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通过不同温度下测试某沥青的针入度,并对各温度对应的针入度进行回归,得到其针入度敏感性系数 A=0.035, 试确定该沥青的胶体结构类型及特性。
第三章 沥青混合料
一 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影响集料与沥青之间粘附性最根本的因素是 。
A.集料的表面纹理 B.沥青的胶体类型 C.拌和时间的长短 D.集料的化学成分 2.能够改善沥青混合料高温抗车辙性能的措施包括 。
A.提高沥青标号 B.选择间断矿料级配类型 C.增加矿料最大粒径 D.适当降低沥青的用量 3.表征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指标是 。
A.饱和度 B.空隙 C.马歇尔稳定度 D. 残留稳定度 4.残留稳定度表征沥青混合料的 。
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水稳定性 D. 疲劳性能 5.动稳定度指标表征沥青混合料的 。
A.高温稳定性 B.低温抗裂性 C.水稳定性 D.抗滑性 6.下列选项中, 属于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A.AC—13Ⅰ B.AC—16Ⅰ C.AM—16 7.马歇尔稳定度随着沥青用量的增加而 。 A.先增大后减小 B.增大 C.减小
8.能够较好的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是 。
A.马歇尔试验 B.浸水马歇尔试验 C.薄膜烘箱试验 D.车辙试验 9.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矿粉的目的是为了( )
A、提高密实度;B、提高稳定度;C、增加流值;D、改善工艺性 10.车辙试验主要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 )的验证性指标。 A、高温稳定性;B、低温抗裂性;C、耐久性;D、抗滑性
11.沥青混合料随沥青用量的增加而出现峰值的物理力学指标是 。 A.表观密度 B.流值 C.空隙率 D.饱和度
12.在进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初始值OAC1时, 指标不会用到。
A.马歇尔稳定度最大值 B.目标流值范围中值 C.目标空隙率范围中值 D.目标沥青饱和度范围中值 13.以下试验中, 用于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
A.车辙试验 B.冻融劈裂试验 C.弯曲试验 D.蠕变试验
14.对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都有很高要求而对水稳性要求较低的气候分区是 。 A.1-3-1 B.1-1-4 C.3-1-2 D.1-1-1
15.采用表干法进行沥青混合料密度检测的条件是沥青混合料 B 。
A.吸水率小于0.5% B.吸水率不大于2% C.吸水率大于2% D.空隙率较大 16. 是既满足强度要求,又满足工作性要求,还较经济的配合比设计。 A、初步配合比 B、基准配合比 C、 试验室配合比 D、施工配合比 17.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 。
A、材料之间的粘聚力 B、内摩阻角 C、混合料的类型 D、施工工艺
18.在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的用量不宜过多,不超过集料总量的 。 A、10% B、20% C、30% D、40%
19.影响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因素________。
A、沥青的粘度 B、矿料的级配 C、混矿料的尺寸、形状 D、沥青用量 20.沥青混合料与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起优点在与________。
A、施工方便,养护期短 B、路面无接缝,行车舒适 C、工程造价高 D、可再生利用 21.在SMA混合料中,掺入纤维的作用??
A、稳定沥青 B、增加粘结力 C、提高抗剪强度 D、增加抗拉强度和抗滑能力 22.沥青在矿料表面形成________可以提高沥青的粘结性。 A、自由沥青 B、结构沥青 C、沥青薄膜
23.随沥青用量的增加,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 )。 A、减小 B、增加 C、先减小后增加 D、先增加后减小
6
二 填空题
1.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是4.8%时,该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是_________。 2.称取含水率为5%的湿砂300克,干砂的质量是________。
3.沥青混合料矿料组成设计内容包括 和 两方面的要求。
4.当沥青混合料的油石比是5.3%时,混合料的沥青含量是 ;含水率为5%的湿砂250克,烘干后干砂的质量是 。(保留一位小数)
5.沥青混合料残留稳定度试验检验混合料的 ,车辙试验验证混合料的 。
6.沥青混合料有三种组成结构: 、 、 ,其中第二种的内聚力C值 、内摩阻角ф值 。
7.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的三个阶段有: 、 和 。 8.在马歇尔试验中,反映材料强度的指标是 ,反映混合料变形能力的指标是 。
9.测定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方法有 , , ,其中试验方法最符合混合料在路中的受力状态,而目前工地上广泛采用的是 试验方法。
10.沥青混合料按矿料最大粒分为 、 、 、 。 11.沥青混合料技术性质有 、 、 、 。 12.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有 、 、 三个类型。 13.沥青与矿料之间的吸附作用有 与 。 14.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与 。
15.沥青混合料粘聚力的影响因素有 、 、 、 。
16.根据沥青与矿料相互作用原理,沥青用量要适量,使混合料中形成足够多的 沥青,尽量减少 沥青。 17. 我国现行沥青混凝土技术指标是按 方法检配,其技术指标项目包括 、 、 、 、 。
18.沥青混合料中,沥青与矿料发生吸附作用,形成扩散结构膜称为 沥青,可改善沥青原有的 性质。 19.沥青混合料若用的是石油沥青,为提高其粘结则应优先选用 矿料。
20.沥青混合料的 、 、 、 、 统称其技术性质。 21.沥青混合料(骨架—空隙结构)的强度主要是由矿料间的 决定。
22.沥青与矿料之间的吸附作用主要有物理吸附由 作用形成 吸附 ____层,水稳性 ;化学吸附由 作用而形成 吸附层,水稳性 。 23.按拌合铺筑温度分类,沥青混合料可分 , , 三种。
24.按我国现行试验规程,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的试验方法集料的粒径有关,大于13.2mm采用 ,小于13.2mm采用 。
25.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采用_________试验,主要测定_________、_________两项指标。 26.沥青混合料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的大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判断题
1.为适应长期使用的耐久性和夏季高温变形需要,要分别控制沥青混合料空隙率的上限和下限。 ( ) 2.沥青混凝土中加入矿粉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混合料的空隙率。 ( ) 3.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时间越长,混合料的均匀性越好。 ( )
4.沥青饱和度是指压实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体积填充矿料间隙体积的百分率。( ) 5.沥青混合料中残留3%--5%的空隙,是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要求。 ( ) 6.采用冻融劈裂试验方法评价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 ( )
7.SMA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优越的主要原因在于采用了改性沥青。 ( ) 8.一般而言,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越大,其高温抗车辙性能越差。 ( ) 9.沥青砼和沥青碎石不同点主要是沥青含量不同。 ( )
10.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用量比最佳用量多0.5%,是允许的。 ( ) 11.一般沥青混合料骨料级配好,则其施工和易性好。 ( )
12.沥青与矿料产生物理吸附后,要比产生化学吸附的水稳定性差。 ( ) 13.马歇尔模数愈大,沥青混合料车辙深度愈小。 ( )
14.密实型级配的路用沥青混合料的基本要求是最小空隙率和最大摩擦力。( ) 15.沥青的针入度愈大,则所配制的沥青混合料强度愈高。 ( )
16.由于试件的变异性,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比TSR有可能大于100%。( )
7
17.由于沥青混合料中的空隙易于造成混合料的老化,所以路用沥青混合料中的空隙率越小越好。 ( ) 18.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越小,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越长。 ( ) 四 简答题
1.沥青用量的变化对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有何影响? 为什么? 2.什么是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稳定性?
3.根据所列三种矿料的级配范围,进行命名并分析当用做沥青混合料的矿料时各自路用特点。 4.试述提高沥青与石料粘附性的技术措施?
5.沥青混合料可分为哪几种结构类型?各有何特点?
6.分别采用连续级配或间断级配构成的沥青混合料形成车辙的可能性是否一样?为什么?
7.用马歇尔法确定沥青用量的指标(规范规定的常规指标)包括那几个,各自的8.含义是什么,分别表征沥青混合料的什么性质。 9.何谓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如何确定? 10.试述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性质及其评价控制指标? 11.分析空隙率的大小对沥青混合料性能有什么影响?
12.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性质有哪些?高温稳定性用哪些指标评定? 13.影响沥青混合料抗剪强度的因素?
14.热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可分为哪两大步骤? 15.确定沥青混合料类型的依据。
16.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包括哪些内容?
17.根据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组成特点,沥青混合料的类型如何划分及各自性能如何? 18.沥青混合料结构强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19.沥青与矿料会发生那些相互作用?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20.沥青混合料进行疲劳实验时,有那两种加荷方式?测定的疲劳寿命结构有何不同?简述其原因。 五 计算题
1.某沥青混合料做配合比设计时,各矿料掺配比例和相对密度如下表,沥青材料的相对密度为1.092,若油石比为6.0%时的沥青混合料视密度为2.425g/cm3,求其理论密度、孔隙率、沥青体积百分率、沥青饱和度。 矿料种类 石? 料A 石? 料B 砂 矿粉 (10---20mm) (5---10mm) 相对密度(g/cm 3) 2.76 掺配比例 (%) 32 2.73 25 2.66 36 2.69 7 2.某沥青混合料的视密度为2.38g/cm3 ,理论密度为2.51 g/cm3,沥青用量5.0%(油石比),沥青的相对密度为0.98。求该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矿料间隙率及沥青混合料的饱和度。 3.某AC-13沥青混合料得马歇尔试验结果如下表所列,沥青的相对密度1.02,集料的合成毛体积密度2.682,集料的有效相对密度2.713,请完善表中数据。(10分)
沥青含量(%) 空气中重(g) 水中重(g) 饱和面干重最大理论相试件毛体积相试件的空隙矿料间隙率沥青的饱和(g) 4.0 4.5 5.0 5.5 1157.5 1177.2 1201.7 1207.3 670.5 683.4 704.3 710.1 1161.8 1180.2 1206.1 1211.1 对密度 对密度 率(%) (%) 度(%) 第四章 石灰与水泥
一.判断题
1.石灰中钙含量越高,其质量越好。 ( ) 2.熟石灰主要成分为Ca(OH)2。 ( )
3.欠火石灰因熟化缓恒,所以石灰使用时必须提前消解。 ( )
4.欠火石灰水化慢、而且发生大量膨胀,可通过“陈伏”消除不良影响。( ) 5.评价石灰质量的主要指标是有效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 ( ) 二.选择题
1.过量的游离 CaO或游离MgO直接引起水泥 。
A.凝结时间不合适 B.安定性不好 C.强度达不到要求 D.工作性不良
8
2.石灰膏在储灰坑中陈伏的主要目的是__ ____。
A.充分熟化 B. 增加产浆量 C. 减少收缩 D.降低发热量 3.石灰是在____ ____中硬化的。
A.干燥空气 B. 水蒸气 C. 水 D.与空气隔绝的环境 4.由于石灰浆体硬化时 ,以及硬化强度低等缺点,所以不宜单使用 A.吸水性大 B.需水量大 C.体积收缩大 D.体积膨胀大 5.石灰在熟化的过程中 。
A.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体积不变 B.不产生水化热,体积膨胀 C.不产生水化热,体积不变 D.产生大量的水化热,体积膨胀 6.确定石灰等级的有效成份为氧化钙及 。 A.三氧化硫 B.二氧化硅 C.氧化镁 D.三氧化二铁 7.根据石灰的有效 含量,确定石灰等级
A.氧化钙 B.二氧化硅 C.氧化镁 D.A+C8.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 。 A. CaCO3 B. CaO C. Ca(OH)2 D. CaSO4 9.消石灰的主要成分是 。
A. CaCO3 B. CaO C. Ca(OH)2 D. CaSO4 10.石灰浆硬化时,内部以 为主。
A.结晶作用 B.碳化作用 C.消化作用 D.水化作用 11.石灰浆硬化后的主要成分有 。
A 碳酸钙 B 氢氧化钙 C 氧化钙 D硫酸钙 12.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是 。 A 消化 B 硬化 C 煅烧 D 陈伏
13.现行规范中在划分消石灰技术等级时,未作要求的指标是 。 A.细度 B. 密度 C.含水量 D. 有效CaO与MgO含量 三.填空题
1.石灰根据成品加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 、 。 2.划分石灰等级的主要指标是 的含量。
3.石灰在空气中硬化的原因是由于 和 两种作用。 4.石灰和水泥一般不单独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
5.生石灰的化学成份是 ,熟石灰的主要化学成份是 。 6.生石灰根据 及 两项指标划分为三个等级。 7.石灰硬化作用包括内部 作用和外部 作用。
8.未烧透的石灰称之为 ;将消化的石灰放置“陈伏”一定时间是为了消除 的危害. 四.简答题
1.试述石灰的煅烧.消解和硬化的化学反应,并说明其强度形成原理。
2.用于道路工程的石灰有哪些技术性质要求?简述石灰的强度形成原理(写出化学反应式)。3.气硬性与水硬性胶凝材料有何区别? 4.为什么要在石灰浆中掺入砂子? 5.简述石灰的硬化原理?
6.生石灰与熟石灰有什么不同?在使用运输和贮存时要注意什么? 7.为什么“陈伏”在池中的石灰浆,只能熟化而不能硬化? 8.为何石灰属于气硬性胶凝材料?
第五章 水泥
一.判断
1.实测强度达不到相应强度等级的水泥不能判为废品水泥。 ( ) 2.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入石膏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水泥产量。 ( )
3.为了便于工程使用,水泥的初凝时间应适当长些,终凝时间应适当短些。( ) 4.实测强度达不到相应强度等级的水泥判为废品水泥。 ( ) 5.在硅酸盐水泥中,C3S支配水泥的后期强度。 ( ) 6.在硅酸盐水泥中,C2S支配水泥的早期强度。 ( ) 7.普通硅酸盐水泥比掺混合料水泥早期强度低。 ( )
9
8.水泥石产生腐蚀的原因是水化物中含有 CaO。 ( ) 9.水泥中掺入石膏量愈大,缓凝效果愈明显。 ( ) 10.水泥中 C2S 含量愈大,水泥凝结硬化愈快。 ( ) 11.水泥颗粒愈细,比表面愈大,水化愈快,强度愈高。 ( ) 12.各种水泥得到相同稠度所需要的水量是不相同的。 ( )
1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大小与水泥细度有关,与熟料矿物成份无关。 ( ) 14.粉煤灰水泥水化热低,和易性好,适用于道路水泥混凝土工程。 ( ) 15.水泥标号是由标准试件 28天极限抗压强度确定的。 ( ) 16.混合材的掺量愈大,水泥的早期强度愈高。 ( )
17.硫酸盐的侵蚀是由于海水或污水中硫酸盐类与水泥石中的水化硅酸钙反应引起膨胀破坏的。 ( ) 18.普通水泥水化生成物的体积比反应前物质的总体积小。 ( ) 19.根据规范规定,普通水泥终凝时间不小于 12 小时。 ( ) 20.根据规范规定,普通水泥初凝时间不大于 45 分钟。 ( ) 21.矿渣水泥适用于有抗渗性的水泥混凝土工程。 ( ) 22.硅酸盐水泥宜优先使用于预应力混凝土。 ( ) 23.硅酸盐水泥宜先使用耐热水泥混凝土。 ( )
24.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成分中,对强度贡献最大的是 C3A。 ( ) 25.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成分中,对强度贡献最大的是 C3S。 ( ) 26.硅酸盐水泥和铝酸盐水泥混合使用,可大大提高使用效果。 ( ) 27.计算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是为了试验凝结时间和强度。 ( ) 28.普通水泥耐腐蚀性好,宜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工程。 ( ) 29.硅酸盐水泥强度高,适用于水库大坝混凝土工程。 ( ) 30.沸煮法主要检验水泥中因 CaO 引起的体积不安定。 ( ) 二.填空
1.掺入水泥中常用活性混合料有 , , 。 2.有助于提高水泥抗折强度的成分是 。
3.确定水泥净浆的标准稠度是为了 和 两项试验的测试结果对不同水泥之间具有可比性。 4.水泥熟料的主要成份有 . . 和铁铝酸四钙C4AF。 5.硅酸盐水泥的标号是以_______ . _______来划分并命名的.
6.水泥强度的标准检验方法是 ,水泥型号分为 和 。 7.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的标准测定方法是 ,所使用的仪器是 。 8.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扰分是在 、 、 、 。在水泥中掺入适量石膏的目的是 。
9.用沸煮法检验水泥体积安定性时,若试件表面有 、 、或 ,则为不合格。 10.测定水泥凝结时间是以 用水量制成的水泥净浆,从_
起至试件针沉入净浆,距底板 2 ~ 3mm 时所需时间为 时间,至试件沉入净浆不超过 1mm时所需的时间为 时间。
11.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目的是确定 ,其方法是将水泥与 按 的比例,制成 的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分别测定 、 、 天的抗压强度,在符合要求条件下,以 天的极限抗压强度作为水泥的 。
12.大坝水泥发热量低、故应提高水泥熟料中 含量,降低 、 含量。
13.一条受硫酸盐污染的河流两岸,需修建水泥混凝土泊岸,为减少河水腐蚀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1) ,(2) ,(3) 。
14. 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有 , , , , , 。 1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有 与 ,其中以 法为准。 17.水泥颗粒愈细,凝结硬化速度越 ,早期强度越 。 18.常用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品种有 、 和 。
19.硅酸盐水泥矿物成分中,对水泥早期强度起主导作用的是 ,对水泥后期强度起主导作用的是 ,水化速度最快,放热量最大的是 。
20.硅酸盐水泥的硬化过程分 , , , ,四个时期。 21.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中,放热量最大的是 。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长安大学 道路建材作业习题(整理)(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