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五四”时期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尤其要重点掌握《新青年》的创办、发展阶段、主要宣传的内容等。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们对“五四”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有一个清楚地认识,从中有所感悟。 ●基本要求:
1、了解“五四”时期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2、掌握《新青年》的创办及其主编陈独秀 3、掌握《新青年》的发展阶段和主要宣传的内容 ●本次课的重点及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新青年》的创办、发展阶段和主要宣传的内容,陈独秀的生平与新闻传播活动也是相对重要的内容。 ●授课内容:
一、“五四”时期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二、《新青年》及其主编陈独秀 1、《新青年》的创办
《新青年》的创刊是中国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2、陈独秀的生平与新闻传播活动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 3、《新青年》的发展阶段和主要宣传的内容 ●作业布置及思考问题
1、名词解释:陈独秀、《新青年》。
2、简述《新青年》的发展阶段和主要宣传的内容。 ●试题考核方式
名词解释:陈独秀、《新青年》,简述《新青年》的发展阶段和主要宣传的内容。其他知识点以填空题为主。 ●参考资料:
《全球传媒》清华大学2002版 休曼等《新闻文存》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第二课时 上
●教学目的:
本部分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新青年》的宣传内容,同时继续学习,《新青年》创办的意义,掌握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通过学习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宣传的起源有所认识,深入对《新青年》的理解。 ●基本要求:
1、掌握《新青年》的其他主要宣传的内容 2、掌握《新青年》创办的影响 3、掌握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4、了解其他报刊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本部分的重点及难点:
本部分的重点内容是《新青年》的主要宣传内容,以及李大钊的政论文章和他在五四时期对新闻事业做出的贡献。 ●授课内容:
一、《新青年》的主要宣传内容
(一)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 (二)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三)发起文学革命运动
鲁迅发表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新青年》从第四卷起已开始 采用标点符号,图为第七卷第一号。 二、李大钊揭开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页
李大钊生平;中国共产党主要始创人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的卓越宣传家。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作业布置及思考问题
1、简述《新青年》的主要宣传内容和影响。 2、名词解释:李大钊 ●试题考核方式
简述《新青年》的主要宣传内容和影响,名词解释:李大钊。其他知识点以填空题为主。
●参考资料:
《全球传媒》清华大学2002版 休曼等《新闻文存》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第二课时 下
●教学目的:
这部分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每周评论》创办的情况,了解各种报刊对五四运动的报道情况,同时也要使学生把握五四时期进步学生报刊的纷起,尤其是毛泽东、周恩来的办报活动。从而使学生对五四时期新闻事业的发展有更深的了解。
●基本要求:
1、掌握《每周评论》的创办 2、了解报刊对五四运动的宣传报道 3、了解进步学生报刊的纷起 ●本部分的重点及难点:
这部分的重点即是《每周评论》的创办,以及毛泽东、周恩来的办报活动和对新闻事业发展的贡献。 ●授课内容:
一、《每周评论》的创办
《每周评论》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 二、报刊对五四运动的宣传报道
1919年5月5日的北京《晨报》,突出报道了5月4日的情况。 三、进步学生报刊的纷起
《湘江评论》1919年7月14日创刊于长沙,湖南学生联合会机关报,毛泽东主编;
《天津学生联合会报》,1919年7月21日创刊,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报,周恩来任主编。
毛泽东生平;周恩来生平。 ●作业布置及思考问题
1、简述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五四时期办过哪些报刊?有何影响?? 2、名词解释:《每周评论》
●试题考核方式
名词解释:《每周评论》,简述毛泽东、周恩来等人在五四时期办过哪些报刊?有何影响?其他知识点以填空题为主。 ●参考资料:
《全球传媒》清华大学2002版 休曼等《新闻文存》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第三课时 上
●教学目的:
本部分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了解新文化运动中新旧思想在报刊上的大激战情况,同时能够对《新青年》的改组和《共产党》月刊的创办重点把握。从而使学生对《新青年》有个整体的认识。 ●基本要求:
1、了解新旧思想在报刊上的大激战情况 2、把握《新青年》的改组 3、把握《共产党》月刊的创办 ●本部分的重点及难点:
这部分的重点即是《新青年》的改组和《共产党》月刊的创办,其他内容都只须有个大致的了解即可。 ●授课内容:
一、新旧思想在报刊上的大激战
1918年下半年至1919年上半年,一场新旧思潮的大激战在报刊上展开。 二、《新青年》的改组
李大钊将《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从第8卷1号起改组的《新青年》在编排形式上也体现出其性质的转变,两只紧紧相握的手暗示着无产阶级的团结。 三、《共产党》月刊的创办
中共上海发起组于1920年11月7日创办了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李达主编。李达生平。 ●作业布置及思考问题 1、简述《新青年》的改组。
2、名词解释:《共产党》月刊 ●试题考核方式
名词解释:《共产党》月刊,可简述《新青年》的改组,其他大部分知识点以填空题为主。 ●参考资料:
《全球传媒》清华大学2002版 休曼等《新闻文存》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第三课时 下
●教学目的:
本部分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对五四时期第一批工人报刊的产生有所认识,同时能够了解中俄通讯社的创立,使学生能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纵向分析中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点与意义。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基本要求:
1、了解第一批工人报刊的产生,如《劳动界》、《劳动音》等2、把握中俄通讯社的创立3、掌握中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点与意义 ●本部分的重点及难点:
本部分的重点是中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点与意义,其他内容以掌握基本的创立为主即可。 ●授课内容:
一、《劳动界》等第一批工人报刊
1920年下半年,我国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报刊《劳动界》、《劳动音》、《劳动者》、《劳动与妇女》等刊物创办。 二、中俄通讯社
1920年7月在上海成立,简称中俄社,是我国第一家无产阶级通讯社。 三、中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特点与意义
以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为基本任务;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宣传鼓动和新闻报道工作;新闻宣传工作与建党工作紧密结合,相辅而行。
我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我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型新闻事业,继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