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上级的决策部署,就是对群众不负责,就是违背绝大多数群众的根本利益。
实现对上负责与对下服务的有机统一。一是要求我们既要坚决贯彻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又要区分不同情况不同环境创造性地抓好落实,既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走样执行、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是要结合本村实际,创造性地抓好落实。二是要求我们努力克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小团体利益的狭隘,凡事从大处着眼、从长远计议,不能因为片面追求局部利益、眼前利益而损害了整体利益和群众的长远利益,不能因小失大,好心办坏事。比如,我市现在正在开展的潭江干堤、台城河、烽火角水系三大河流主要险段和重点区域的整治工程,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件利民的大好事,但是河障拆迁必然会影响到部分人的利益,这时我们就要从群众的整体利益出发,坚决按时按刻完成任务,洪水不等人,不能为了照顾少数人的利益延误了时间,损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三是要求我们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从内心深处真正拥护和支持,并将这种拥护和支持传导给群众,把中央和省、市委的重大决策、镇党委和政府的工作安排部署向群众讲明白,让群众知道上级做出这种决策部署目的是为了维护最广大群众的长远利益、集体利益,最终目的是为了造福人民,从而争得最广大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四是要求我们以实际行动带头抓好决策部署的落实,对项目建设拆迁征地、优化发展环境、环境污染治理、农村绿化攻坚以及承担急难险重任务、重要敏感时期维护社会稳定等影响全市大局的重点工作,只要是上级党委政府做出的决定、提出的要求,就要毫不犹豫地执行,坚决果断地执行,组织宣传发动群众无障碍地执行,确保执行到位,不偏不倚,
11
干净彻底,切实做到平常时期能够看得出来、关键时刻能够站得出来、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时候能够豁得出来。
三要增强发展意识,提升带动能力,正确处理好“带头致富”与“带领群众致富”的关系。农村有句俗语,“群众富不富,要看村干部”,这句话应该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说,群众富不富,得看村干部是否先富起来了,是否具有榜样示范作用,是否激发了群众发家致富的热情;另一方面是说,群众富不富,还得看村干部的带富能力如何,是否把发家致富的经验、方法、路子传授给了广大群众,是否带领全村人都富起来。因此,广大村干部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切实增强发展意识,努力在提高自身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上下功夫。首先,要自己先富起来。“打铁先需自身硬”,这样才能为群众树立榜样,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特别是在普遍存在思想不够开阔、害怕投资风险意识的农民当中,榜样的确能发挥巨大的典范效应,群众看到村干部富了,就会主动学习,争相效仿,无形中就增强了村干部的号召力。“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如果整天叫群众搞这搞那,让群众发家致富,而自己却什么都搞不起来,仍然守着贫穷过日子,那么说的再好群众也不会听、不会信,就无法带领群众致富。XX镇XX村支部书记XX同志,自家经营60多亩花卉种植基地,年收入近20 万元,还有像XX村的干部每人都种植黑皮冬瓜、尖椒等经济作物在3亩以上,其中妇女主任种植有8亩经济作物,像他们这些有致富能力的干部,在带领群众发展生产中,就会有比较强的带头作用和说服力。因此,村干部要以争当“科技明白人、管理内行人、致富带头人”为目标,通过在职学习与脱产进修同抓,短期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课堂教学和现场示范互动,走出去参观与本
12
地实践锻炼相结合等多种办法,着力提高致富本领,让自己先富起来,使自己确确实实成为村里的一个标杆。其次,要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村干部必须要有这种带动群众致富的觉悟和责任感,不能是一些村干部带头致富了,而出现大部分村民想富却没门路,想富缺技术,想富不会富的情况。村干部要心怀“任职一届,造福一方”的责任,扑下身子,不辞辛苦,想方设法为群众寻找致富门路,寻找适合本村实际的致富项目,特别是对贫困群众要帮思想、帮劳力、帮资金、帮技术,尽快帮助他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实践证明,富裕村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村里一定有一个或几个心里装着群众、有吃苦奉献精神、有致富能力的好带头人,要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带的局面,加快推进全市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要增强稳定意识,提升化解矛盾能力,正确处理好促进发展与维护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发展是根本目的,稳定是前提和基础。近年来,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稳定因素日渐增多,一些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并成为影响农村稳定、阻碍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村级组织是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村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是本村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人,肩上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从全市矛盾纠纷产生的规律看,绝大多数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之所以层层上交,主要是由于在矛盾萌芽阶段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解决,从而导致矛盾越拖越大,解决起来越来越难。应该说,在化解矛盾纠纷上,村干部具有特殊的优势和条件。第一是信息优势,大家天天与群众打交道,消息比较灵通,村里发
13
生的大小事情大家几乎都能做到心中有数,对农村各种亲朋邻里关系也都了如指掌,因此能够在第一时间介入、在第一时间化解矛盾,能够很快理清矛盾产生的根源,找到及时化解的办法;第二是乡亲优势,与群众住一个村,即使不是亲戚也是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大家相互之间比较了解,在进行矛盾纠纷调解时更容易说得进话,群众也乐于接受,一些市镇干部调解不了的矛盾纠纷,村干部却可以通过亲戚关系、邻里关系比较容易地化解;第三是身份优势,有句话叫“县官不如现管”,由于村干部在本村内威信比较高,与群众更加贴近,群众更加信任,特别是对那些无理上访或上访要求过高的群众,村干部做思想工作更容易入耳入心。因此,我们要站在维护全市稳定大局的高度,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认真开展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切实把农村的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是要全面准确掌握第一手信息,对本村情况做到心中有数,谁家有困难了,哪里有问题了,谁需要帮助,需要给谁做工作,都要掌握清楚,以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二是要切实承担起维护稳定的第一责任,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时刻紧绷维护稳定这根弦,既不能光为了发展不考虑稳定问题,造成经济发展了甚至是没发展,矛盾却产生了一大堆;也不能为了维护稳定而不发展,这种消极的做法更不可取。三是要掌握维护稳定的方法,做到早发现、早解决、早控制,本村能解决的要介入快、调处快,本村解决不了的,要认真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并及时上报镇,寻求帮助来解决问题。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过程中,要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把法律宣传贯穿调解的全过程,使每一次调解工作都是一堂法制宣传、教育课,逐渐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群众依法有
14
序上访,通过正确的方式、方法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四是要切实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处理好邻里关系,开展好“文明村镇”等评选活动,通过积极健康的文体活动,引导群众热爱家乡、共谋发展,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舆论氛围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吸引群众的注意力,坚决反对封建迷信,抵制“六合彩”,打压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空间,净化农村精神文明市场,从而有效减少农村不稳定现象发生。如XX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十分注重教育,兴学校、习书画、建乐社、开武馆,组球队,育才健体等精神文明建设,为促进农村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要增强廉洁意识,提升自律能力,正确处理好民主治村与依法治村的关系。上次听了XX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XX同志的事迹报告会后,我感觉舍“小家”为“大家”的清正廉洁的好干部应该还有不少,需要我们有关部门进一步发发掘,并大力推广他们的先进事迹,为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树立学习的榜样。“公生明,廉生威”,只有公正才能清明,只有廉洁才能有威信。村干部与农民群众朝夕相处,一言一行群众都在密切关注,是否一心一意为群众谋福利,群众心里明白,是否清正廉洁两袖清风,群众心里也都一清二楚。要想塑造自身的良好形象,必须首先做到廉洁从政、一心为民。一要靠自觉。切实加强自身修养,经常性地进行自查、自纠、自省、自警,时时刻刻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管住“嘴”,干部吃喝问题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普通百姓吃喝群众不会说三道四,但是干部如果存在吃喝现象,群众一定会说这里面有问题,所以广大干部要切实做到不大吃大喝,不互吃互喝,不受办事人请吃,更不能公款吃喝,挥霍浪费。要管住“手”,深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在全市村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