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决赛参考答案(中职组)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随 2.寒 3.撼 4.高高秋月照长城 5.晴空一鹤排云上 6.星汉灿烂 7.白云千载空悠悠 8.商女不知亡国恨 9.亦我所欲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
10.当思来处不易 恒念物力维艰 11.国别体 刘向 12.道歉 谢罪(或:凋落;劝告) 13.通俗 高雅 14.土地神 五谷神
二、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5.A 16.C 17.B 18.D 19.C 20.B 21.D 22.B 23.A 24.D 25.A 26.B 27.D 28.C 29.B
三、阅读理解题(30分,每题2分) (一)(10分)
30.晨起 鸡声 月 霜(错1处,扣1分,扣满2分为止) 31.长安 仕途失意、遥念长安 32.游子思乡之悲 33.游子早行 34.王国维 温庭筠 (二)(10分)
35.囚居远方,眺望故国亲人不得的亡国之恨 36.黯淡 镰形 37.D 38.乌夜啼(或:秋夜月、上西楼) 39.南唐 白描 (三)(10分) 40.(1)果然 (2)不久 41.公冶长又前往那里,他远远见到几个人围着一样东西议论纷纷。 42.子 尔
43.第一次鸱报公冶长,为的是分享利益;第二次一笔带过,暗伏鸱怨后的报复心理。 44.言而有信
四、鉴赏评析题(20分,每题2分) (一)(10分)
45.笳 铁骑 46.雁门西,青海际 47.觉
48.如此莽苍雄伟的关河,如今却落在外敌手里 非恢复河山不可
49.答题要点: 一灯荧荧,斜月在窗,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冷落的环境,反衬出作者炽热的报国雄心。自许封侯万里之外的信心,又是何等执著。人老而心不死,自己虽然离开了南郑前线回到后方,可是始终不忘要继续抗战。此外“有谁知”三字,表现了作者对朝廷排斥爱国者之行径的愤怒谴责。 (二)(10分) 50.A 51.D 52.(1)利欲熏心 (2)见钱眼开(或:胆大妄为;自欺欺人;利令智昏;咎由自取) 53. 向往物质富裕、大胆追求人生财富须有正确的方法,不能鬼迷心窍只图眼前,若像“欲金”的齐人那样采取不可理喻的行为,那就愚蠢可笑了。
54.答题要点: 1.着墨不多,描写生动形象。如,写齐人抢金子,用一个“攫”字,既描写了他利令智昏、自欺欺人的内心,又描写了他的贪婪与动作迅速的可笑。 2.语言描写含有讽刺意味。齐人回答捕吏时的一个“徒”字,道出其利欲熏心、见金不见人的贪婪与可耻。
五、创作题(10分) 55.(答案略)
第七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决赛参考答案(初三组)
一、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1 A 16 C 2 C 17 D 3 D 18 B 4 B 19 D 5 A 20 A 6 B 21 D 7 B 22 B 8 D 23 C 9 D 24 C 10 C 25 D 11 B 26 A 12 C 27 C 13 B 28 A 14 D 29 B 15 A 30 C
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
31.济 32.杨花 33.望 34.梅花 35.浥 小 36.秦岭 37.织 38.燕子 39.沧海 40.惊 41.尧 42.鱼 43.弈棋 44.岳阳楼 45.提升,提拔 46.斧 干(“斧”是木工用具,“干”是兵器,都属物名) 47.宋濂 48.郭濬 49.郭濬 50.金文举
三、阅读理解题(30分) (一)(8分)
51.(2分)边塞 52.(2分)枯旷苦寒(意近即可) 53.(2分)都 充满 54.(2分)反对战争 (二)(8分) 55.(4分)(1)听见(听到) (2)(蛇的)身围 (3)仔细 (4)皮 56.(2分)觇 视 57.(2分)据 攫 (三)(14分) 58.(4分)(1)冲断 (2)使??浮出 (3)填满、装满 (4)慢慢地 59.(2分)(1)铁牛 (2)舟 60.(4分)用八只铁牛束缚着浮桥,一只铁牛将近几万斤。 61.(2分)曹冲称象 62.(2分)④
四、鉴赏评析题(20分)
63.(10分)答题要点提示: 景物(环境)特点:幽静。 细节描写及其作用:老妻画纸为棋局,写出痴情憨态,望而可亲;稚子敲针做钓钩,写出天真无邪,弥觉可爱。 作者心境:经历长期离乱之后,重新获得暂时安居,感到欣喜、满足,流露了对战乱的厌倦及对回归田园的向往。
64.(10分)答题要点提示: 《贾岛题诗》讽刺了裴度不惜“破却千家”去营造自己的园林、公馆,并警告他这样下去必“荆棘满衣”,要种下仇恨的。贾岛所题之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王朝的阶级矛盾。贾岛居于下层,能体恤百姓的苦楚,敢于揭示社会矛盾。这种“不逊”自然会激起社会高层的不满与厌恨。正因为这样,他被称作“狂狷、薄行”,一辈子中不了进士。
五、创作题(10分) 65.答案略
第七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
决赛参考答案(高三组)
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B 2.A 3.A 4.A 5.B 6.B 7.D 8.C 9.D 10.C
11.C 12.A 13.B 14.A 15.D 16.B 17.B 18.D 19.D 20.A
二、填空题(20分,每题1分)
21.和而不同 22.由奢入俭难 23.不废江河万古流 24.位卑则足羞 25.山海经 26.女子中的杰出人物 27.部首 28.诗文 29.回文 30.二十 期颐(错一处不得分) 31.婵娟 32.初九日 33.元 关汉卿(错一处不得分) 34.也么哥 35.三十
36.织布机(或:泛指纺织) 不闻机杼声(错一处不得分) 37.皇帝 38.逍遥游 39.贺梅子 40.韩信
三、阅读理解题(30分) (一)(15分) 41.(4分)(1)逃跑 (2)承当,接受 (3)陈述的道理 (4)作坊 42.(2分)(1)知 智 智慧 (2)反 返 返回 43.(2分)今臣之知不足以存国,而勇不足以死寇 44.(1分)对话 45.(6分)(1)我害怕灾难而躲避敌寇,不是故意跟随大王在外逃亡的。 (2)这不是我希望用来传闻天下的办法。
(3)然而,怎么可以因贪图高官厚禄而使国君蒙受胡乱施舍的坏名声呢! (二)(15分) 46.(4分)(1)忧虑 (2)之于 (3)十天 (4)同“敷” 47.(6分)(1)(疙瘩)高起来,像小米粒那样大小。 (2)这是罕见的毛病。
(3)如果没有办法来控制内部病变,那个疾病就不会停止发展。 48.(2分)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
49.(3分)拇指之病的发展和治疗的过程(1分) 应以拇指之病为鉴,对国家的祸患早作防范(2分)
四、阅读赏析题(30分) (一)(15分)
50.(2分)悯农 古体
51.(3分)桑芽 用力冒出 糟蹋农民粮食 52.(4分) “蚕细”、“春寒”、“叶放迟”,而里胥催逼“新丝” 辛苦一年却无粮可食,不得不叫儿子上山采野果充饥
53.(4分) (1)人物描写方面:《采桑女》篇,人物的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相结合,如“手挽长条泪如雨”、“愁”、“门外催里胥”;《野老歌》篇则采用直陈其事的手法。 (2)揭示主题方面:《采桑女》篇末点题;《野老歌》则在对比中揭示主题。 54.(2分)《橡媪叹》 皮日休/《伤田家》 聂夷中(写一即可) (二)(15分)
55.(2分)A 56.(4分)(1)乡里的游侠都敬重他。 (2)常常假装癫狂,浑身污垢。
57.(2分)惊异和敬佩 政治上失意(不得志) 58.(2分)照应首段,有暗中点题之妙 59.(5分) 要点提示:(1)挑选几件突出的事来写人;(2)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动作、神态来描写。(要有文中的实例)
五、创作题(10分)
60.内容:5分(若口号式,只得1分)2分;平仄不作要求)
形式:5分(字数、句数符合要求,1分;押韵,2分;对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届上海市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答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