月份有关成本费用资料如下: (1)生产耗用原材料60000元; (2)生产耗用燃料3000元; (3)生产耗用水电费1 000元; (4)计算生产工人工资15000元; (5)计算车间管理人员工资5000元; (6)计算销售部门人员工资4000元; (7)计算企业管理人员工资9000元; (8)支付车间办公费1 000元; (9)支付厂部办公室电话费800元; (10)支付第三季度报刊杂志费600元; (11)支付购买职工劳保用品费1 400元; (12)支付车间机器修理费300元;

(13)支付为购买车间设备借款应由本季度负担的利息30000大 (14)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净损失10000元。

该企业会计人员将上述费用分类列示如下:

生产成本=(1)+(4)+(5)+(6)=84000(元) 生产费用=(2)+(3)+(8)十(12)=5 300(元) 期间费用=(7)十(9)+(10)+(11)+(13)+(14)二51 800(元) (二)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企业会计人员对这些费用所做的分类是否正确?

并说明理由。

成本会计案例3

(一)资料

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止一种,那么为了正确地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正确地分析和考核各种产品成本计划或定额成本的执行情况,必须将应计人本月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正确地进行划分。否则,将会导致各种产品成本偏离其实际成本水平,进而影响经营决策或定价决策的合理性与正确

3

性。

实例: 某小型制造企业生产甲、乙、丙3种产品,其中甲、乙产品为

盈利产品,丙产品为亏损产品。然而,经过预测分析,丙产品虽然亏损但不应停产,因为丙产品曾经是企业的核心产品,所占销售比重较大,对于企业的固定成本有很大的分摊和支撑作用。经过该厂新来的财务主管赵辛的调查发现,该厂的制造费用是采用平均的方法分配到各种产品成本中去的,但是,根据受益原则,由各种产品引起的制造费用各明细项目并不相同。例如,用于生产丙产品的机器设备有90%已提足折旧,因此丙产品应分摊的折旧费用比较少,而用于生产甲、乙产品的机器设备大多为新购置的,分摊的折旧费用较多。而当企业采用平均的方法分摊时,无疑会加大丙产品的费用负担,其他类似的费用如生产用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生产检验费等,都使丙产品多摊销了很多费用,这是很不合理的,也是导致丙产品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赵辛将这一做法的不合理之处向主管领导做了汇报和说明,但该领导认为,这样分摊费用一是可以简化核算,二是可以使新产品和乙的毛利率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可以与同行业其他企业竞争的水平,所以最好还是维持现行做法。 (二)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企业的这种做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成本会计案例4

(一)资料

在正确划分了生产经营管理费用与非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生产费用与经营管理费用的界限、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和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之后,已经确定了各成本计算对象本期应负担的成本费用。这时,还要根据月末产品的完工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完工产品和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否则将会影响完工产品总成本与单位成本的正确计算和确定。

接案例3,赵辛还发现企业不仅在各种产品之间费用划分上存在着不合理之处,而且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上,也因为简化核算而采用了不合理的方法。该厂在产品数量较大且各月之间变化也较大,各种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多,原材料费用大多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但在产品的完工程度

4

不尽相同。而该厂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问题上所采用的方法是:所有费用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实际数量比例分配。 (二)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该企业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成本会计案例5

(一)资料

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是多种多样的。为了科学地进行成本管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需要对种类繁多的费用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合理分类,其中最基本的分类方法是按费用的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分类。但初学者往往非常容易混淆这两种分类的概念和内容。

案例 : 在成本会计学教学过程中或各类财经职称、资格考试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学生对于下列概念不加区分或混淆使用:“外购材料’’与“原材料”(或“直接材料’)、“外购燃料’’和“外购动力”与“燃料和动力”、“‘工资”和“职工福利费’’与“工资及福利费”(或“直接人工”)等。 (二)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分析产生差错的原因?并说明理由。

成本会计案例6

(一)资料

费用的分类方法除了按照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分类之外,还可以按照其与工艺过程的关系分类以及按照其计人产品成本的方法分类,而这两种分类法下的概念和具体内容也是极易混淆的。

案例:1、 学生甲在参加职称考试时遇到如下题目: (多选)专设成本项目的生产费用( )。 A.是直接生产费用 B.可能是直接计入费用 C.是间接生产费用 D.可能是间接计入费用 该学生的答案是(AB)。

2、学生乙在成本会计课上做老师布置的习题中有四道相近的题目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07成本会计案例在线全文阅读。

07成本会计案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5110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