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保护
一、选择题
1.距离保护是以距离(A)元件作为基础构成的保护装置。 A:测量 B)启动 C:振荡闭锁 D:逻辑 1、距离保护装置一般由(D)组成
A:测量部分、启动部分; B:测量部分、启动部分、振荡闭锁部分; C:测量部分、启动部分、振荡闭锁部分、二次电压回路断线失压闭锁部分; D:测量部分、启动部分、振荡闭锁部分、二次电压回路断线失压闭锁部分、逻辑部分;
2、距离保护的动作阻抗是指能使阻抗继电器动作的(B)
A:大于最大测量阻抗的一个定值 B:最大测量阻抗 C:介于最小测量阻抗与最大测量阻抗之间的一个值 D:最小测量阻抗 3.以电压U和(U-IZ)比较相位,可构成(B)。
A:全阻抗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B:方向阻抗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C:电抗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D:带偏移特性的阻抗继电器 4.加到阻抗继电器的电压电流的比值是该继电器的(A)。 A:测量阻抗 B:整定阻抗 C:动作阻抗
5.如果用Zm表示测量阻抗,Zset表示整定阻抗,Zact表示动作阻抗。线路发生短路,不带偏移的圆特性距离保护动作,则说明(B)。
A;Zact?Zset,Zset?Zm B:Zact?Zset,Zm?Zset C: Zact?Zset,Zset?Zm D: Zact?Zset,Zset?Zm
90
6.某距离保护的动作方程为
的动作特性是以+ZDZ与坐标原点两点的连线为直径的圆。特性为以+ZDZ与坐标原点连线为长轴的透镜的动作方程(δ>0°)是(B)。 .
90+?
A:
90-?
7.模拟型方向阻抗继电器受电网频率变化影响较大的回路是(C)。 A:幅值比较回路 B:相位比较回路 C:记忆回路 D:执行元件回路 65.反应接地短路的阻抗继电器接线方式是(C)。
????A:0°接线 B:90°接线 C:UPIP?K?3I0(P代表A、B、C相)
8.阻抗继电器的精确工作电流是指,当φk=φ好动作的电流。
sen
,对应于(B)时,继电器刚
A:Zact=0.8zset时的电流 B:Zact=0.9zset时的电流 C:Zact=zset时的电流 9、所谓相间距离保护交流回路0度接线,指的是下列哪种电压、电流接线的组合(B)
A:Uab/(Ia?Ib)、Ubc/(Ic?Ib)、Uca/(Ia?Ic) B:Uab/(Ia?Ib)、Ubc/(Ib?Ic)、Uca/(Ic?Ia) C:Ua/(Ia?3KI0)、Ub/(Ib?3KI0)、Uc/(Ic?3KI0) D:Uab/(Ic?Ia)、Ubc/(Ia?Ib)、Uca/(Ib?Ic)
10.反应相间故障的阻抗继电器,采用线电压和相电流的接线方式,其继电器的测量阻抗(B)。
A:在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时均为Z1L
B:在三相短路时为 Z1L,在两相短路时为2Z1L C:在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时均为 Z1L D:在三相短路和两相短路时均为2Z1L。
11. 对反应相间短路的阻抗继电器,为使其在各种相间短路时测量阻抗均相等,应采用( D ).
A.90°接线 B.+30°接线 C.-30°接线 D.0°接线 12.相间距离保护的阻抗继电器采用零度接线的原因是(A)。 A:能正确反应K(3)、K(2)、K(1.1)
B:能正确反应K(3)、K(2),但不能反应K(1.1)、K(1) C:能反应各种故障
13.在振荡中,线路发生B、C两相金属性接地短路。如果从短路点K到保护安装处M的正序阻抗为ZK,零序电流补偿系数为K,M到K之间的A、B、C相
电流及零序电流分别是IA、IB、IC和I0,则保护安装处B相电压的表达式为(B)。
A:(IB+IC+K3I0)ZK B:(IB+K3I0)ZK C:IBZK
14.保护线路发生三相短路,相间距离保护感受的阻抗(B)接地距离保护感受的阻抗。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15.接地阻抗继电器接线方式输入电压U,输入电流I分别是(B)。 A:U?,I? B:U?,I?+K3I0 C:U??,I?? D:U??,I?+K3I0 16.接地距离保护的相阻抗继电器接线为(C)。
A:U?/I? B:U??/I?? C:U?/I?+K3I0 D:U??/I??+K3I0 17、阻抗继电器接入第三相电压,是为了(B)
A:防止保护安装处正向两相金属性短路时方向阻抗继电器不动作 B:防止保护安装处反向两相金属性短路时方向阻抗继电器误动作 C:防止保护安装处正向三相金属性短路时方向阻抗继电器不动作 D:提高灵敏度
18、距离保护中阻抗继电器,需采用记忆回路和引入第三相电压的是(B) A:全阻抗继电器 B:方向阻抗继电器
C: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 D: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和方向阻抗继电器 19、方向阻抗继电器中,记忆回路的作用是(B)
A:提高灵敏度 B:消除正向出口三相短路的死区 C:防止反向出口短路动作 D:提高选择性 20.距离保护正向区外故障时,补偿电压母线电压
???=I?-(I?+3KI0)ZZD?U??U??与同名相
U?之间的相位关系(A)。
A:基本同相 B:基本反相 C:相差90°
21.相间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第三相电压是为了防止(C)。 A:距离保护暂态超越 B:故障点过渡电阻的影响 C:正方向出口两相短路拒动或反方向两相故障时误动 22.相间方向阻抗继电器引入第三相电压是为了防止(B)。
A:正向区外两相金属性短路时阻抗继电器超越
B:保护安装处反向两相金属性短路时阻抗继电器误动或正方向出口两相短路时拒动
C:合闸于正向三相短路时阻抗继电器不动作
23.与一般方向阻抗继电器比较,工频变化量阻抗继电器最显著的优点是(C)。
A:反应过渡电阻能力强 B:出口故障时高速动作 C:出口故障时高速动作,反应过渡电阻能力强
24. 电流频率与方向阻抗继电器极化回路串联谐振频率相差较大时,方向阻抗继电器的记忆时间将(B)。
A:增长 B:缩短 C:不变 D:随电流频率的变化而变化。 25.工频变化量阻抗继电器与纵差保护相比较最显著的优点是(B)。 A:反应过渡电阻能力强 B:出口故障时高速动作 C:出口故障时高速动作,反应过渡电阻能力强 26.突变量方向元件的原理是利用(C)。 A:正向故障时
?U?U?ZL+ZSN,反向故障时??ZSM ?I?I?U?U?ZL+ZSN,反向故障时??ZSN ?I?I?U?U??ZSN,反向故障时?ZL+ZSN ?I?IB:正向故障时
C:正向故障时
D:正向故障时
?U?U??(ZL+ZSN)?ZSM,反向故障时 ?I?I27.继电保护装置中采用正序电压做极化电压有以下优点(A、B)。 A:故障后各相正序电压的相位与故障前的相位基本不变,与故障类型无关,易取得稳定的动作特性
B:除了出口三相短路以外,正序电压幅值不为零 C:可提高保护动作时间
28.工频变化量阻抗继电器是(B);工频变化量方向继电器是(A)。
A:比相式继电器 B:比幅式继电器
29.同属区内短路,故障点越近,工频变化量阻抗继电器的距离测量电压的突变量便(D),为满足动作判据所需的数据窗便(B),动作便(C)。
A:越慢 B:越短 C:越快 D:越大 E:越长 30.工频变化量阻抗方向元件在系统振荡时(A)
A: 不会误动 B: 要误动 C: 可能误动 31、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各点电压和电流(A)
A:均作往复性摆动 B:均会发生突变 C:在振荡频率高时会发生突变 D:不变
32、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振荡中心电压的波动情况是(A) A:幅度最大 B:幅度最小 C:幅度不变 D:幅度不定 33、从继电保护原理上讲,受系统振荡影响的有(C)
A:零序电流保护B:负序电流保护C:相间距离保护D:相间过流保护 34、保护范围相同的四边形方向阻抗继电器、方向阻抗继电器、偏移特性圆阻抗继电器、全阻抗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最大的是(A)
A:全阻抗继电器 B:偏移特性圆阻抗继电器 C:方向阻抗继电器 D:四边形方向阻抗继电器
35.系统短路时电流、电压是突变的,而系统振荡时电流、电压的变化是(C)。 A:缓慢的且与振荡周期无关 B:与三相短路一样快速变化 C:缓慢的且与振荡周期有关 D:之间的相位角基本不变 36.系统发生振荡时,(C)最可能发生误动作。 A:电流差动保护 B:零序电流保护 C:相电流保护 D:暂态方向纵联保护 37.原理上不受电力系统振荡影响的保护有:(C)。 A:电流保护 B:距离保护 C:电流差动纵联保护和相差保护 D:电压保护 38.下列说法(A)是正确的。
A:振荡时系统各点电压和电流的有效值随δ的变化一直在做往复性的摆动,但变化速度相对较慢:而短路时,在短路初瞬电压、电流是突变的,变化量较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7距离保护习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