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接纳一小步,走向自信一大步(上)
北京师范大学 心理学教授杨眉
自我接纳是人能健康成长的前提。一个人如果不接纳自己,那他
怎么可能引导自己向上?更何况在生活中,不接纳自己的人常常会把很多能量用在自我否认和自我排斥上,带着那么多对自己的不满、失望甚至否认和拒绝,一个人又怎么可能成长?
缘起:我在心理咨询的过程中发现,表面上看起来,现在的青年学生个个都自视很高,但是,深入他们的内心之中,就会发现:他们对自己的评价总是在自卑与自负这两极跑,尤其容易停在自卑这个点上,却很难在自信这个点上长期停下来。
一个人总是自责,总是不敢给自己提高要求,这是因为他缺乏自我接纳;
一个人总是埋怨别人,总是不能接纳他人,其根源也在于他缺乏自我接纳;
而一个不仅能善待自己也能善待别人的人,其关键则在于他能够接纳自己。
自我接纳加上能力,这是构成自信的两大基石。
有自我接纳,就有不断自我完善的动机和行为,总有一天,就会具备能力,并最终具备自信。
所以,自我接纳是自信的起点,从自我接纳出发,不仅可以让一个青年学生早日摆脱自卑这一青春病,更可以让其早一天走向自信。 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人格特质训练课:
讨论一:大家怎样理解自我接纳? 我将100多学生分成几个大组,让大家先就?自我接纳?这个概念进行讨论,大家的观点是:
*指对自己的行为、想法有认识,能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刘春时,
2002级统计系);
*指犯了错误能原谅自己(魏雅娟,2002级公管系);
*指能认识并且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李鑫梅,2002级金融系); *指能承认自己的不完善并且能对之予以接受(王硕,2002级劳动经济学院)。
我在大家观点的基础上给?自我接纳?做了如下定义:
?自我接纳?是指个体对自身以及自身所具特征所持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
此外,对人对己的接纳是一个人天生就应该拥有而非靠后天努力的结果,自我接纳是一个人天生就拥有的权利。一个人并非要有突出的优点、成就、作为或者做出别人希望的改变才能被接纳。
后来学生在作业中写到:
*接纳是一种了解和对自己的接受并且不为负面的东西为难自己,并不是要放纵自己的缺点,所以,接纳产生的是良性影响。(李贤,2002级金融系);
*当我知道自我接纳是我天生就拥有的权利,而且是个体对自身持有的一种积极的态度,我想,我为什么不能去享有这种权利呢?我为什么不积极地接纳自己呢?在那一刻,我突然感到自己是那么的幸福,以前黑暗的一切现在充满了明媚的阳光(卢俊娜,2002级会计系)
讨论二:有多少人能接纳自我?
在大家对?自我接纳?这一概念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我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
我把?自我接纳?分解为以下几个部分,然后问大家,有多少同学:
1.能接纳自己的体貌:如接纳自己的身高、长相、体重等?(举手的有1/2)。 2.能接纳自己的现状:如家庭、学校、班级、学习情况等?(举手的有1/3)。 3.能接纳自己的优点和弱点?(举手的同学有1/3)。 4. 能接纳自己的体验,包括正性和负性情绪?如: 正性情绪 负性情绪 快乐 痛苦 平和 愤怒 勇敢 胆怯 信心 沮丧 宽容 狭隘 平静 焦虑 …… ……
有意思的是,大家对正性情绪全都乐于接受,但对于负性情绪却几乎没有人愿意接受(这包含了对情绪的误区,其实情绪是没有好坏之分的,所有的情绪都有很重要的适应功能)。
讨论三:自我接纳会妨碍人的成长吗?
以往的咨询经验使我知道,不少同学在这点上存在误区,担心自我接纳会使自己不思进取,甚至会认为自我接纳=自我放弃。
因此,我特意提出?自我接纳是否会妨碍人的成长??这样的问题,要大家再次进行讨论。果然,很多同学都有同样的担心: *接纳自己的弱点有可能导致自暴自弃(李佳,2002级工商管理); *如果一个人完全接纳自己的缺点,那他用什么做推动自己成长
的动力呢?这会不会成为人完善自己的障碍呢?(李鑫梅,2002级金融系); *人如果特别接纳自己的话,会容易满足。另外,如果一个人没有自责会不会影响人的良知?(岳斌,2002级公共管理系); *应该有选择地接纳。否则,如果一个人过分接纳自己的优点,会自傲,自视清高,看不起周围的人,时间长了会影响其发展(杨砚,2002级劳动经济学院); *自我接纳有一定程度的好处。但是,全部接纳会导致自恋,不接纳又会导致自卑。得分具体情况,比如对失明或者残疾这样的事实,就应该接纳,而对性格上的缺陷就不能接纳,这时只有不接纳才能完善自己。所以,对自身客观上的不足加以接纳会有利于自己的发展,但是,对主观上的不足就不能接纳(闫艳,2002级劳动经济学院); *自我接纳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自我接纳不等于自暴自弃(周梦,2002级财政系); *自我接纳有助于人树立信心,先接受现状,然后重树信心(邢玉龙,2002级法学系); *能否接纳自己,决定了一个人以后能否成功,不能接纳自己就无法把握现状?(卢琳,2002级劳动经济学院); *接纳是对自己的能力敞开一道门?(2002级劳动经济系,曹瀚)。
从学生们以上的讨论和作业中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大家都有很强的上进心,都希望能够完善自己,都希望追求个人的成长。 也正因此,很多同学误将自我接纳等同于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甚至自暴自弃。
其实,正如大家在后来的讨论中意识到的一样,自我接纳不等于自我满足以至于故步自封或不思进取。
自我接纳是人能健康成长的前提。一个人如果不接纳自己,如果连自己的问题都不敢正视,那他怎么可能引导自己向上?更何况,在生活中,不接纳自己的人常常会把很多能量用在自我否认和自我排斥上,带着那么多对自己的不满、失望甚至否认和拒绝,一个人又怎么可能成长?
讨论四:自信、进取与自我接纳的关系是什么?
当我向学生提出这个问题后,大家立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自我接纳使人承认自己的能力和优点,会给自信增加砝码(刘春时,2002级统计系); *自我接纳的人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发扬优点会让人自信,克服了缺点,也能增加人的自信(戴田甜,2002级广告系); *接纳自我后有助于扬长避短,一定时间后成果的累加就会变成自信(刘颖,2002级劳动经济学院); *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了自信,而是因为我们不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卢俊娜,2002级会计系)。
但是,后来的作业中仍然有同学对自我接纳是否会影响个人的成长存有疑问:
*人真的能做到完全自我接纳吗?自我接纳会不会成为个人成长的障碍?我觉得人对自身的不满意如果存在一个适度的范围内时也许反而能刺激一个人为了改善自己、完善自己而作出努力,从而达到一种成长。也许,这样一来人对自己不完美的不甘反而能成为一剂使人不断完美的良药吧!当然,我认为这种不甘或者不满一定要在一定范围内,不能成为一种情结,而且应该是建立在一种客观的自己审视下而产生的才可以(李鑫梅,2002级金融系)。
自我接纳加上能力,这是构成自信的两大基石。
有自我接纳,有不断自我完善的动机和行为,总有一天,就会具备能力,并最终具备自信。
所以,自我接纳是自信的起点,从自我接纳出发,不仅可以让一个青年学生早日摆脱自卑这一青春病,更可以让其早一天走向自信。 说到进取与自我接纳的关系。的确,接纳自己的人未必一定会进取,但是,不接纳自己而想有大的进取同样也是很难做到的。
进取心有两种,一种是追求成长,一种是避免失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自我接纳杨眉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