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大渡河猴子岩水电站导流洞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洞结合段)出口上游侧边坡进行喷锚支护,并增加2000kN预应力锚索15根。具体详见《关于非常泄洪洞出口边坡(开挖范围外)支护设计的通知》(猴设水道字2009-003号)。
(8)导流洞(含非常泄洪洞结合段)洞身段监测仪器电缆走线布臵调整。根据2009年6月22日在大渡河公司召开的导流洞衬砌施工图审查会意见,经设计研究,对导流洞(含非常泄洪洞结合段)洞身段监测仪器电缆走线进行了调整。具体详见《关于导流洞洞身段监测仪器电缆走线布臵的更改通知》(猴设监导字2009-001号)。
(9)导流洞洞身围岩严重变形洞段增加预应力锚杆支护。在导流洞上段洞身开挖期间,受高地应力等因素影响,在1#导流洞0+330~0+380段和2#导流洞0+460~0+500段、0+670~0+950段以及下支洞洞脸部位均发生较大变形和局部垮塌现象。为保证导流洞洞身施工期安全,在混凝土衬砌尚不具备条件的前提下,经参建四方研究决定,在现场施工中,根据设计通知及工程联系单,对变形较大和垮塌的洞段增加预应力锚杆支护。具体详见《关于导流洞围岩变形严重洞段加强支护的设计通知》(猴设施导字2009-009号)等。
2.4 重大技术问题处理
(1)导流洞抗冲磨混凝土选择
1#导流洞、2#导流洞全洞段均采用钢筋混凝土衬砌,底板与边顶拱混凝土等厚0.65~1.5m(其中,堵头段上游:Ⅲ类围岩衬砌厚0.8m,Ⅳ类围岩衬砌厚1.0m,Ⅴ类围岩衬砌厚1.5m;堵头段下游:Ⅲ类围岩衬砌厚0.65m,Ⅳ类围岩衬砌厚0.8m,Ⅴ类围岩衬砌厚1.0m)。边墙高度1.5m以下、底板表层30cm厚为抗冲耐磨混凝土HFC35,底板下层与边顶拱为普通常态混凝土C25,堵头段混凝土要求采用抗硫酸盐水泥。
非常泄洪洞结合洞段的底板与边顶拱混凝土等厚1.0~1.5m(随围岩类别而不同),边墙高度1.5m以下、底板全部为抗冲耐磨混凝土HFC35,边顶拱混凝土为C25,混凝土全部要求采用抗硫酸盐水泥。Ⅲ类围岩衬砌厚1.0m,Ⅳ类围岩衬砌厚1.2m,Ⅴ类围岩衬砌厚1.5m。
猴子岩水电站导流洞混凝土总量264028m3,其中抗冲磨混凝土37984m3。根据原设计要求,抗冲磨混凝土采用掺加HF外加剂的HFC35。
采用HFC35进行了1#导流洞167m及2#导流洞24m底板混凝土的浇筑。在混凝土浇筑约1~2周后,经详细检查、统计发现,1#导流洞出现裂缝44条,最大裂缝长度12m,发生在1+084~1+096底板;裂缝宽度在0.2~1mm,裂缝呈无规律分布。2#导流洞出现裂缝4条,最大裂缝长度12m,发生在1+199~1+211底板;裂缝宽度0.5mm,裂缝基本平行于洞轴线。
为查明裂缝成因,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猴子岩公司进行了广泛调研。在广泛调研
第6页,共48页
国电大渡河猴子岩水电站导流洞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的基础上,结合大渡河流域其他在建电站抗冲耐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猴子岩公司委托工区试验检测中心及砂拌系统试验室对导流洞抗冲磨混凝土做了配合比比对试验。比对试验主要就普硅、中抗、低热三种水泥和HF、JX-GBNH两种外加剂采用不同的组合方式,掺配出五种不同的配合比,进而分析每种配合比混凝土的强度、抗冲耐磨指标以及与工区砂石骨料的适应性。2010年2月5日,猴子岩公司在成都组织召开了《猴子岩水电站工程导流洞洞身砼配合比比对试验》成果咨询会。专家组认为:
(1)水泥:鉴于猴子岩导流洞工程混凝土具有抗硫酸盐侵蚀、抗冲磨及防裂要求,建议优先选用低热硅酸盐水泥。
(2)外加剂:根据比对试验成果,HF在抗冲磨性能方面没有明显优势,且无相应的产品质量检验标准。目前导流洞施工主要为泵送混凝土,建议优先选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其品质检验与质量控制按照《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JG/T 223-2007)执行。
根据专家咨询意见,导流洞抗冲磨混凝土最终采用低热水泥+JX-GBNH聚羧酸高性能缓凝减水剂配制。实践表明,配合比调整后,混凝土裂缝得到明显控制,同时,抗冲磨混凝土投资减小约340万元。
(2)导流洞进口边坡变形加固处理
导流洞进口边坡于2008年10月开始开挖。2009年8月底完成1763.0m以上的开挖支护;2009年11月底完成1763~1743.0m开挖支护;2009年12月底,1#洞口下挖至高程1733m,2#洞口下挖至高程1723m,边坡出现了明显变形。为确保工程安全,2010年1月4日,公司召开专题会议,明确要求暂停边坡开挖爆破。
2010年1月8日~9日,公司组织成勘院专家与相关设计人员,专程就导流洞进口边坡变形异常情况进行现场查勘,并召开了现场咨询会。与会专家认为,根据安全监测资料和坡面裂缝分析,导流洞进口边坡变形明显,FS-1及fs-2断层、顺坡层面发育与层间挤压破碎带的不利组合是主要原因。边坡停止下挖爆破后,变形增量明显减小并趋于稳定,说明边坡目前至少处于极限稳定状态。与会专家建议,一是在制定边坡加固处理方案前,地质人员应重点查清楚边坡下部有错动变形痕迹的层面、坡面中部有裂缝的层面与顶部覆盖层裂缝的关系,尤其要查明顶部覆盖层裂缝是否在开挖坡面内形成贯穿裂缝。要分析、复核边坡沿多个不利层面、断层面等不同滑面以及多个块体的局部或边坡整体稳定性。同时,应补充适量地质钻孔,进一步查明、复核FS-1断层的部位与性状。二是发生本次异常变形后,复核调整边坡支护锚固方案是必要的。为有利于边坡稳定,应充分利用两个洞口间的岩埂,并尽量避免垂直深切坡脚,加强边坡下部的锚固措施是保证边坡整体稳定的关键。坡顶开裂部位应根据查明的覆盖层厚度制定有针对性的加固
第7页,共48页
国电大渡河猴子岩水电站导流洞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处理方案。
根据专家咨询意见,成勘院地质人员做了大量调查工作,同时公司委托成勘院工程勘察有限责任公司做了钻孔声波及钻孔全景图像测,成勘院设计人员做了边坡稳定分析计算,并于2010年3月提出了加固处理方案《关于导流洞进口边坡增加锚索的设计通知》(猴设施导字2010-002号 总020号)。
2010年12月12日~13日,公司再次组织成勘院专家与相关设计人员召开导流洞进口边坡变形监测与稳定分析咨询会。与会专家认为,2010年3月~7月加密锚索及控制开挖爆破的措施是有效的,建议进一步对地质参数复核、论证,并编制《导流洞进口边坡稳定性分析及加固处理设计专题报告》,最终确定加固处理方案。
2.5 施工期防汛度汛
猴子岩水电站从2007年7月筹建工程开工至今已经渡过了四个汛期,期间在参建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按照 “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坚持“立足于防、防重于抢”的指导思想,成功抗击了汛期几次较大的洪水和区域性暴雨的袭击,确保了工程的安全渡汛,施工期汛期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成立防汛领导小组和防汛办公室,统一协调、指挥工区防汛工作。
在每年的汛期到来之间,猴子岩公司均组织召开防汛工作专题会,对本年度防汛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对防汛工程质量和进度进行重点检查,对防汛预案及物资准备进行严格落实,做到了责任明确、方案落实、措施到位。
汛期猴子岩公司均成立了工程防汛领导小组,由公司总经理直接担任组长,公司副总经理、设计单位、监理单位负责人等任副组长,公司各部门负责人、施工承包单位项目经理为成员,负责猴子岩水电站工程防洪抢险的组织协调工作。防汛领导小组下设防汛办公,防汛办公室设在猴子岩公司安全监察处。防汛办公室负责工程防汛安全的日常事务管理工作,负责管理水情预报及信息发布工作;落实防汛值班,组织进行防汛安全检查巡视,便于随时发现、及时处理各种险情。在猴子岩水电站工程防汛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参建单位成立了防汛领导机构,组建了防汛抢险队伍,落实了防汛值班制度,负责组织本单位的所管范围内的防洪度汛工作,并在猴子岩水电站工程防汛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做好与其他项目部间配合协调和协作联动工作。
(2)认真做好防汛准备工作
每年汛前,成勘院均制定了《大渡河猴子岩水电站施工区安全渡汛要求》,猴子岩公司结合现场工程进展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年度防汛措施计划和应急抢险预案,并将防汛任务分解细化到每个参建单位。各参建单位也针对自身情况制定了防汛措施计划和应急抢险预案。
第8页,共48页
国电大渡河猴子岩水电站导流洞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按照年度防汛措施计划,公司组织防汛安全专项检查,对存在的隐患及时作了整改。并进行防汛值班,应对可能发生的洪水和协调指挥正在抢建的防汛工程施工。
(3)进行防汛实战演习
猴子岩公司在汛期组织工区各参建单位进行防汛防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结合各单位施工作业面特点、营地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开展针对突发泥石流、山洪爆发、山体塌方、围堰超标洪水等各情况下的防汛应急演,并通过编制防汛演练方案、召开应急演练交底会等方式确保应急演练的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演练效果,提高了汛期各参建单位应急抢险能力。演练结束后各单位还将编写应急演练报告,对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认真总结,并对预案进一步修订、完善。
(4)严肃防汛纪律
为切实防范超标洪水及地质灾害,猴子岩公司实行工程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并通过向参建单位通报夜间雨情水情、进行值班情况抽查等方式,密切监控汛情。要求各参建单位严格执行领导带班、24小时双人值班纪律。值班人员手机、对讲机24小时畅通,并对汛期险情易发区域进行经常性地巡视检查。
猴子岩公司和各参建单位在每年的防汛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组织得力、措施到位,成功应对了大渡河的洪水和区域性暴雨对施工区的袭击,确保了安全度汛,圆满完成了各年度的防汛任务和施工任务。
3 专项工程和工作
3.1 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
3.1.1 工程征地范围
猴子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县境内,地处大渡河上游孔玉乡附近约4km的河段上,枢纽工程建设用地范围包括工程永久占地区和施工临时用地区两部分,总占地面积9707.2亩。主要实物指标如下:
工程永久占地涉及人口为47户177人(农业人口170人,非农人口7人),各类结构房屋面积2.14万m2,零星林木1140株;涉及耕地3.54亩,园地588.66亩,林地3465.10亩;涉及S211公路5.21km,机耕道8.6km。
施工临时用地涉及34户148人(全为农业人口);各类结构房屋面积1.26万m2,房屋装修面积543.34m2;零星林木573株;涉及耕地18.70亩,园地542.49亩,林地2831.87亩。移民安臵规划原则:
(1)以人为本,保障移民的合法权益,满足移民生存与发展的需求; (2)顾全大局,服从国家整体安排,兼顾国家、集体、个人利益;
第9页,共48页
国电大渡河猴子岩水电站导流洞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报告
(3)节约利用土地,合理规划工程占地,控制移民规模; (4)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5)因地制宜,统筹规划;
(6)实事求是、客观科学、依法依规的原则。
3.1.2 移民工作完成情况
(1)认真落实土地预审报批等工作
联系相关单位编制《矿产压覆报告》、《地质灾害报告》等必备的上报文件,取得了国家环境保护部《关于四川省大渡河猴子岩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09]197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四川大渡河猴子岩水电站建设用地预审意见的复函》(国土资预审字[2010]30号)、水利部《关于四川省大渡河猴子岩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的复函》(水保函【2010】24号)。
(2)逐步落实移民搬迁工作
2010年初,在取得猴子岩水电站项目核准的各项前臵批文基础上,公司同时启动了先移民后建设项目申请及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目前,先移民后建设项目申请已获得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方案正在省移民局组织的审查过程中。自开展截流前围堰水位以下和枢纽工程建设区移民搬迁安臵工作以来,本着规避风险、解决问题的原则,公司多次组织设计单位会同地方政府共同研究搬迁方案。已提前完成了61户254人的搬迁安臵工作,剩余17户77人已全部签订了搬迁安臵协议。
3.2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
2009年4月猴子岩水电站顺利通过了国家水保环保部门的审查,并取得了《关于四川省大渡河猴子岩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环审[2009]197号),为项目的核准奠定了基础。
自开工建设以来,我公司高度重视水保环保工作,从水保环保的设计规划抓起,落实现场施工项目水保环保的工程措施,严格现场监管,强调生态文明与工程建设协调推进,同时加强与地方环保水保主管部门沟通,确保水保环保“三同时”工作落实到位。目前工区内已建设了大量的环保设施,砂拌系统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行使用;沿河挡墙护岸工程已全面完工,杜绝了弃渣下河;场内交通道路工程各部位均进行了绿化及防护工作;另外通过在工区内设立水保环保宣传牌、工区内道路日常洒水、施工营地设臵垃圾桶垃圾池、爆破作业洒水降尘、修订环水保环保制度等多种措施,确保水保环保工作顺利开展。
第10页,共48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导流洞工程完工验收建设管理工作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