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32年到1935年,为数不多的加利福尼亚摄影家们组成了一个非正式的团体,他们称之为f/64小组。其成员包括爱德华·韦斯顿、安塞尔·亚当斯、威拉德·范·戴克、伊莫金·坎宁安、桑亚·诺斯科威亚克、亨利·P·斯威夫特(Henry P·Swift)以及约翰·保罗·爱德华兹(John Paul Edwards)。最初的想法来自於对Neue Sachlichkeit(另一稍早的德国团体)和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作品的启发。F64小组名字来自於当时镜头最小的光圈值,(由于大画幅相机镜头像场比较大,所以能够制造光圈最小为F64的镜头。意指用最小光圈获得影像的最大景深,从而得到清晰范围最大的照片),隐喻著衍生的涵义是力求作品具有最清晰的画面与景深。这些摄影家们对摄影持有共同的态度,对於摄影的纯粹度要求甚高,追求画面的精致,但不赞同在底片曝光前後做多余的处理,要求画面的张力,不格放或裁切影像,不用光面像纸,这些对摄影者的技术与艺术都是很高的挑战。当时也许最典型地表现在韦斯顿的作品上:根据对最终影像的预见而对被摄体进行现实主义的表现,而且是通过“直接”(即不加窜改)的技术实现的。这就使得他们与当时已经组织起来的画意派形成直接的对立。因而他们的作品受到西海岸画意派主要成员威廉·莫藤森的激烈
攻击。
f/64小组第一次影展于1932年11月在旧金山德扬博物馆展出。影展还包括4位非成员的作品。他们是:康休洛·卡纳加、阿尔马·拉文逊(AlmaLavenson)、普莱斯顿和威拉德·范·戴克画廊举行。从任何意义上来说f/64小组都很难算是一个组织,组里没有负责人、没有会议、不交会费。小组所拥护的表现风格在美国摄影中已经变成强烈的现实主义的主要模式,常常作为西海岸学派被人提及。
由亚当斯创造的分区曝光法,在技术上一直影响到今天。亚当斯一生拍摄了大量的风光和静物照片,透过这些冷冰冰的作品证明了他的摄影理论,亚当斯对摄影最大的贡献应该是后者,而人们似乎更乐于把亚当斯当成一个摄影家来谈论他作为技术证据的作品。韦斯顿在这个松散的组织中手法无疑要自由一些。或许时光流逝,不论F64小组的理论在现代的环境和角度是否合适,但他们曾经对影像的深度思考,或许正是我们最值得学习的精神。
说起黑白摄影,也许大家会联想起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1902-1984)以及以f64小组为核心的“纯摄影”派摄影家和他们那影调优美、制作精良的经典作品。摄影术虽然发明于欧洲,但摄影作为独特的艺
术表现形式,特别是纯摄影的理念和高品质摄影美术原作(Original Print)的制作 观念和技术,可以说是在美国得到发展和完善的。
被誉为近代摄影之父的艾尔弗雷德-施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1864-1946),从德国留学回到纽约后于1902年成立摄影分离派,次年出版季刊《摄影作品》,并在1905年创设了著名的291展厅,为使“人们认识到画意摄影不是艺术的陪衬,而是表达个人的一种独特的手段”而竭尽全力。施蒂格利茨本身也在创作实践 中,逐步摒弃当时在欧美盛行的模仿绘画的画意摄影的影响,提倡“纯摄影”,也就是说,照片要真实、清晰影调要丰富,层次要分明,强调摄影不仅在技术手法上,同时也在表达个性意义上,更多地考虑摄影本身的规律和特点,使摄影变得更纯粹化,独立于绘画之外。 当时被施蒂格利茨极力推荐出世的摄影家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1890-1976)以他那正视现实的态度和直截了当的画面构成,很大地刺激和影响了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1886-1956)、安塞尔-亚当斯等一代名家。亚当斯在第一次看到斯特兰德的作品后,备受感动,“我对摄影的认识在那天下午具体形成,因为我终于了解这种媒体于表现艺术上拥有多大的潜质”。在施蒂格利茨和斯特兰德的启示下,韦斯
顿 、亚当斯找到了自信,明确了摄影创作的真髓和方向,并在创作实践中将对形体美的彻底的追求,对大自然的热情讴歌,充分地体现到完美无缺的一幅幅高品质的黑白摄影原作之中,这个传统直到今天还影响着一大批 的摄影家以及他们的创作观念和方法。特别是安塞尔-亚当斯发展和完善了一套十分科学地、精密地控制影调的制作技法—区域曝光法(Zone System),这为在摄影创作实践中如何将摄影技术和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提供了科学、可行的范本。亚当斯还结合了施蒂格列茨的“等价”、韦斯顿的“前视”的观念,提出了“预先想象”的观点,也就是说在未正式拍摄之前,先在自己的脑海中对所要拍摄的物体有意识地形成一个最后要得到的影像,这就要求在创作的时候,不但要接触被摄体本身,更重要的是要进一步洞察被摄体所能表现的潜在影像。
1932年在韦斯顿、亚当斯等人倡议之下,以美国西海岸一批有志的摄影家为中心而组成的f64小组,以大画幅相机(4×5″或8×10″)为主而制作出来的富有精致影调和质感,同时又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高品质摄影作品,成为摄影史上的一个丰碑,为视觉艺术提供了一个不朽的典范。
摄影与绘画的最大区别之处在于,当你按下快门
时,往往对于作画不利的东西也会感光定影到胶片之上。所以,有人说摄影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减法过程。对被摄体进行构图整理,将多余的东西力求从画面中排除出去,以更加准确地体现创作者的美学意识和思想内涵。而黑白摄影中把一个现实的彩色世界,置换为黑、灰、白的单色影像的原理是同摄影表现的原则相一致的。
人的眼睛对自然界的色彩感知本来是最自然的感觉。摄影发明之初,由于技术上的局限,人们对于能将现实世界的影像记录下来的惊喜,也许远远大于对彩色画像的欲求。当然,在达盖尔式摄影法发明不久,便有人发明了人工上色的技法,当时人工上色的“彩色照片”,至今尚保留着完好的色彩。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鉴赏水墨画的文化传统,中国画论中也有墨分五色,墨分六彩之说。水墨画的这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以墨写色,注重神似而不是形似的美学思维方式,更能充分,也更能纯粹地体现创作者的精神和艺术境界。
大家熟悉的黑白摄影大师安塞尔-亚当斯,在他漫长的摄影生涯之中,其实也拍摄了不少彩色相片,但在亚当斯生前从未发表过。1993年,由亚当斯的生前好友,乔治-伊思曼之家国际摄影博物馆馆长詹姆斯-恩亚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f64小组和那些传奇的摄影大师们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