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汉字及标点符号应用不规范现象比较严重。在汉字应用上,一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受网络语言和应用习惯的影响比较严重,网络“新词”、自造词语、错用词语和错别字等现象经常出现。计划、教案和论文中,错用标点符号也是常事。
第四,汉字书写优美者鲜见。教师的汉字书写,主要是钢笔字和粉笔字,以及白板上书写的汉字,首先要正确、规范、行款整齐,然后才是是否优美。受使用计算机键盘和电子化办公的影响,以及缺乏“三字”训练,中青年教师中有些连行款整齐都做不到。
第五,缺乏一定的汉语言文字的艺术修养。不少非语文教师只是在中小学语文学科学习期间经历过朗读练习,涉猎过中华书法。即便是语文教师,许多人也是诵读技能一般,书法鉴赏能力缺失,“教非所学”的更是如此。
第六,至于教师要“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和“普遍具有自觉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和自豪感”,更需要重点关注和着力培育。因为,第二条和第三条的目标,是以第一条(涉及到前五个方面的问题)为前提和基础的。
针对上述问题,《意见》给出了要求:通过加强语言文字能力培训,促进整体师资水平的提升。这是其一,它需要教师职前培养院校和职后培训机构共同发力。
其二,为了提高教师的语言文字能力,教师所在学校的管理水平要跟进,重点是按照《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指导标准》进行规范化建设,落实校内考核。
其三,学校要将“增强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作为核心目标,通过制度建立和机制创新,引导教师做学生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引路人。
其四,学校管理水平、整体师资水平以及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主管职责在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保障学校和教师开展语言文字工作,才能实现培养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两种意识”的总体目标。
1标准 编辑本段 回目录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考核要点 分值
1 制度建设(25分)
1-1 工作机构
有语言文字工作机制,有校内部门分工负责制度。 5分
1-2 长效机制
语言文字工作有计划、有过程、有总结。校长熟悉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在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总结中有语言文字工作内容;在用语用字、学生培养、教育实践过程中有关于语言文字使用的规章制度,并有定期检查落实制度;在职务评聘、教育教学考核评价等制度中,有关于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应用情况的明确要求。按照规定开设写字课和书法课。建立奖惩机制,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10分
1-3 校园环境
普通话是学校的工作语言和基本交际语言。校内有永久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标识或标语,学校主页有语言文字工作宣传。重视环
境对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熏陶作用,校内公文、文件、网站、宣传信息平台以及名称牌、指示牌、校风校训、标语、建筑物等用语用字符合规范及相关要求,汉语拼音使用规范,外文使用符合标准、规范。 6分
1-4 经费保障
语言文字工作经费管理严格、使用规范、效益显著。 4分
2 能力建设(30分)
2-1 规范意识
教师熟悉国家语言文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自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强,学生有自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高年级学生有较强的中华文化和语言的自豪感。 5分
2-2 教师能力
将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纳入教师培训方案,强调培训效果。重视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通过定期培训、综合培养等方式,提高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并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要求。教师普通话水平达标。 10分
2-3 学生能力
学生培养目标中有明确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并达到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学生能熟练规范地使用普通话;熟练掌握和使用应知应会的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书写规范。 15分
3 教育教学(25分)
3-1 教学活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学生自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