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医学心理学(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8-12-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社会性需要 D.物质性需要

4.艾森克的人格理论认为,人格特质包括 ( ABC ) A.情绪稳定性 B.内外倾 C.精神质 D.神经质

5.下列有关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正确的 C.家庭与工作的冲突 D.事业与健康的冲突

E.良好生活习惯的保持

2.属于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的是( B ) A.转移 B.理智化 C.补偿 D.合理化

E.以上都是

是( AB )

A.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交互作 用而组成

B.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c.遵循现实原则的不是自我 D.以上观点均正确

6.按需要的对象和性质,可以把需要分为 ( B D ) A.自然需要 B.物质需要 C.社会需要

D.精神需要

7.社会学习理论关于人格的观点包括( AB ) A.通过学习形成

B.外在环境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C.自我实现是人格形成的动力 D.人格具有稳定不变的特质

(三)B项选择题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人格 E.行为

1.表现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B ) 2.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 ( A )

3.人的各种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D ) 4.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应的行为 模式( C )

第六章

(一)A型选择题

1.中老年常遇到的心理问题一般不包括 ( B A.记忆力的减退

B.学习和劳动能力的发展问题

3.心理应激源不包括( E ) A.躯体性应激源 B.社会性应激源 C.文化性应激源 D.心理性应激源 E.以上都是

4.心理健康促进原则不包括(B )? A.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B.道德规范,知法懂法 C.面对现实,适应环境 D.结交知已,与人为善 5.心理卫生的倡导者是( E ) A.詹姆斯 B.荣格 C.迈耶

D.比尔斯 E.皮纳尔

6.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在( B ) A.2-3岁 B.1—3岁

C.3-7岁 D.2—5岁 E.3—5岁

7.中年人流体智力下降的物质基础是 ( B ) A.器官的衰老

B.神经生理的变化 C.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D.新陈代谢的变化 E.以上都不是

8.关于性教育,正确的观点是( C ) A.性知识教育是危险的,应以法代教

B.可以单独进行性知识教育

C.性知识教育应与性法制教育性道德教育相统一 D.不应该进行性教育 E.以上都不是

9.某学生学习成绩差,却常在同学面前夸耀自己的父母是某某级干部,以求的心理满足。这是采用

11

) 了哪种心理防御方式( B )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E.否认

10.下列哪种方法属于问题集中性应对 ( E ) A.防御机制 B.合理化 C.改变认知 D.学会放松 E.社会支持

11.1907年写了一本自传《一颗失而复得的心》 对现代心理卫生运动做出贡献的是( D ) A.皮纳尔 B.荣格 C.迈耶 D.比尔斯 E.詹姆斯

12.人格发展的关键期在( E ) A.2~3岁 B.1~3岁 C.4~6岁 D.2~5岁

E.3~7岁

13.中年人随年龄增长而继续上升的智力是 ( B ) A.流体智力 B.晶体智力 C.特殊智力 D.一般智力

E.以上都不是 E.否认

16、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能够具有(5) 1) 正常的心理状态 2) 健康的身体条件 3) 积极的心理活动 4) 完好的人际关系 5) 良好的环境适应功能 17、心理健康标准不包括(2) 1) 人格健全 2) 身体健康

3) 情绪乐观稳定

4) 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 5) 智力正常

18、不属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4)

12

1)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2) 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教育 3) 友谊观和恋爱观教育 4) 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教育 5) 自我意识形成教育

19、老年人心理卫生保健不包括(5) 1) 确立生存意义 2) 加强人际交往 3) 保持乐观情绪 4) 修养个性 5) 以上都包括

(二)多项选择题

1.评价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CD ) A.躯体标准 B.发展标准 C.体验标准

D.操作标准

2.心理健康的标准一般包括( ACD ) A.人格健全 B.知识丰富 C.情绪稳定

D.适应良好

3.令初中生烦恼的心理问题一般是( ABCD ) A.不知道以何种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 B.与父母关系出现裂痕

C.不知道如何保持自己在同伴中应有的地位 D.不知道如何确立自己在同伴中应有的地位 4.下列属于神经症性防御机制的是( ABCD ) A.否认 B.倒退 C.补偿 D.隔离

5.心理健康的标准一般包括(ACD ) A.人格健全 B.知识丰富 C.情绪稳定 D.适应良好

6.初中生表现出的种种心理冲突与矛盾有 ( AC )

A.反抗性与依赖性 B.高傲与自卑 C.闭锁性与开放性 D.勇敢与怯懦

7.下列属于成熟的防御机制的是( CD ) A.外射

B.合理化 C.幽默 D.升华

第七章

(一)A型选择题

1.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最符合哪类人格障碍?( A ) A.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B.偏执性人格障碍 C.分裂样人格障碍 D.冲动型人格障碍

E.强迫型人格障碍

2.属于性身份障碍的性心理障碍是( D ) A.恋物癖 B.恋童癖 C.异装癖 D.易性癖

3.固执、猜疑是以下哪种人格障碍的特点? ( A ) A.偏执型 B.强迫型 C.表演型

D.反社会型

4.症状具有做作、夸张或富有感情色彩的神经症类型是( C ) A.强迫症 B.恐怖症 C.癔症 D.疑病症 E.神经衰弱

第八章

(一)A型选择题

1.急性焦虑反应的特点是( A ) A.血压下降 B.心动过速 C.面色潮红 D.手足痉挛 E.精神错乱

2.关于心理应激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相信事件是可控制可预测的可减轻心理应激 B.适度的应激能促进人的健康

C.长期的超强度应激会损害人的健康 D.防御机制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消除 紧张

E.有效的放松训练可以降低心理应激 水平

3.关于引起神经症的应激事件,不正确的说法是( D )

A.研究表明,神经症患者不比其他人遭受更多的生活事件

B.应激事件的强度一般不太强但持续时间比较长

C.在别人看来无足轻重的应激事件可能引起神经症患者的强烈反应

D.患者对应激事件往往有一定的认识 E.应激事件更多来源于患者内心

4.不在心身疾病的范围之内的是(B ) A.原发性高血压 B.继发性高血压 C.冠心病 D.溃疡病 E.习惯性便秘

5.文化性应激源不包括( D ) A.语言

B.生活方式 C.风俗习惯 D.结婚或离婚

6.急性心理应激反应的症状最可能和哪种疾病混淆?( A ) A.甲亢 B.糖尿病

13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症状中属于知觉障碍的是( ABC ) A.错觉

B.幻觉

C.感知综合障碍

D.幻想

2.关于人格障碍正确的论述有( ABC ) A.从童年或青少年始发 B.往往持续终生 C.人格显著偏离常态 D.存在智力障碍

C.肺结核 D.胃溃疡

7.调整对刺激事件的认识态度就是使事件变得( C )?

A.不可控制 B.不可预测

C.可控制可预测

D.不可控制不可预测 8.改善心理环境主要指( D )? A.自己安慰自己 B.得到别人的同情 C.增强身体健康 D.寻求社会支持

9.森林中遇见老虎和在公园中见到老虎,心理反应不同,是因为( A )? A.心境不同 B.环境不同 C.动机不同 D.认识不同

10.适应是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受器官,引起感受性( B )

A.升高的现象 B.降低的现象 C.不变的现象

D.改变的现象

11.心身疾病通常不包括下列哪种疾病( C ) A.高血压 B.冠心病 C.肺结核

D.糖尿病

12.型行为特征不包括( B ) A.竞争性极强 B.随遇而安 C.总有时间紧迫感 D.对工作过度热衷

13.下列哪种方法属于情绪集中性应对( D ) A.预期应对 B.获得信息 C.行动规划 D.自我调控 E.改变认知

14、心身疾病是(1)

1) 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躯体疾病 2) 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 3) 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神经症 4) 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生理反应

14

5) 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器官系统功能性反应 15、下列哪一项与心身疾病的诊断无关(5) 1) 器质性病变的临床特点

2) 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参与发病 3) 排除神经症和精神病

4) 单纯生物医学措施疗效甚微 5) 由某种躯体疾病引发心理障碍

16、可预防心身疾病的措施不包括(4) 1) 减少负性情绪对健康的不良影响 2) 正确认识各种生活事件

3) 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4) 多参加社会活动 5) 劳逸结合不超负荷工作

17、现代应激理论将应激过程分为四部分,其中不包括(4) 1) 结果 2) 中介 3) 反应 4) 评价 5) 输入

18、癌症的发生与下列何种行为有关(3) 1) A型行为 2) B型行为 3) C型行为 4) D型行为 5) E型行为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心理应激源的是( ABD ) A.受奖励 B.休假 C.吸烟 D.失眠

2.下列哪些是急性焦虑反应的临床表现 ( ABCD ) A.烦躁不安 B.呼吸困难 C.面色苍白

D.心动过速

3.广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 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 CD ) A.精神障碍 B.神经症

C.躯体功能性障碍

D.躯体器质性疾病

4.C型行为的特征是( CD ) A.无时间紧张感 B.长期焦虑抑郁

C.习惯压抑愤怒 D.过分小心谨慎

5.应激是对刺激的( BC ) A.特异反应 B.防御反应 C.适应反应

D.应对反应

6.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晌包括(BCD ) A.可减轻已有的躯体疾病 B.造成躯体不适与精神痛苦 C.是人成长发展的必要条件

D.维持人的正常功能活动

7.下列疾病不属于心身疾病的是(CD ) A.焦虑症 B.冠心病 C.肺气肿

D.前列腺炎

8.急性心理应激临床综合征包括( ACD ) A.过度换气综合征 B.神经血管性虚弱

C.急性焦虑反应 D.血管迷走反应

9.关于心身疾病( AB )

A.存在社会心理紧张刺激因素 B.心理刺激因素与病情密切联系 C.单纯生物治疗方法疗效甚微 D.患者常具有一定的人格缺陷 10.A型行为特征包括( ABCD ) A.时间紧迫感 B.过分竞争和敌意 C.好胜心强

D.易焦虑和激动

11.冠心病的发生与下列哪些行为相关(AD ) A.A型行为 B.吸烟行为 C.C型行为

D.情绪激动

12.现代应激理论把应激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 ABCD ) A.中介 B.反应 C.输入

D.结果

13.下列疾病属于心身疾病的是( ABD ) A.心肌梗死 B.恶性肿瘤

C.呼吸道感染 D.消化性溃疡

14.关于心身疾病( ABCD )

A.确定有肯定的心理社会刺激存在 B.社会心理刺激与发病有密切关系 C.病情的波动与心理社会刺激有关 D.有一定的性格特征或心理缺陷

15.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关系密切的心理因素有 ( ABC ) A.遗传因素 B.精神紧张 C.应激环境 D.抑郁情绪

16.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包括( AB ) A.生活方式 B.重大生活事件 C.人格特征 D.A型行为

第九章

(一)A型选择题

1.心理评估的常用方法不包括( C ) A.调查法 B.观察法

C.个案法 D.测验法

E.作品分析法

2.关于心理测验的常模,错误的叙述是 ( A ) A.目前同类心理测验工具只需建立一 个常模

B.标准化样本是建立常模的依据 C.不同测验的常模具有不同的涵义 D.由于心理现象很复杂,常模的建立也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E.以上说法均错

3.下列测验中采用投射法的是( D )? A.MMPI B.P0 C.16-PF

D.TT

4.投射法经常应用于( A )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医学心理学(3)在线全文阅读。

医学心理学(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34469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