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作业
姓名: 年级:
2012春
学 号: 学习中心:
浙大校内直属学习中心(西溪)
—————————————————————————————
第1章
一.填空题:
1. 从资源共享的角度来定义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指的是利用_通信线路
_______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多个独立的__自治计算机系统________连接起来以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2. 从传输范围的角度来划分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_____局域网
______、__城域网________和____广域网______。其中,Internet属于____
广域网______。
3. 在TCP/IP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___客户服务器方式_______,在这里,客户
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美国的IBM公司在1974年宣布了它研制的网络体系结构____ SNA ______。
4. 通信线路的__带宽_______是指通信线路上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 (或通频
带) ,单位是HZ。但在计算机网络中,它又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5. 数据通信中的信道传输速率单位用b/s表示,b/s的含义是___每秒比特
_______。
6. 目前,“带宽”常用作描述信道传送数据能力的物理量,其单位是 b/s (bit/s),
比之大的单位有:___ Kb/s ____、__ Mb/s _____、____ Gb/s ___等。
7. 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是按______网络的
作用范围(或覆盖的范围)____划分的。
8. 各节点都与中心节点连接,呈辐射状排列在中心节点周围,这种拓扑结构称为
___星型拓扑结构_______。
9. 假设某用户通过电线部门的ADSL技术以2M(即2Mb/s)带宽接入Internet,
在正常情况下其下载速度大约是____ 244KB(大写B表示字节)_____。 10. 在发送报文之前,先将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
1
个数据段前面,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__分组_____。
11. 在计算机网络中,____各个子层______及其___各子层的协议_______的集合
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12. 开放系统互联,采用分层体系结构的模型称为____ OSI ______参考模型。 13. 在OSI参考模型中,在对等层次上传送的数据单位,都称为该层的___协议数
据单元(PDU)_______。这个名词现已被许多非OSI标准采用。(可参考p.30
第2段)
14. 在因特网中,我们把将要发送的完整的数据块称为___报文_____。
15. 在OSI参考模型中,会话层在第_五__层,它处于____传输____层提供的服务
之上,向___表示____层提供服务。 16. 在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处于______网络___层提供的服务之上,向____
应用___层提供服务。
二.问答和计算题:
1.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m/s。试计
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7
(1) 数据长度为10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 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出什么结论?
8
答:(1):发送延迟=10∧7/(100×1000)=100s
传播延迟=1000×1000/(2×10∧8)=5×10∧3s=5ms
(2): 发送延迟=10∧3/(10∧9)=10∧6s=1us
传播延迟=1000×1000/(2×108)=5×10∧3s=5ms
2.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运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再
交给网络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IP首部。最后交给数据链路层的以太网传送,加上首部和尾部共18字节。试求数据的传输效率。
若应用层数据长度为1000字节,数据的传输效率是多少?
第一种情况
数据传输效率=有效数据长度/总数据长度=100/(100+20+20+18)≈63% 第二种情况
数据传输效率=1000/(1000+20+20+18)≈95%
可见,被传输的数据量较小时对应的数据传输效率就比较低。
3. 什么是网络协议和构成的要素?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分别简述OSI、TCP/IP网
络体系结构。
2
4. 1)网络协议是指网络中通信双方为了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
约定。
5. 网络有三个要素:语法、语义和同步。
6. (2)所谓网络体系结构是指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的集合
7. (3)OSI是一个七层体系结构,从第一层到第七层分别是:物理层、数据
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TCP/IP是一个四层结构模型,从第一层到第四层分别是 :、网络接口层、网络层(或称IP层)、运输层和应用层。前者是一个参考模型,只有理论意义;后者是一个网络中广泛使用的实用协议。
8. 面向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在TCP/IP运输层中,有两个主要协议TCP和UDP,其中TCP是面向连接服务的,而UDP是无连接服务。它们主要区别在以下两点:
(1)数据传输过程不同。面向连接通信分为3个阶段:建立连接、数据传输、释放连接;而无连接通信直接进行数据通信,不需要建立、维护和释放连接,因此网络资源开销比较小。
(2)数据的保序性不同。面向连接通信具有数据的保序性,也就是能保证接收数据的顺序与发送数据的顺序一致,因此传输的可靠性好,但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无连接通信不能保证数据的顺序性,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因此传输的可靠性不是很好,但协议简单,通信效率较高。
第2章
一.填空题:
17. 数据可以分为_____模拟_____数据和_____数字_____数据。
18. 在数字通信信道上直接传输基带信号的方法称为_____基带传输_____。 19. 在模拟通信信道上通过调制解调器传输模拟信号的方法称为____频带传输
______。
20. 在一条通信线路中信号可以双向传送,但一个时间里只能向一个方向传送的方
法称为_____半双工通信_____。
21. 目前的局域网中常使用星型结构连接,采用的通信介质是_____双绞线_____。 22. 多路复用技术可以分为___频分复用______、___波分复用______和___时分
复用______等方式。 23. ___曼彻斯特_______编码中每一个比特都有一个跳变,不会出现直流分量,该
编码方法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是局域网的标准编码。网卡充当了实现这一编码的角色。
3
24. 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实现____数字___信号和___模拟____信号之间的转换。 25. ADSL技术解决了个人用户连接Internet的宽带接入问题,DSL是数字用户线
的意思,而A含义为非对称,是指数据的上行和下行带宽是不对称的,上行带宽_____小于_____(小于、等于或大于)下行带宽。
26. DSL称为______数字用户线____________,ADSL称为不对称数字用户线,它
可实现基于电话线的宽带上网,这里的不对称是指___上行和下行带宽是不
对称的,且下行带宽大于上行带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 下图为曼彻斯特编码,表示的二进制数据为:_____01011___。
28. 假设曼彻斯特编码的比特串为100110,请画出对应的方波图。
后半周用原码,这里是1的原码 前半周用反码,这里是1的反码 二.问答和计算题:
1. 曼彻斯特编码编码有何优缺点?试写出一串比特数为0110100数据的NRZ码(非
归零码)、曼彻斯特、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三种波形。
:曼彻斯特编码优点: (1)每个比特的中间有一次电平跳变,两次电平跳变的时间间隔可以是T/2或T,利用电平跳变可以产生收发双方的同步信号,因此曼彻斯特编码信号称为“自含时钟编码”信号,发送曼彻斯特编码信号时无需另发同步信号。 (2)曼彻斯特编码信号不含直流分量。 主要缺点是效率比较低。
比特数为0110100数据的NRZ码(非归零码)种波形:
答
4
2. 假设需要在相隔1000km的两地间传送3kb的数据。有两种方式:通过地面电缆
以4.8kb/s的数据传输速率传送或通过卫星通信以50kb/s的数据传输速率传送。则从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直至接收方全部收到数据,哪种方式的传送时间较短?已知电磁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率为光速的2/3(光速=3*105km/s),卫星通信的端到端单向传播延迟的典型值为270ms(ms是毫秒)。
从发送方开始发送数据直至接收方收到全部数据的时间T=数据发送时延+信号传播时延。
对于通过地面电缆的传送方式,电磁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率=3*10km/s*2/3=2*10km,则T=3/4.8+1000/200000=0.63(s)。 对于通信卫星的传送方式,T=3/50+270/1000=0.33(s)。 因此,采用卫星的总传送时间较短。
5
5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计算机网络基础离线作业答案与题目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