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考纲] 1.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Ⅱ)。2.糖类、脂质的种类和作用(Ⅱ)。3.水和无机盐的作用(Ⅰ)。
考点1 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关系及计算
1.判断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
(1)细胞中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的蛋白质是同一种蛋白质(2008·天津,1C)( × ) (2)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2009·福建,4A)( × )
(3)某蛋白质由124个氨基酸组成,其中有8个—SH,在肽链形成空间结构(如图)时,生成4个二硫键(—S—S—),若氨基酸平均分子量为125,则该蛋白质的分子量约为13 278(2013·上海,16A)( √ )
(4)某种肽酶可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导致多肽分解为若干短肽(2012·上海,6B)( × )
(5)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是由于蛋白质有肽键(2009·江苏,21C改编)( √ )
2.判断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
(1)细胞中的脱氧核苷酸和脂肪酸都不含有氮元素(2012·江苏,1B)( × )
(2)双链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其五碳糖与RNA中的相同(2010·江苏,1D改编)( × ) (3)DNA分子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的碱基一定是通过氢键连接的(2011·海南,16B)( √ ) (4)可用甲基绿、派洛宁(吡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2011·山东,6D)( √ ) (5)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2011·山东,5C)( × )
1.蛋白质与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2.辨清核酸、蛋白质与生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1)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图
(2)特异性关系:特定的核苷酸序列,特定的遗传信息→遗传物质的特异性,蛋白质的特异性,物种的特异性。
3.蛋白质与核酸的相关计算 (1)计算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目
若已知多肽中氮原子数为m,氨基个数为n,则缩合为该多肽的氨基酸数目为m-n+肽链数。 若已知多肽中氮原子数为m,则缩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数目最多为m。 若形成的多肽为环状肽,氨基酸数=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 (2)计算蛋白质中的O、N原子数目
O原子数=各氨基酸中O原子的总数-脱去水分子数=R基上的O原子数+氨基酸个数+肽链数 N原子数=各氨基酸中N原子的总数=R基上的N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 (3)氨基酸数与相应DNA及RNA片段中碱基数目之间关系的计算
(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
1.(概念关系图)下图甲、乙、丙表示某动物细胞中的不同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单体 B.物质甲为该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 C.可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物质乙 D.物质丙构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 答案 D
解析 综合分析可知甲、乙、丙分别代表脱氧核糖核酸、蛋白质、磷脂。因此脱氧核糖核苷酸是构成物质甲的单体,A错;对于细胞生物而言,DNA是生物的遗传物质,B错;鉴定蛋白质采用双缩脲试剂,C错。
2.(信息模式图)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结构成分,含有多个识别位点并对保持细胞间粘连及细胞分化等都有作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该蛋白质共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蛋白质中含有肽键数为m-3,而指导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核苷酸对数为3m B.该蛋白质可能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 C.该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等结构参与 D.皮肤癌细胞中层粘连蛋白基因表达活跃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层粘连蛋白由3条肽链构成,故含肽键数为m-3,因该蛋白质共由m个氨基酸构成,指导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含有核苷酸对数为3m;由“糖蛋白”可推知,该蛋白质可能在细胞间信息传递中具有重要作用;因糖蛋白是由蛋白质和多糖链结合而成的,故其合成需要核糖体、内质网等结构的参与;由“对保持细胞间粘连及细胞分化等都有作用”可推知,皮肤癌细胞中层粘连蛋白应该较少,所以层粘连蛋白基因表达不活跃。
3.(信息模式图)近年来的研究初步表明,β-AP(p-淀粉样蛋白)沉积是Alzheimer型老年痴呆的主要病
理特征。β-AP是由其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的。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图所示。根据上述信息所作的推论错误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β-AP会产生紫色反应 B.一个β-AP分子中至少含有39个肽键 C.β-AP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 D.β-分泌酶很可能是突变基因表达的产物 答案 B
解析 由题干信息可知,β-AP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会产生紫色反应,A正确;β-AP分子中氨基酸为39个,而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38个,B错误;β-AP的作用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C正确;异常情况下,APP在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作用下形成β-AP,导致正常的机体发生病变,由此可推出很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β-分泌酶和γ-分泌酶的形成从而产生β-AP,D正确。
4.(示意图计算)如图所示,甲、乙、丙为组成生物体的相关化合物,乙为一个由α、β、γ三条多肽链形成的蛋白质分子,共含271个氨基酸,图中每条虚线表示由两个巯基(—SH)脱氢形成的二硫键(—S—S—)。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为组成乙的基本单位,且乙中约含有20种甲 B.由不同的甲形成乙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少了4 832 C.丙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且在乙的生物学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D.如果甲中的R为C3H5O2,则由两分子甲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16个H 答案 C
解析 乙为三条肽链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丙为核苷酸的结构简式。其中,氨基酸为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A正确;甲形成乙的过程中脱去271-3=268个水分子,同时还形成了4个二硫键,脱去了8个H原子,所以分子量减少了268×18+8=4 832,B正确;细胞中游离的核苷酸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是核酸的基本单位,C错误;将C3H5O2代换氨基酸通式中的R基,可数出H为9个,两分子氨基酸脱去一分子水,所以新形成的化合物中H为16个,D正确。 5.(直方图计算)有关图示中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掉126个水分子 B.该蛋白质含有两条肽链
C.该蛋白质的R基中共含17个氨基 D.该蛋白质共有111个肽键 答案 B
解析 图中信息显示该蛋白质中含126个氨基酸,由羧基总数(17)和R基上羧基数目(15)可知该蛋白质含两条肽链,故形成该蛋白质时共脱去水分子126-2=124(个),即含有肽键124个;由氨基总数(17)和两条肽链,可知该蛋白质的R基中共含15个氨基。
6.(综合应用)在生物体内,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和功能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Y代表元素,A、B、C、D、E代表生物大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
(1)X代表__________元素,控制细胞遗传性状的物质是________(填字母),构成它的单体是[ ]________(括号内填字母,横线上填中文名称)。烟草花叶病毒彻底水解后的产物为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和b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A和C的一条链中连接两个a和两个c之间的化学键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图中大分子物质在人体下丘脑和垂体细胞中,可能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这种稳定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E为酪氨酸酶,从E角度分析个体衰老和患白化病出现白发的原因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Ⅱ主要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中,过程Ⅰ和Ⅱ中的碱基互补配对区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C是由n个单体c脱水缩合形成m条肽链,其中有z个环状肽,则在脱水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考前三个月】2015高考生物(人教通用)二轮专题突破练:专题01细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