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串娴熟的操作,向大家展示了“车工大师”的风采。
他受得了辛苦,耐得住寂寞,埋头苦干却自得其乐,做人简单朴实,却总能赢得尊重。他就是7107厂宋子深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车工大师——宋子深。 执着:雕琢自磨刀七年开始
1987年,技校毕业不久的宋子深进了7107厂。当上了一名车工。初来时,宋子深被安排到工模具车间,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他勤学苦练。即使耳朵被轰鸣的砂轮机震得发痛,手上磨出了血泡,鼻孔全是黑色的粉末,苦练车刀刃磨技术。进厂不到一年,宋子深就成了出名的“刀郎”,由他磨制的刀具加工出的零件比普通刀具加工出的精度高出四五倍。分管技术的副厂长刘利芳对记者说道,1988年在国家重点型号的研制过程中车间接到了膜片加工任务,设计人员多次更改零件尺寸,仍不能冲制出合格零件。宋子深得知情况后,主动请缨,他亲自制作、加工、组装模具,最终一次试模成功!全厂沸腾! 钻研:从技术能手到技能人才
在工模具车间一干就是7年,打好了基本功,他开始转攻技术和实践创新。7107厂为国家某重点型号配套的球形零件精度要求0.0005毫米,粗糙度0.04微米,几个回合下来,精度在0.001左右不能提升,这时候,车间领导将这项任务交给了“宋大师”,之后的半年宋子深和工友们一起“泡”在车间,不分昼夜地做试验。记录数据、测算效果……徒弟余晨由衷佩服地说:“‘大师’搞起研究来完全就是‘拼命三郎’,不吃饭也不睡觉!”经过不懈攻关,宋子深和他的团队成功地将该零件达到精度小于0.0002毫米,粗糙度小于0.01微米。这样
16
的指标,让设计师、工艺师、装配人员都感到不可思议,也让高精度陀螺仪电机的装调合格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车间主任曹铁铸说起宋大师是满脸的自豪。宋子深先后参与的攻关精密加工课题百余项,全厂上下都知道“有难题找大师”。 奉献,不贪功带出先进团队
2006年,宋子深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全国技术能手;2012年,宋子深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也成立了。名气大了,宋子深自然成了“香饽饽”。几年来,多家企业都向宋子深抛出“橄榄枝”,并承诺高薪酬、高职务、高待遇,但宋子深都婉言拒绝了,继 续着他平淡的生活,干着他热爱的工作,“我对7107厂很有感情,航天事业的大平台成就了我,也让我有更多发挥自己技能的空间,每当看到神舟飞船上天,某型号系列火箭发射等,我的心里就充满了自豪感。”宋子深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航天需要工匠,更需要接班人。多年来“宋大师”先后带徒十余人,特别是工作室成立后,组织各类培训、讲座百余次,无私的他将多年揣摩总结的绝技绝活传授给大家,如今的工作室早已春色满园。十余人先后获全国国防科技系统劳模、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劳模、国防科技工业技术能手、航天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称号。而他,宋子深仍脚步匆匆地穿梭在生产现场,神情严峻地忙活着他的任务。
5分钟
课堂小结:
1. 工匠的淡泊宁静
教后记:
17
归纳法
第三讲:第一节 严谨求实
引入新课: 5分钟
精益求精
作为一个古老的成语,意思是已经把事情做得非常出色了,但还30分钟 要追求更加完美。作为一种精神,精益求精是优秀的工匠们共同具有 的思想特征和从业准则,那就是“要做就要做最好”。他们以严谨的 工作态度、纯粹的专业眼光严苛地审视自己的工作,酝酿最完整最完 善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关键,不允许有任何疏漏;他们一板一眼、一丝 不苟地做事,杜绝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甚至将“捷径”看做是最大 的“弯路”,把“敷衍”看作是对自己的“犯罪”。
讲授新课:
能够研发大型客机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几种体现。在这个处于
现代工业体系顶端的产业里,手工工人虽然已经越来越少,却不可代替,即使是生产高度自动化的波音和空客,也都保留着独挡一面的手工工匠。胡双钱就是一位这样的工匠。
一、严谨求实
严谨是一种严肃认真、细致周全、追求完美的工作态度;求实则是通过客观冷静的观察、思考和探求,悟透事物的内在机理,再采取最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做事原则。可以想见,胡双钱和他的工友们,以及所有参与飞机研发、设计和制造得员工,如果没有这种对自己所在岗位、所做工作意义的深刻理解和细致缜密的规范流程,那升
18
讲解法
提问法
举例法
空的飞机将是怎样的一种状态。
(中国上海商用制造公司总装制造中心的现代化厂房里,有一个并不起眼的角落,那就是钳工班所在的地方。56岁的胡双钱是在这里年龄最大的钳工高级技师,也是这个钳工班的班长。他的工作是对飞机重要的零件进行最后的细微调整:打磨、钻孔、抛光,将精度做到精密机床也无法达到的设计标准。)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这是古代人所说的严谨求实。而胡双钱用规范、标注和精确来对待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艺、每一次检测,将“容易”的事当“艰难”的事做,将“细小”的事当“天大”的事做,这是一个当代工匠对严谨求实的哲学实践,在当今世界所有大飞机制造工程中,这是任何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和精密机床都无法取代的。
刘向前的故事和胡双钱几十年无次品的事迹,诠释了一个优秀工匠都“习以为常”的道理:不管你技艺多高超,经验多丰富,面对每一项任务都要“三思而后行”,都要明确你讲做的是怎样的作品,具有怎样的功能,适用怎样的工艺,达到怎样的品质。只有明确了这些目标要求,才能够胸有成竹,才能将每个步骤、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牢牢地掌握在手中,才能杜绝一切可能的失误和差错,也才能最终打造出可以堪称完美的作品。
(刘向前:2016年2月的一天,建设中的山东海阳核电站,在安装价值3.4亿元的蒸汽发生器过程中,起固定作用的螺栓断在了设备里。情急之下,施工方慕名找到了洛阳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请求取出设备里11颗直径44毫米、长120毫米的特大断螺栓,并提出了
19
苛刻到极致的工艺要求:作业时,任何工具都不允许和螺孔内的螺纹有任何接触,更不允许划伤核电设备的任何零部件。)
5分钟
课堂小结:
1.严谨求实:
教后记:
胡双钱事迹刘向前事迹20
小结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工匠精神 教案 1.1—4.1(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